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爲什麼趙孝成王最終選擇向秦國求和,而不是和別的國家聯手對抗呢?

爲什麼趙孝成王最終選擇向秦國求和,而不是和別的國家聯手對抗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趙國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公元前260年農曆七月,長平之戰經過三個月的拉鋸戰,趙軍被迫步步後撤至丹朱嶺上的百里石長城防線,秦趙雙方軍隊陷入僵持局面。而面對不利的戰局,趙孝成王爲何不向其他諸侯國求援,而是要單方面遣使向秦國求和呢?

當秦趙兩軍在長平之戰中陷入僵持局面時,一個顯著的問題便躍然浮出水面,那便是雙方大軍的糧食供應問題。在趙孝成王的最初判斷中,長平戰場距離秦國都城咸陽有500公里之遠,而距離趙國都城邯鄲卻只有不到100公里。按照當時的運輸能力和路況,遠道而來的秦軍是經不起長期對峙的,可事實卻並非如此。對於每天堆積如山的糧食消耗,趙國卻首先吃不消了。

秦國自從攻佔了巴,蜀地區之後,便佔據了天下的糧倉。況且秦國曆來重視農業發展,是農耕大國,有着雄厚的糧食儲備。而趙國人,卻不善農事,更善於從事手工製造和商業,在和平時期手工業和商業固然可以帶來巨大的利益,然而戰爭時期農業的發達更能體現優勢。

爲什麼趙孝成王最終選擇向秦國求和,而不是和別的國家聯手對抗呢?

後勤供應與軍事上的雙重壓力,讓剛剛二十出頭的趙孝成王異常煩惱。他找來大臣樓昌和虞卿商議,並且提出想親自領兵與秦國決戰。“軍戰不勝,寡人慾親自領兵與秦一戰,何如”?樓昌答曰:“不可,不如發特使與秦求和”。虞卿答曰:“樓昌所言以爲不和,則軍必破也。若如此,則主動在秦”。

虞卿認爲在目前秦軍佔優勢的條件下去談,主動權是在秦國。況且秦軍此番前來的目的,並非只是爲攻取上黨郡,而是爲了徹底打敗趙國。在這種情況下,秦國是不會和談的。因此他建議應該派出使臣到魏國和楚國去求援。雖然秦軍很強大,但對於三國的這種聯合,還是很顧慮的。

爲什麼趙孝成王最終選擇向秦國求和,而不是和別的國家聯手對抗呢? 第2張

作爲一個成大事者,尤其是一國之君,要能沉得住氣,尤其是用人要不疑,在這兩個方面趙孝成王都有所缺失。他起用了廉頗,最後卻又動搖,說明此時他對廉頗的信心已經不足。如果趙國向另外幾個國家派出使節,實際上便能造成了一種假象。就是這幾個國家準備聯手對抗秦國,這樣秦國反而會惶惶不安。然而趙孝成王卻最終選擇了向秦國求和,這又是爲何呢?

我認爲有兩個原因,首先長平之戰開始時,年輕的趙孝成王年齡剛過二十歲。長平之戰所帶來的巨大壓力,已經讓這位年輕的君王,有點無法承受。親政不滿三年的他,缺少險中求勝的耐心和決心。此時的長平戰場上,趙軍已經喪失了上黨郡的全部土地。對於趙孝成王來說,趙國已經失去了繼續戰鬥下去的意義。儘快的從戰爭泥潭中脫身,便成了當務之急。

其次,還有一個客觀因素。戰國時期,交通狀況很不容樂觀。使者乘坐的雙輪馬車,即便在道路狀況十分通順的情況下,也只能達到每小時10公里。長途跋涉,爲確保馬匹能得到充分的休息,每天也只能行進80公里。從趙國都城邯鄲出發,到楚魏兩國都城將近1000公里。一路上還需要翻山過江,繞道而行。

爲什麼趙孝成王最終選擇向秦國求和,而不是和別的國家聯手對抗呢? 第3張

如果趙孝成王聽從虞卿的建議,分別出使楚魏兩國。光是耗在路上的時間,單程就需要半個月以上。再加上與兩國談判和交涉的過程,整個行程必定超過一個月。即便兩國同意出兵援助,幾十萬援兵,從集結到抵到長平,最少還得一個多月。這樣算下來,就得三個月的時間,這樣漫長的等待,對於趙國的後勤供應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更何況,如果楚魏不願出兵相助,那時再去與秦國和談,必定對自己更加不利。而派使者直接去秦國求和,雖然也免不了旅途奔波,卻能得到最直接的結果。如果秦國同意議和當然最好,戰爭自然不用再打下去。即便秦國不願議和,自己再派使者去向楚魏求援,也還來得及。正是出於這樣的考慮,趙孝成王做出了向秦國求和的決定。

爲什麼趙孝成王最終選擇向秦國求和,而不是和別的國家聯手對抗呢? 第4張

相較於年輕的趙孝成王來說,年過六十,執掌秦國已達五十年的秦昭襄王的政治經驗顯然更加豐富。老謀深算的他立即用最高的禮儀接待了趙使,卻久久不予和談,致使和談最終不了了之。他這種高超的“政治表演”徹底了麻痹了其他諸侯國,使趙國失去了所有的外援。(各國都有使節常駐秦國,大家認爲秦趙已經和談,都不願此時出兵援趙,開罪秦國。)年輕的趙孝成王終於爲自己草率的決定付出了代價,也預示了長平戰場上趙國將士的最終命運。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