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揭祕明朝軍事系統,五軍都督府是幹嘛的?

揭祕明朝軍事系統,五軍都督府是幹嘛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朝的軍事制度在承襲了歷代王朝制度基礎上又作出了許多改進和創新。明朝軍事組織由兩個系統組成,分別爲行政系統和作戰系統。這兩個組織相互協調又相互牽制,從而使皇帝穩穩掌握着乾綱獨斷的大權。接下來小編就帶來歷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一、明朝軍隊的行政系統

明朝軍隊的最高行政管理機構是五軍都督府(五個都督府的合稱,分別爲:中軍都督府、左軍都督府、右軍都督府、前軍都督府、後軍都督府)。每個都督府的最高長官爲左、右都督,官階都是正一品。排在左、右都督之後都督府領導層依次爲:從一品的都督同知、正二品的都督僉事。能擔任都督者一般都是擁有公、侯、伯等爵位的重要武將。

五軍都督府在全國擁有各自的轄區,每個都督府管理自己轄區中部隊的日常活動,都督府長官還可以參與明朝中央軍事決策。在發生戰事時,都督府負責具體戰術。

除了五軍都督府外,明朝還有另一個軍隊行政管理機構,那便是六部中的兵部,最高長官爲兵部尚書,官階正二品。兵部掌管全國軍隊的人事、後勤、軍械、兵籍等事務。在發生戰事時,兵部負責制定戰略方針。

值得一提的是,自從正統十四年(1449年)的“土木堡之變”發生後,大批五軍都督府的都督在戰場陣亡。時任兵部尚書的于謙爲了便宜行事,將原先由五軍都督府對軍隊的管理權和指揮權都劃歸兵部。自此,五軍都督府的權力被極大削弱。到了明朝後期,五軍都督府已徹底淪爲一個虛有其名的機構了。

揭祕明朝軍事系統,五軍都督府是幹嘛的?

五軍都督府和兵部皆爲中央行政系統,省一級的軍隊行政事務則歸都指揮使司管理。都指揮使司的領導層依次爲:一名正二品的都指揮使、二名從二品的都指揮同知、四名正三品的都指揮僉事。

都指揮使司的下級軍事組織由衛、千戶所、百戶所組成,以其所在地理位置命名。從理論上說,每個衛應該有5600名士兵(五個千戶所),每個千戶所有1120名士兵(十個百戶所),每個百戶所有112名士兵。衛的長官是正三品的指揮使,千戶所的長官是正五品的千戶,百戶所的長官是正六品的百戶。此外,明朝還設有直接歸都指揮使司節制的守禦千戶所,人員編制和普通千戶所一樣。

在明朝中前期,全國共有493個衛、359個守禦千戶所。另外,在北京周圍還有74個京衛,其中有33個衛被劃出組成了侍衛上直軍(上直衛),負責保護皇宮安全,這裏面就包括了大名鼎鼎的錦衣衛。留都南京周圍也有49個衛。

二、明朝軍隊的作戰系統

與明朝軍隊的行政系統比起來,作戰系統就算是比較簡單明瞭。當發生戰事時,五軍都督府的都督或高級別的武將會被任命爲臨時的大將軍或將軍,軍隊從全國各地衛所中調集至前線。戰事結束後,大將軍或將軍交出戰時指揮權,部隊迴歸各自衛所服役。因此,明朝的大將軍或將軍其實都是臨時工。不過在一些固定的防禦地點,比如明朝長城沿線的“九邊重鎮”,都會常設總兵官作爲最高軍事指揮官。

此外,明朝後期文官節制武將成爲常例,因此在戰場上真正擁有指揮決策權的都是朝廷任命的總督,總兵官只負責聽令和帶兵打仗。

三、結語

明朝的軍事系統比以往朝代的軍事系統更爲複雜,其中關鍵原因在於明朝皇帝爲了防範軍事機構和將領出現擁兵自重的情況,所以設置了層層節制,統兵權、調兵權相分離的權力架構。因此當發生戰事時,五軍都督府、兵部、大將軍或將軍、總兵官、總督這些機構與個人說了都不算,真正能說了算的只有皇帝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