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古代漢字的數量也很多,爲什麼秦始皇選擇了“朕”作爲自稱?

古代漢字的數量也很多,爲什麼秦始皇選擇了“朕”作爲自稱?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7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秦始皇嬴政你知道嗎?不知道沒關係,小編告訴你。

嬴政打下六國、實現大一統後,爲了彰顯自己的至尊地位,創造了不少新名詞,例如“始皇帝”,就是把“三皇”“五帝”拆分組合而成的尊稱,意爲“德高三皇,功蓋五帝”。縱然後代還有數不清的皇帝,但始皇帝只能是嬴政。此外,皇帝自稱“朕”也是他開的頭,除非有誰造反的,否則天下只有皇帝一人能用此字作爲自稱。

古代漢字的數量也很多,爲什麼秦始皇選擇了“朕”作爲自稱?

光是看到厚如磚的《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就知道,即使在古代漢字的數量也是非常多的,如果只能選一個字出來作爲自稱的話,那將是選擇困難症的噩夢,那麼嬴政最後選了“朕”這個字究竟有何用意呢?

在他登基之前,“朕”就作爲一個自稱而存在了,但它並不是只有君主才能使用的。相反,先秦時期人人皆可稱“朕”,就和現在的“我”一樣,是被廣泛使用的自稱,屈原在《離騷》中就有“回朕車以復路兮”的詩句。而且,用到“朕”作爲自稱的時候,往往還有自謙之意,而不像後世作爲皇帝自稱時一樣,體現出九五至尊的氣質,這一點可以從甲骨文的“朕”字中看出來。

古代漢字的數量也很多,爲什麼秦始皇選擇了“朕”作爲自稱? 第2張

作爲一種象形文字,我們往往能從甲骨文中或多或少地讀出一個字的含義。觀察甲骨文的“朕”字,會讓人感覺像是一個在禮儀上躬身的人,體現出一種謙虛的感覺。到了戰國時期以後,“朕”字才逐漸直起了身子。

那麼,除了用作自稱之外,“朕”字本來的意思究竟是什麼呢?許是作爲皇帝自稱的歷史太長,很少有人會去想這個問題。《說文解字》中給出的解釋是:朕,我也。闕。“闕”可視爲通假字“缺”,也就是裂縫、缺口的意思。清代的段玉裁作了一本《說文解字注》,其中提到“朕”字被放在了“舟”部,“舟”就是船,因此“朕”字的本意應當是船上的裂縫。

但這也只是一種個人推斷,在先秦文獻中,暫時還沒有找到把“朕”作爲“船上的裂縫”之意來使用的,基本上都是用作人稱代詞。秦朝以後,成爲皇帝自稱的“朕”字更不再被用到其它的地方。

古代漢字的數量也很多,爲什麼秦始皇選擇了“朕”作爲自稱? 第3張

嬴政既然是一個認爲自己“功過三皇,德高五帝”的人,選擇“朕”作爲皇帝自稱當然不是要體現他有多麼謙虛,更不會是裂縫的意思,而是用了另一層含義。《周禮》中記載道:“視其朕,欲其直也。”鄭玄在爲《周禮》作注時,這一句話引用了鄭司農的解釋:“朕,謂革制。”這兩句話的意思結合起來就表示“朕”是在製作皮革時用以取直的,象徵着一種規範、一種標準,這不正和皇帝的作用不謀而合嗎?

另外,《莊子》中還有一句:“體盡無窮,而遊無朕。”此處的“朕”則是“蹤跡、跡象”的含義。皇帝自認爲是真龍天子,俗話說“神龍見首不見尾”,龍的蹤跡是極難被發現的,因此“朕”恰恰也能體現出一種玄妙而不可捉摸之感,這又是皇帝尊貴身份的體現,看來嬴政在挑字時還真是花了好一番心思呢!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