首頁 > 經典文史 > 吳起持國用兵的基本思想:內修文德、外治武備

吳起持國用兵的基本思想:內修文德、外治武備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8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內修文德、外治武備”是吳起持國用兵的基本思想,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圖國》記吳起初見魏文侯即從歷史經驗的角度提出了明主應該以“內修文德、外治武備”爲持國用兵的基本指導方針,這一方針貫穿於吳起的政治、法律和軍事的全部思想中,具有鮮明的特點。

“內修文德”的治國觀

德在吳起的思想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他多次在談到歷史教訓時提到修德對於國家的生死存亡的重要性:“昔承桑氏之君,修德廢武,以滅其國。有扈氏之君,恃衆好勇,以喪其社稷。明主鑑茲,必內修文德,外治武備。”(《圖國》)

吳起持國用兵的基本思想:內修文德、外治武備

《史記》本傳記吳起與武侯對話:“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顧而謂吳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寶也!’起對曰:‘在德不在險。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蟊,德義不修,禹滅之。夏桀之居,左河濟,右泰華,伊闕在其南,羊腸在其北,修政不仁,湯放之。殷紂之國,左孟門,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經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殺之。由此觀之,在德不在險。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盡爲敵國也。’”這些話表明了他崇尚德政的治國思想。

那麼,什麼是德呢?具體而言,他講的德可分爲四:道、義、禮、仁。“聖人綏之以道,理之以義,動之以禮,撫之以仁。此四德也,修之則興,廢之則衰,故成湯討桀而夏民喜悅,周武伐紂而殷人不非。舉順天人,故能然矣。”這四德的具體含義和作用是什麼呢?他以爲:“道者反本復始,義者所以行事立功。……”(《圖國》)

德的含義首在愛民。吳起指出了治國的基本原則在親民、愛民:“昔之圖國家者,必先教百姓而親萬民。”基於此,他把“民和”放到了戰勝敵人的根本條件的重要性上。他認爲:“有道之主將用其民,先和而造大事”;“有四不和:不和於國,不可以出軍;不和于軍,不可以出陣;不和於陣,不可以進戰;不和於戰,不可以決勝。”

和既然如此重要,那怎樣才能做到和呢?這就是前面講到的四德,尤其是“撫之以仁”,即要對百姓萬民施以仁愛。“民知君之愛其命,惜其死,若此之至,而與之臨戰,則士以盡死爲榮,退生爲辱矣。”(《圖國》)

德的另一含義在於教民。他認爲治國必要“先教百姓而親萬民”。教什麼呢?教禮和義。在他的四德之中就有“理之以義,動之以禮”的要求。他又認爲:“凡制國治軍,必教之以禮,勵之以義,使有恥也。夫人有恥,在大足以戰,在小足以守矣。”“古之明王,必謹君臣之禮,飾上下之儀,安集吏民順俗而教,簡募良材,以備不虞。”(《圖國》)

在吳起治內政的思想中,還有一個重要的思想即崇尚賢、功者,可以說這也是其內修文德思想的一部分。在回答武侯問何爲“陣必定,守必固,戰必勝之道”時,他對曰:“君能使賢者居上,不肖者處下,則陣已定矣。民安其田宅,親其有司,則守已固矣。百姓皆是吾君而非鄰國,則戰已勝矣。”(《圖國》)

吳起持國用兵的基本思想:內修文德、外治武備 第2張

義戰、慎戰的戰爭觀

吳起是一位卓越的軍事家,他在魏國任西河守時曾建立一支強大的軍隊--魏武卒,使秦兵不敢東向。這說明他在“外治武備”方面也很有能力。但他卻知兵而不好戰。前文已講到,德在吳起思想中佔核心的地位。從此出發,他主張義戰和慎戰,反對窮兵黷武、“恃衆好勇”。

吳起提出要區分戰爭起因、性質並用不同的方法分別對待:“凡兵之所起者有五:一曰爭名,二曰爭利,三曰積惡,四曰內亂,五曰因飢。其名義有五:一曰義兵,二曰強兵,三曰剛兵,四曰暴兵,五曰逆兵。禁暴救亂曰義,恃衆以伐曰強,因怒興師曰剛,棄禮貪利曰暴,國亂人疲、舉事動衆曰逆。五者之服,各有其道,義必以禮服,強必以謙服,剛必以辭服,暴必以詐服,逆必以權服。(《圖國》)”

