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什麼是禮樂制度?是如何通過音樂實現對社會的治理的?

什麼是禮樂制度?是如何通過音樂實現對社會的治理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禮樂制度的文章,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吧!

“禮樂”,看起來貌似很晦澀難懂,但可以用現代的概念這樣來理解:

“禮”其實就是規矩、規則,類似於今天的法律制度;

“樂”則是輿論工具,以音樂、藝術的方式向社會傳遞規則,影響人們的思維,促使人們按照“禮”來辦事。

這就是《禮記》中說的所謂:“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的意思。

禮樂,本質是一種維護統治的方式。

古文記載“商人尚鬼”,根據目前發掘的史料來看,商朝人確實比較迷信鬼神,各種祭祀、占卜在當時的政治生活中佔據了重要地位。

而周王朝建立後,雖然也信奉祭祀那一套,但他們明白只靠這些是不足與維護政權的長治久安。於是,周人結合前代不成體系的教化手段,建立了一系列完備的制度,其中影響最爲深遠的就是禮樂制。

什麼是禮樂制度?是如何通過音樂實現對社會的治理的?

禮樂據稱是周公旦(姬旦,周武王的弟弟、周成王的叔叔)輔政期間建立的,所以也叫做“周禮”。

簡單來說,禮就是指各種禮節規範。據《儀禮》記載,周禮最初共有17項內容,包括士冠禮、婚禮、相見禮、鄉飲酒禮、鄉射禮、聘禮、朝覲禮、喪禮、祭禮、凶禮、軍禮(行軍,出征)、賓禮等,在衣食住行所有環節都能找到對應的規範,周天子、諸侯、士大夫、平民......當時社會的所有階層對應不同級別的標準。

用今天的語言來解釋,禮其實就是用制度把階級固化下來,貴賤、尊卑、長幼,涇渭分明。如果逾越了自己所在階層對應的秩序,那就叫“僭越”。“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指的就是這個意思。

就以去世這一自然狀態來說,不同身份就對應不同的說法,天子叫做“駕崩”,諸侯是“薨”,卿大夫稱爲“卒”,士死了叫做“不祿”,平民和奴隸那就叫“去世”。

但怎麼讓人們在思想上接受這一差異化待遇呢?這就是“樂”的威力。

對於音樂的作用,《史記·樂書》是這樣解釋的:“博採風俗,協比聲律,以補短移化,助流政教”,音樂可以補充治道的缺陷,促進移風易俗、推進教化。

如果說“禮”是規矩,那麼“樂”就是潤滑劑;有了“樂”,人們才能和諧地坐下來談規矩,就形成了共同遵守的“禮”,其後緊接着又需要“樂”來幫助推行,引導全體人們遵守規則。

也就是說,禮、樂共同作用,社會才能變得和諧有序。後來孔孟在周禮的基礎上進行完善,形成了以禮樂仁義爲核心的儒學體系,從而形成了中國古代文明的重要特徵;相對於同時期地球上其他相對矇昧、要麼依託宗教、要麼信奉武力的文明而言,“禮樂”的先進性不言而喻,這也是中國“禮儀之邦”形象的由來。

什麼是禮樂制度?是如何通過音樂實現對社會的治理的? 第2張

爲什麼音樂能夠促使人們守禮呢?那時的音樂不單單是旋律,還包含着哲學、文學、社會政治、倫理等元素。不同的音樂,對人們的思想、行動有着不同的作用,“雲雅頌之音理而民正,嘄噭之聲興而士奮,鄭衛之曲動而心淫”,即:推行正派、文雅的誦歌,可以使民風端正;激烈呼號的音樂,能夠使士心振奮;鄭、衛等地的歌曲,則會讓人們心生邪念。

說得簡單粗暴點,“樂”就像如今的輿論工具、媒體喉舌,潛移默化中鼓勵、迫使人們的言行舉止符合“禮”。

《史記·樂書》中,就解說了周代樂曲《武》是怎麼起到教化作用的。

《武》,創作於周武王伐商紂凱旋之後,它是一個大型的敘事性樂舞,其中包含了舞蹈、器樂與聲樂的伴奏、人們的伴唱,描繪了武王伐紂的整個過程,其實就跟如今的音樂劇是一個意思。

