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與匈奴之爭的西漢是如何敗北的?真相是什麼

與匈奴之爭的西漢是如何敗北的?真相是什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每當一提起匈奴總會想起電視裏面的那位,那麼小編就不得不給大家詳細的說一下了。

漢朝400年,漢與匈奴之間的戰爭時斷時續。在初期,漢朝不得不通過和親的政策和措施,保證漢朝與匈奴之間的和平往來。漢武帝發動了大規模的反擊,雙方之間的軍事作戰長期拉鋸。匈奴最終失敗,但是漢朝也出現了很多流民起義,社會矛盾空前嚴重,數十年的積累因這場戰爭一掃而空。

之後的漢朝和匈奴依然通過和親維護兩國之間的邊境和平,但這並不意味着這場戰爭已經結束。實際上,當時的匈奴分成了多個部落。堅持與漢朝對抗的部落,於漢王朝在西域地區進行了長期的歷史性角逐。西域地區在匈奴還是一個強大而統一力量的時候,就被匈奴控制。

某種程度上,漢朝屬於後來者。這並不意味着漢朝在西域的影響不敵匈奴。曾經漢朝廣泛聯繫各國共同對抗匈奴,確實取得了政治上的優勢。但是當漢朝內部出現問題並由新莽政權代替以後,漢朝短期內建立的優勢和領導地位完全崩潰。

我們需要知道的是,西域在當時是漢和匈奴走向世界的門戶,所以也必然是兩者的必爭之地。漢武帝時期希望構建以漢王朝爲中心的國際新秩序,所以也將自己的目光放在西部邊境地區。兩者的長期而激烈的競爭使得西域各國被迫選邊站隊,捲入戰爭。

與匈奴之爭的西漢是如何敗北的?真相是什麼

於漢王朝而言這偉大的勝利。漢朝最終確立了在西域的優勢,設立都護府,對南北道諸國進行管理,保證絲綢之路的東段暢通。而在王莽時期,由於民族政策的嚴重失誤,西域六十餘年與中原王朝失去聯繫。雖然之後的東漢王朝恢復了在西域的管轄,但是管理能力大幅下降,兩百多年都沒有在西域地區建立真正有效的管理。

西域的歷史範圍其實是有待考證的,在歷史書中是一個地理概念。我們通常認爲是中國古人泛指陽關,玉門關以西的廣大地區。但是這裏的古人究竟是哪一個時期的人?在史記當中,西域只是西部疆土之一,並不代表具體地區。在地理位置處於漢王朝西部的所有地方和國家都是西域範圍之內。

漢王朝最開始是在公元前121年佔據河西走廊之後,才正式接觸到的。當時人看來是西部的地區。在此之前,河西走廊距離中原過於遙遠,人口基本處於真空狀態,控制成本很高。在漢朝的內功沒有修煉好的時候,是不會將自己的勢力染指的這一地區的。而這一地區長期以來也是匈奴的地方,它既可以達到在西北部包圍漢王朝的戰略目的,也可以保證在匈奴角度看來絲綢之路的貫通。

但是當漢武帝決定反擊匈奴的時候,河西走廊地區志在必得,但是當時固有的現實條件依然沒有改變。漢王朝進入了河西走廊的成本依然很高,所以漢武帝就想要曾經在此地生活的烏孫人返回到故土。一方面加強與西域的聯繫,另一方面充實河西走廊尋找盟友共同攻擊匈奴。

這一戰略構想在現在來看是一廂情願的。但是當得知烏孫無意東歸的消息以後,漢武帝頂住了現實情況的壓力,王朝的政府直接接管,因此聯繫西域各國。匈奴在西漢中期管理的西域共有36國,主要沿南北道分佈。大部分的國家都臣服於匈奴,匈奴在歷史上並不如我們想象中的那樣野蠻,匈奴也知道財富在西域地區並不一定是要通過掠奪而來的。

所以當時匈奴保證自己絲綢之路的貫通,同時也在西域地區維護以匈奴爲主的治安,就是向多個國家繳收保護費。依靠匈奴的國家可以在支付給匈奴大量財富以後,保證自己在該地區的正常經營和生活。很多國家力量弱小,也不必要因此對抗匈奴。所以在漢王朝的力量進入西域之前,此地自有一套自己的治理模式。

