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唐新本草》:唐朝孫思邈所著,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藥典

《唐新本草》:唐朝孫思邈所著,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藥典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6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隋開皇元年(581年),孫思邈隱居陝西終南山中,他十分重視民間的醫療經驗,不斷積累走訪並記錄,終於完成了《千金要方》。唐初,孫思邈與政府合作開展醫學活動。唐高宗顯慶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藥典《唐新本草》。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顯慶二年(公元657年),唐高宗詔令檢校中書令許敬宗等人會同名醫撰寫《唐新本草》。第二年,孫思邈被召至長安,住在鄱陽公主舊宅。在編寫《新本草》過程中,他不僅對陶弘景《本草》《名醫別錄》作了訂正,並增補了百多種自己曾實踐有效的藥草。

《唐新本草》:唐朝孫思邈所著,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藥典

顯慶四年(公元659年)四月,圖文並茙的一部《唐新本草》撰寫完成,這是世界上首部國家藥典,共五十五卷,八百四十四種藥物。由於孫思邈參編有功,唐高宗親自召見,並授予諫議大夫職,孫思邈固辭不受,孫思邈願到殿中省尚藥局工作。

於是,高宗親授他承務郎。這承務郎屬從八品寄祿文散官,享受國家待遇。尚藥局無具體任務,僅是指導御醫診病和用藥。孫思邈在此任上,因時間充裕,精研醫學和道教典籍。

孫思邈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醫學家之一,被後世尊奉爲"藥王"。同時他也是一位地位很高的道教人物,在中國道教史上影響很大,後來甚至被尊爲神仙,在很多道教宮觀裏都有"藥王殿"。他醫德高尚,重視養生,濟世活人,是一位真正的道士。

孫思邈是中國陝西耀縣人,公元581年出生於一個貧窮農民的家庭。他從小就聰明過人,受到老師的器重,長大後開始愛好道家學說。由於當時社會動亂,孫思邈隱居陝西境內的秦嶺太白山中,並漸漸獲得了很高的聲名。當時的朝廷下令徵孫思邈爲國子監博士,被他拒絕了。

孫思邈在太白山研究道教經典,探索養生術,同時也博覽衆家醫書,研究古人醫療方劑。他選擇了"濟世活人"作爲他的終生事業,爲了解中草藥的特性,他走遍了深山老林。孫思邈還十分重視民間的醫療經驗,不斷積累走訪,及時記錄下來,終於完成了他的不朽著作《千金要方》。

《唐新本草》:唐朝孫思邈所著,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藥典 第2張

中國古代的唐朝(618-907年)政權建立後,孫思邈開始接受朝廷的邀請,與政府合作開展醫學活動。公元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藥典《唐新本草》。公元682年孫思邈無疾而終。療效顯著的膝關節病治療藥物太乙山黑膏配方正源於藥典《唐新本草》。

據史料記載:顯慶二年,長安朝廷,年老大臣常年入朝跪拜,腰椎、膝關節軟骨退化嚴重,多患骨關節病,參拜時“彎腰跪地”疼痛難忍,而經當朝太醫謝季卿熬製黑膏,敷於患處,不久病患全除。後因朝廷動亂,太醫年老隱居終南太白山中,邊修道研醫,邊採集草藥治療民疾,而其奇方在民間流傳甚廣。後經陝西籍教授謝士元,不遺於力對家鄉流傳的奇方搜尋挖掘,更是深入終南山中探訪民間草醫、修行的道醫,經臨牀實踐,大膽創新,終研製成。因配方的奇蟲異草大多采自終南山、太白山,周代統稱:太乙山,故名【太乙山】黑膏。

孫思邈居太白山10餘年,從事醫藥研究、採集、栽種和炮製中草藥,研究藥性,爲民治病,著有《千金異方》,收載藥物800餘種,並詳細記載了200餘種藥物的採集、炮治、主治功能。後人爲紀念孫思邈對醫藥學的功績,稱爲藥王,稱太白山爲“藥山”。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