這場音樂劇共包含六大篇章

一開場,規模龐大的舞者們手持盾牌、全副武裝,然後排好陣列、站立不動,同時震天的鼓聲響起,象徵着周武王在孟津閱兵,等待諸侯們前來與自己會合;

緊接着,舞者們由靜進入動,做出激烈、威猛的殺敵動作,同時音樂也隨之慷慨激發、震撼人心,代表着太公望指揮戰士們與殷商軍隊奮勇作戰的場面;

第三部分,“三成而南”,軍隊排好整列、步伐整齊的轉而向南,即凱旋迴到鎬京慶功;

第四部分,“四成而南國是疆”——體現周天子的雄師威震天下,南方的荊、蠻部落前來歸順,疆域得到了擴張、鞏固;

第五部分,“五成而分陝,周公左,召公右”,周公旦、召公奭分列周天子的左右,擔任周王朝的肱骨之臣;

什麼是禮樂制度?是如何通過音樂實現對社會的治理的? 第3張

第六部分,“六成復綴,以崇天子”,舞者們又相綴排成行,表示對天子的崇敬,表示大家齊心協力,在周天子的領導下,共同創造太平盛世。

由上可見,《武》並不是我們所理解的一首簡單的曲子,而是一場經過精心編排、包含故事情節的舞臺劇,它情節緊湊、氣勢磅礴,極具震撼性;

嚴格訓練的舞者裝備精良、神情堅毅、動作勇猛,讓觀衆情不自禁的聯想到周王朝軍隊的強大與威武,自然而然會涌現出敬畏、自豪等情緒;

目睹周天子在諸侯們的擁護下戰勝桀紂的場景,人們的自信心、榮譽感被充分激發,心頭自然會涌現起遵守周禮、創建更強大國家而責任感,整個社會的教化、風俗隨之潛移默化的得到改善;

而諸侯們看到這種雄壯、霸氣的音樂,會對周王室的武力、號召力心生懼意,對他們而言無疑是一種無形的威懾,促使他們緊緊跟隨周天子的腳步,老老實實守規矩。

在周王朝前期,《武》被視爲國家禮制的重要載體,每逢重大祭祀、慶典活動都會上演,展現了周武王、周王朝的強大與霸氣,體現了周天子地位、尊嚴的不可侵犯,無形中增強了軍隊、諸侯、士大夫、民衆等所有階層的凝聚力。

所以咱們會有這樣的感覺:《武》更像是一場軍事演習,它震懾了那些心懷不軌者,加強了全體臣民的向心力,使他們自然會選擇遵守“周禮”。

什麼是禮樂制度?是如何通過音樂實現對社會的治理的? 第4張

與之相對應的,其他的“樂”在各自的領域、也會起到相應的作用。禮、樂密不可分,通過這套完備的制度,周王朝的統治集團用音樂教化人們、用禮制規範整個社會,實現了數百年的有效統治,促進了政治穩定、社會安寧。

但到了春秋時期,隨着周王室日漸衰弱,衆多諸侯國依仗對轄區內政權、經濟、武裝的掌控,逐漸具備了與周王室分庭抗禮之勢,爲了各自的利益,他們不再遵守當初周天子的“禮”,僭越的行爲層出不窮。在這種大環境下,“禮樂征伐自天子出”逐步演變爲“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傳統的規矩逐漸被拋棄,諸侯們依仗武力、權謀爭霸中原,從而不斷形成新的秩序。這就是孔子所哀嘆的“禮崩樂壞”,他終其一生爲了恢復西周時期的禮樂制度而呼喊奔走,但仍無濟於事。

不過,由於數百年形成的慣性,在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仍對周天子保留着面子上的尊重。但到了戰國,隨着周天子的最大靠山、姬姓的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意味着周禮已經徹底崩潰,這個時候,周王室的任何音樂都不能對人們的道德起到教化作用了,新的時代全面到來。

但即使如此,禮樂制度所代表的治理模式,無疑開創了人類文明的新時代。時至今日,全人類都逐漸追求法制與道德並重,跟禮、樂有着異曲同工之妙。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