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古代的音樂文化爲什麼會在漢唐時期到達高峯呢?

古代的音樂文化爲什麼會在漢唐時期到達高峯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國從秦漢以來,燦爛的文化一路傳承,其中就包括優美的音樂和相關文化,到了盛唐時期,已經發展到非常高的水平了。

從漢朝到唐朝,漢族與兄弟民族廣泛開展文化交流,漢族歌舞音樂發展臻於極盛。漢代出現國家設立的音樂機構——樂府,由它收集整理的樂府詩,都有曲調可歌。

漢代北方民歌有《徒歌》(清唱)、《但歌》(有幫腔)、《相和歌》(有管絃伴奏及打節拍的樂器)。《相和歌》的最高形式爲歌舞大麴,稱爲《相和大麴》,由多節歌舞及插曲《豔》、《趨》、《亂》組成。北魏至隋唐,南方和北方漢族民間音樂統稱爲《清商樂》或《清樂》,含民歌和舞曲,是燕樂(宴會音樂)的組成部分。又有宮廷雅樂(禮儀音樂),還有吸收兄弟民族音樂創作的鼓吹曲,如《戰城南》;橫吹曲,如《紫騮馬歌》等。這一時期著名琴曲有《廣陵散》和參與胡笳而寫的琴曲《胡笳十八拍》。

古代的音樂文化爲什麼會在漢唐時期到達高峯呢?

唐代民歌稱爲“曲子”,見於敦煌資料,如《菩薩蠻》、《劍器詞》等,都有音樂曲調,以後發展爲文學形式詞牌。唐代多段大型歌舞曲稱爲“大麴”,綜合器樂、聲樂和舞蹈,長達幾十段,如《綠腰》,大麴中接近漢族《清樂》系統較爲幽雅的部分,稱爲《法曲》。

唐代著名的《霓裳羽衣曲》就是《法曲》。唐玄宗時,依表演方式,分音樂爲《立部伎》。其室外表演爲八部:(1)《安樂》、(2)《太平樂》、(3)《破陣樂》、(4)《慶善樂》、(5)《大定樂》、(6)《上元樂》、(7)《聖壽樂》、(8)《光聖樂》;室內表演爲六部:(1)《樂》,包括《景雲樂》、《慶善樂》、《破陣樂》、《承天樂》,(2)《長壽樂》、(3)《天授樂》、(4)《鳥歌萬壽樂》、(5)《龍池樂》、(6)《小破陣樂》。此期歌舞音樂的發展達到了高峯。

古代的音樂文化爲什麼會在漢唐時期到達高峯呢? 第2張

漢唐時期新創或引進的樂器有:漢琵琶(阮咸)、箜篌、角、笳、羌笛(現在簫的前身)、篳篥、方響、鑼、達卜(單面鼓)、節鼓、軌箏、奚琴、齊鼓、羯鼓、檐鼓、都曇鼓、毛員彭、籤臘鼓、雞婁鼓、王鼓、連鼓、桴鼓、太平管、跋膝管、七星管等,這一時期各類樂器總數達300多種。

樂律方面,南北朝的古琴曲中,已正式應用純律音階。隋朝立八聲音階。隋唐燕樂用28調。

隋代音樂家萬寶常提出84調的理論,並在隋唐宮廷雅樂中應用。這一時期,出現“犯調”和“移調”的作曲方法,提出主音樂的表達性能,還出現以減字譜記琴樂譜的方法,又在敦煌發現用工尺譜記唐樂譜,便於樂譜的保存和傳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