與匈奴之爭的西漢是如何敗北的?真相是什麼 第2張

這些國家的生產方式大致也分爲兩種,一種是遊牧生產方式,軍隊較多戰鬥力較強,也是漢朝聯合的主要對象。他們民風兇惡,有強國。在生活習性上與匈奴相近,甚至曾經是在某一個地區的匈奴對手,只是最後被匈奴擊敗遠遷。還有一些國家主要是以綠洲農業爲主進行農業爲主的生產方式,他們有着充分的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

但是國家規模較小,國家實力較弱。當時的漢朝以西域東部地區爲基礎逐步滲透,與同樣以農業爲主要生產方式的綠洲國家建立外交關係,逐步擴展到烏孫爲代表的這些與匈奴的生活習性相似的國家,因爲這些國家普遍與匈奴有着血海深仇。

西漢在西域地區的初期經營並不是十分民主的,實施了很多強硬手段,這導致了各國在漢朝使者到來的時候恢復於漢朝。但是轉手就聽命於匈奴。當時的漢朝爲了給這些搖擺的綠洲國家以有效的震懾,發動了一場對大宛的戰爭。這場戰爭長距離,規模大,不在於勝負,而是在於一種國際態度,宣揚國威。

才真正打開了漢朝在西域地區的外交困境。之後的漢朝雖然經略西域有方,但也只是南道國,這些國家力量比較弱小,真正的絲綢之路仍爲匈奴所控制。西漢的使者爲了能夠聯繫更遠地區的能夠共同對抗匈奴的力量,不得不走小路翻山越嶺。但是也因爲一些綠洲國家的暗中幫助和合作,西漢在當地的統治成本逐步下降。

此時的匈奴也意識到漢王朝的野心,雙方都開始找尋自己的同盟力量。雙方都十分重視烏孫這個國家,雖然匈奴曾經有過節,但此一時彼一時。烏孫依然是可以聯合的力量。而且在西域的人口規模當中,烏孫的人口有63萬人,而且西域各國總共只有三十多萬人。烏孫能夠歸順誰,誰便能夠建立自己的霸權。

與匈奴之爭的西漢是如何敗北的?真相是什麼 第3張

爲了能夠降服烏孫,漢朝與匈奴兩大力量都進行了軟硬兼施的收買政策。其中也包括和親,也包括軍事進攻和軍事威懾。在漢朝元豐年間,漢是公主細君入烏孫,之後還有王朝的解憂公主也嫁入,而匈奴也依此效仿。因爲長期以來烏孫都實行貼近漢朝的國家方略,所以很多時候匈奴也難以控制西部大部分地區,但這並不意味着烏孫與匈奴勢不兩立,以及完全倒向漢朝。

之所以出現這種矛盾,主要是因爲烏孫在最開始認爲自己是一個很有價值的籌碼,匈奴和漢朝都不得不看自己的臉色。但是烏孫國內部也有兩大力量,一個是親漢朝的,一個是投降匈奴的。這兩大政治力量在國家的內部經歷了長期的鬥爭,兩大公主也廣泛參與。一次又一次的政變,一次又一次的妥協,使得烏孫的對外政策,並不是我們想象當中的那樣簡單。

但由於漢王朝有強大的經濟實力,經濟優勢和貿易優勢。所以總體更加親近漢朝。最後烏孫國解憂公主一派的政治力量贏得國內鬥爭。才最終倒向漢王朝並出並聯合夾擊匈奴,這都已經是後話。

在於爭奪烏孫的競爭失敗,匈奴把自己的經營重點放在了車師樓蘭。這也是匈奴在西域爲數不多的最後據點,漢朝與匈奴也展開了長期的國家競爭。爲了能夠切斷匈奴的力量,漢朝甚至不惜動用國本,一次又一次不惜任何代價的幫助西域國家反擊匈奴的進攻,而這也造成漢王朝的部分經濟困難。但最終的結果是漢王朝取得一定優勢,並且在漢昭帝時,匈奴再次反撲無果,被迫全體撤退。

如此漢朝在西域的統治真正鞏固,持久的戰爭暫告段落。由此,在西域地區,漢朝的統治也進入到了巔峯。但是注意,歷史時期並不長,西漢也早已進入末世。由於內部問題嚴重,經濟問題困窘,王朝在末期進行了各種改革。最終民衆和基層官員選擇了一個叫王莽的人掌握國家權力。爲了能夠進一步實施有利於社會的改革,變法。王莽建立了新朝,取代了西漢王朝。