在這裏表明了他的戰爭觀,即只有在不得已的時候,針對那些“舉事動衆”、違天意、逆民心的逆兵才用強力、權勢(權)去壓服。他主張的是正義之伐,像“成湯討桀而夏民喜悅,周武伐紂而殷人不非”那樣的“舉順天人”的戰爭。這種對於戰爭性質的看法,在當時條件下能提出來是很有見地的,對我們今天分析和對待各種不同的爭端也有啓發作用。

吳起主張對於各種性質的戰爭,儘可能以“禮、謙、辭、詐”的辦法制服而不興兵,這是一種慎戰的思想,它來自於多方面的認識。

首先,來自於他“民和”的認識。他以爲國家之本在於“教百姓而親萬民”,如有前文提到的“四不和”,即未做到舉國一致,絕不可以興師作戰,只有全國軍民都“以進死爲榮,退生爲辱”時(還要“告於祖廟,啓於元龜,參之天時,吉乃後舉”以示鄭重)纔可以去打仗。

其次,出於對歷史教訓的認識。他以爲“有扈氏之君恃衆好勇,以喪其社稷”,因此不能好戰。其道理是“戰勝易,守勝難”。打仗多了,必然消耗國力,最終失敗而亡國。“天下戰國,五勝者禍,四勝者弊,三勝者霸,二勝者王,一勝者帝。是以數勝得天下者稀,以亡者衆。”(《圖國》)

再其次,出於他主張“精兵”的認識。他認爲“強國之君必料其民”(料,挑選)。過去齊桓、晉文、秦穆只用幾萬人馬即可霸諸侯、服強敵。而今只要挑選精銳五千人做爲部隊的中堅便“內出可以決圍,外入可以屠城”了,只要運用得當,可以打擊成倍於己的敵人,沒必要出動許多軍隊,打許多的仗。(《圖國》)

吳起持國用兵的基本思想:內修文德、外治武備 第3張

“以治爲勝”的治軍思想

在先秦兵家中,吳起最爲鮮明地提出了軍隊“以治爲勝”的思想,並對如何達到治提出了詳盡的看法。軍隊的戰鬥力來自嚴明的軍法制約,不在人數多寡

《治兵》篇裏有一段吳起與武侯答問的對話:“武侯問曰:‘兵以何爲勝?’起對曰:‘以治爲勝。’又問曰:‘不在衆寡?’對曰:‘若法令不明,賞罰不信,金之不止,鼓之不進,雖有百萬,何益於用?’”在這裏他提到軍隊要有嚴明的軍法,否則人數再多也是一盤散沙,無法打勝仗。他把這種嚴格依法行事的狀況和手段叫做“治”,這個概念的提出是一個很大的發明。

什麼叫治?他認爲,“所謂治者,居則有禮,動則有威,進不可當,退不可追,前卻有節,左右應麾,雖絕成陣,雖散成行。與之安,與之危,其衆可合而不可離,可用而不可疲,投之所往,天下莫當,名曰父子之兵。”(《治兵》)這樣治理嚴明的軍隊才能完成他理想中的正義戰爭。

怎樣才能要做到治?這需要從平時做起。他以爲“用兵之法,教戒爲先”。具體的辦法是,首先,教戰之時,戰士們要熟悉陣法和指揮號令,各自發揮自己的長處。其次,要“鄉里相比,什伍相保”,建立互相監督的制度。再次,嚴格而不留情地執行軍令。戰時,“晝以旌旗幡麾爲節,夜以金鼓茄笛爲節。麾左而左,麾右而右。鼓之則進,金之則止。一吹而行,再吹而聚,不從令者誅。”這樣的軍隊才能做到“治”,才能“戰無強敵,攻無堅陣”。(《應變》)

吳起還認識到要做到治,不能只靠上級的教令,還需要一定的物質條件,這就是不竭軍力。他說:“凡行軍之道,無犯進止之節,無失飲食之適,無絕人馬之力。此三者,所以任其上令。任其上令,則治之所由生也。”(《治兵》)大意是說在行軍中,只有進止有節制、準時供給糧草、讓人馬保持充分的體力,部隊才能服從命令、完成任務,也才能保證治的實現。從反面說,“若進止不度,飲食不適,馬疲人倦而不解舍,所以不任其上令。上令既廢,以居則亂,以戰則敗。”(《治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