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春秋”的由來是什麼?歷史上的這個時期爲什麼叫“春秋”?

“春秋”的由來是什麼?歷史上的這個時期爲什麼叫“春秋”?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編整理了“春秋”的由來給大家詳細說明一下,快點來看看吧。

“春秋”是戰國人自己這麼叫的。

戰國人的史學年代觀相比春秋人略有變化。春秋人把春秋前的時期劃分爲夏、商、周,而他們把自己所處的時代,也稱之爲“周”,沒有東西周的區別。

到了戰國,戰國人在命名歷史時期上有了自己的特點。

首先,他們並不把自己所處的時代看作是周代,而自謂戰國(是的!戰國人就是這樣自稱自己所時代的!)同時,他們也把西周至戰國前的時代,稱之爲“春秋”。

《戰國策·韓策》中曰:

“昔者,穆公一勝原霸西州,晉文公一勝城濮而定天下,此以一勝而立尊令,成功名於天下。

“........然而春秋用兵者,非以求立尊成名於天下也。”

“春秋”的由來是什麼?歷史上的這個時期爲什麼叫“春秋”?

文中“昔者”和“春秋”指的就是同一個時間概念。

那麼,戰國人爲什麼將其前一時代命名爲“春秋”呢?

王室東遷以來,諸侯國林立,大國爭霸戰爭不休,周王室無力控制諸侯,相反卻常常有求於大國。

對於這樣一個歷史時期,戰國人在研究時關於命名就比較難搞。

此前命名時代的方式, 以國、王朝、族爲準,然而如今這麼混亂的時代,顯然,族、國、王朝都不適合。

同時,戰國又是一個思想活躍、百家爭鳴的時代,敢於向舊傳統挑戰,敢於向拘泥於三代(法先王)的思想、行爲挑戰。

因此,在命名新的歷史時代時,也要擺脫三代的束縛,以時代自身固有的特點來命名。

戰國人自己看到“戰國相攻”(《尉繚子》)、“凡天下之戰國七”(《戰國策·燕策》)的特殊時代,於是將自身所處的時代命名爲“戰國”。

而他們之所以稱西周以後的時期爲“春秋”,是依據此時諸侯國林立,各國的國史均名《春秋》而來的。

《墨子·明貴下》中雲:“著在周至《春秋》”,“著在燕之《春秋》”,“著在宋之《春秋》”,“著在齊之《春秋》”。

“春秋”的由來是什麼?歷史上的這個時期爲什麼叫“春秋”? 第2張

在春秋時,周、燕國、宋、齊諸國的國史均名《春秋》,晉、楚兩國的國史也似乎是《春秋》,(《晉語七》中說“羊舌股習於《春秋》”,《楚語上》中雲“教之以《春秋》”)而魯國國史名《春秋》則是衆所周知的。

春秋時衆多的諸侯都在編修自己的國史《春秋》,這意味着諸侯國都把自己看作獨立的,並不隸屬於周王室。

故而各自編修自己的國史,這與當時的地方經濟發展和諸侯國林立的經濟、政治形勢是完全相適應的。

戰國人直觀地樸素地觀察到了春秋時期的時代特點,才命名西周後至戰國前的時代爲春秋。

長期以來,一直說春秋時代是由魯國國史《春秋》而得名。

這很值得商榷。

魯史《春秋》被拔高到經典的地位,是漢以後儒學作爲官學後的事情。戰國人不可能單單把魯史《春秋》奉爲經典,魯國於春秋並不是一個有影響的大國,其地位則是日益衰微的,比起晉、楚、齊、秦等國是微不足道的。

墨子就曾說“吾見百國《春秋》”,可見,當時諸國的史書都叫《春秋》,不僅僅是魯國的國史叫《春秋 》。

只不過後來諸國《春秋》都失傳了,只有魯國的《春秋》流傳於世。

那麼爲何把編年史稱之爲“春秋”呢?

古往今來嗎,有很多種說法。

比如,有的是把《春秋》看做是“刑賞之書”,古代有“賞以春夏,刑于秋冬”,故名《春秋》。

有的說法則是“春爲陽中,萬物以生;秋闈陰中,萬物以成,故名春秋”。

還有的人認爲“春爲生物之始,而秋爲成物之終”。

而杜預在《春秋左傳集解序》中說:“記事者,以事系日,以日系月,以月系年,所以記遠近,別異同也。故史之所記必表年以首事,年有四時間,則錯舉以爲所記之名也。”

這段話的意思是說,這種史書的特點就在於編年記事,而古人於一年四季當中,往往“錯舉”春秋耳機,以該其餘,即節取“春夏秋冬”四字中的“春秋”二字,代表一年,進而《春秋》就成了編年史書的代稱了。

“春秋”的由來是什麼?歷史上的這個時期爲什麼叫“春秋”? 第3張

相比較而言,杜預的說法,則比較接近實際,也令人信服、

但杜預的說法其實也不準確,因爲更早的古代是沒有春夏秋冬四季的說法,只有春秋兩季。

這就意味着,“春秋”二字並不見得就是截取“春夏秋冬”而來,其本身就足以標誌完整的一年了。

這大抵便是東周分兩段中“春秋”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