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中原王朝在面對北方遊牧民族大勝後,繳獲的牛羊是怎麼處理的?

中原王朝在面對北方遊牧民族大勝後,繳獲的牛羊是怎麼處理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古代戰利品是如何處理的,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大家都知道,古代中原農耕王朝的一個主要軍事威脅就是來自北方的遊牧民族,像漢朝的匈奴,唐朝的突厥,明朝的蒙古部落等等。

由於這些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缺少必要的生產生活用品,所以南下擄掠就成了一條捷徑。像匈奴、鮮卑等就奉行“所得滷獲因以予之,得人以爲奴婢”的策略,也就是鼓勵士兵個人獲得戰利品。

中原王朝在面對北方遊牧民族大勝後,繳獲的牛羊是怎麼處理的?

這也直接激發了遊牧民族士兵的戰鬥積極性。當然,遊牧民族並不是每次都能取得戰爭的勝利的,像漢朝、唐朝就分別擊敗了匈奴和突厥。

既然遊牧民族南下搶掠中原王朝的戰利品,那麼中原王朝在面對北方遊牧民族大勝後,繳獲的牛羊又是怎麼處理的呢?統統吃掉?沒那麼簡單。

與遊牧民族鼓勵個人獲取戰利品不同,漢族政權對遊牧民族作戰時繳獲的牛羊等戰利品是有嚴格的集中分配原則的,主要處理方式有以下幾種:

1、充作軍糧應急。農耕文明軍隊遠征作戰,糧草是最大制約因素。漢武帝征伐匈奴時,10萬騎兵的後勤,是靠50萬步兵來完成的,所以,依靠作戰繳獲來減輕後勤壓力也是一種通行做法,即:以戰養戰。霍去病、衛青在遠征時,均有宰殺繳獲的羊等補充軍資的做法(繳獲的馬匹則直接充作戰馬)。

中原王朝在面對北方遊牧民族大勝後,繳獲的牛羊是怎麼處理的? 第2張

2、上繳國庫後發放給士兵做口糧。漢朝、唐朝等中原王朝在對遊牧民族作戰取勝後,均有一個集中的獻俘儀式。以唐朝爲例:《大唐開元禮》記載“凱旋告日,陳俘馘於南門之外,北面西上”,即:將俘虜和繳獲的戰利品無論生死,都陳列在太廟南門之外,由皇帝在太廟中告訴列祖列宗我們打贏了,這些俘虜和戰利品也最終統一交由國家分配。

衛青在元朔二年“驅匈奴馬牛羊百有餘萬”,班超在永元六年“縱兵鈔掠,斬首五千餘級,馬畜牛羊三十餘萬頭”等等,類似的牛羊繳獲都是點清數目後,交由國家分配,牛是農業生產的必需品,一般禁止屠宰,而羊則多數會被殺掉給士兵做口糧。

通常我們認爲的糧草就是糧食和草料,其實是不對的,古代士兵打仗的口糧除了糧食其實還有蔬菜和肉等副食品。如出土的《居延漢簡》記載:“菜錢二百一十六,又肉錢七十,出二百五十買羊一,出百八十買雞五口……一人守園,一人吏養”。也就是說,漢朝軍隊平常需要自己花錢買肉,軍中也有專門的飼養人員,如果有了牛羊繳獲,自然這筆開銷就能省下,直接由府庫從戰利品中分配即可。

中原王朝在面對北方遊牧民族大勝後,繳獲的牛羊是怎麼處理的? 第3張

3、獎勵移民開邊。古代中原王朝在對遊牧民族民族作戰取勝後,往往在新佔據的領土上實行移民實邊,如《史記》記載:漢武帝在攻下河套後“塞之斥也,唯橋姚已致馬千匹,牛倍之,羊萬頭,粟以萬鍾計”。而甘肅、隴西也一直是漢唐等朝代傳統的畜牧區,《史記》《漢書》都有記載:“天水、隴西、北地、上郡與關中同俗,畜牧爲天下饒”。

4、送給盟友。漢宣帝本始二年,漢朝聯合烏孫進攻匈奴,虜獲大量牲畜及60萬隻羊,其中有部分就被送給了盟友烏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