而西漢在西域地區的基本統治自然也由王莽繼承。王莽執政以後,對西域的態度發生巨大變化。原先的平等合作變爲上級對下級的管理,忽視西域國家的獨立性。在王莽看來,自己在西域地區加強管理,將其內化爲漢朝國土。但是社會現實是雙方僅是合作關係,西域各國僅是將安全方面的問題外包給了漢朝,兩者之間的政治默契不是上下級的關係,而是合作。

與匈奴之爭的西漢是如何敗北的?真相是什麼 第4張

隨着中原王朝對西域的控制管理的強化,一些交通要道和軍事要衝的小國,他們的政治經濟的壓力陡然間增強。雖然匈奴在西域的鬥爭中敗北,而並不意味着匈奴的力量徹底消失。車師,樓蘭等國再一次投靠匈奴。雖然當時的匈奴表面上也對漢朝有禮節,並不意味着匈奴沒有曾經的野心。王莽爲此採取強硬的方式對待匈奴,並且以此種結果威脅西域各國。

這種強硬的民族政策確實屬於初期的改革,大刀闊斧。但也導致在漢朝經略西域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權威崩潰的跡象。尤其是在對西域各國和匈奴這些力量的政治地位方面進行了一次打壓,最終破壞了共同合作的政治基礎。引發了包括匈奴在內的西域各國的強烈反感。爲了鎮壓這些反抗力量,王莽誅殺三位車師國國王,而烏孫由於地理位置偏遠,只能採取懷柔政策。

匈奴集中精力重新進入西域地區,西漢王朝中後期以來在西域地區建立的和平友好環境被破壞。甚至到了王莽執政末期,中原王朝在西域反而遭遇了匈奴與諸國的共同對抗。在之前的打壓和之後的軍事鎮壓過程當中,王莽也出現了很多文化上的政策失誤,使得西域各國離心離德。在匈奴和西域諸國的共同合作和進逼下,王莽派出的軍隊最終作戰失敗,退回敦煌。

這些軍隊並沒有嚴格遵守軍紀,開始濫殺西域普通民衆,將人頭割下回去請功,謊稱作戰勝利。在國內贏回了面子,繼續欺騙本國民衆,但是真實的作戰情況無法改變,在西域還沒有來得及撤回國內的軍隊,從此與中原失去聯繫,並被匈奴逐剿滅。可以說,從公元前60年以來,中原王朝建立起來的有效的軍政系統不復存在。

此後,西域基本與中原王朝失去聯繫,導致西漢經營成果完全喪失。隨後漢王朝也爆發了中期的綠林赤眉起義,國內問題自顧不暇,混亂不堪地方豪族和中央政權之間的鬥爭競爭激烈。劉秀最終以光武帝的身份建立東漢以後。初期專注於國內經濟恢復和發展,以及對豪門望族政治逼迫的妥協。

與匈奴之爭的西漢是如何敗北的?真相是什麼 第5張

很長一段時間裏對西域的各種問題無法及時處置和挽回。西域短期內處於自由發展狀態。東漢中期以後,東漢才進一步返回西域,在形式上恢復了西漢王朝在西域的統治形式和規模。但是兩者之間的關係發生了變化。兩者不再是同盟關係而是經濟上的合作關係,只是局部國家與東漢王朝有着軍事層面的合作。而匈奴在當地的力量一直存在。並且,雖然歷史上我們說匈奴被漢朝打敗以後向西遷移,實際上匈奴的主體部分依然留在當地。

與其他遊牧民族和西域各族人民共同生活,依然有着自己雄厚的政治力量。漢朝末年很多匈奴人口和其他民族的人口紛紛內遷,而中原地區的軍閥爲了能夠有一隻持續作戰力量的騎兵和人口也紛紛准許匈奴人口內遷。在內遷的過程中,北部地區出現了民族成分的逆轉。總體人口較少的匈奴和其他部落人口在北方的一些特定地區反而比漢族人口分佈多。

當強大的部落開始了武力南下的時候,這些人口迅速成爲遊牧部落進攻中原的社會以及人口基礎,從而經歷了數百年的五胡之亂。匈奴在其中一直是巨大的政治力量,在北方建立起來的很多政權,都沒有辦法忽視匈奴的存在。西域各國不得不在政治上重新選邊站隊,甚至獨立發展。對於西域而言,文化和外部力量侵入並不只有漢朝和匈奴。在中亞,西亞,南亞地區的其他民族和國家也將西域視作自己的勢力範圍。匈奴一蹶不振,漢朝不復以往,其他的政治力量依然在西域持續作用。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