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爲了保證不被下毒,皇帝使用的餐具有着怎樣的講究?

爲了保證不被下毒,皇帝使用的餐具有着怎樣的講究?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8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民以食爲天”,中國人對於“吃”這件事的深愛,深刻可是到了骨子裏,歷朝歷代的皇帝更不例外。天之驕子,萬人之上,對於吃這件事比起凡人更不能懈怠。除了考究其菜色和味道,“試毒”更是一道重中之重的關卡!或許你會問:皇宮裏這麼森嚴,試毒真的有必要嗎?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爲了保證不被下毒,皇帝使用的餐具有着怎樣的講究?

驚人的事實卻是,中國歷史上因爲御膳裏被人下毒而致死的倒黴蛋皇帝,一共有20位之多!要知道,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從努爾哈赤入關到末代皇帝宣統溥儀,也只有12位皇帝而已。這驚人的比率,使得歷代的皇帝對於“試毒”這件事都無比地重視。所以自然是必要的了。

在影視作品之中,史上最有名的皇太后慈禧一頓飯要吃200道菜。這雖然有藝術加工的嫌疑,但是倒也不無根據。史學家考證,清朝早中期的標準御膳一共有120道菜,要擺整整3大桌,其中還不包括主食、水果或甜點等。後來從嘉慶皇帝開始減少到64道,咸豐皇帝減少到32道,咸豐皇帝死後垂簾聽政的慈安太后甚至將其遞減到了24道!其中的緣故,小編想,之一必是因爲菜太多,試毒都試不過來了吧。

爲了保證不被下毒,皇帝使用的餐具有着怎樣的講究? 第2張

“擺譜”這個詞想必大家都熟悉,但你一定不知道,在清朝時,“擺譜”並不是如今我們形容他人“得瑟”的形容詞,而是表示“擺菜譜”。當皇帝們用膳時,每道菜旁必定會擺一個牌子,上面寫着菜名和掌勺大廚的名字,一來是爲了保證飯菜質量,二來也是爲了日後有個三差二錯,皇帝中毒嗝屁了,也好追究廚子的責任。

除此之外,皇帝用膳使用的餐具也是有講究的,除了奢華精緻的瓷器和金器,銀器是御膳中必不可少的餐具。古時製毒工藝不先進,比較普遍的例如砒霜、鶴頂紅之類的毒藥均含有硫化物,遇銀就會產生反應產生黑色物質。因此如果御膳裏有此類毒物,銀器一試就知。

爲了保證不被下毒,皇帝使用的餐具有着怎樣的講究? 第3張

因此,我們常常可以在電視劇裏看到太醫將銀針插入食物中驗毒,事實上這是皇帝用膳前每道菜都需要經過的流程:清朝時每道御膳外都會掛一個小銀牌,拿掉罩蓋後,太監會當着皇帝的面把銀牌放進菜裏試一下,無任何反應則可安全食用。

除了諸如銀器餐具這樣物理性的試毒方法外,清朝皇室還採用化學性的試毒法:專人試毒。是的,敬事房裏專有一類太監名爲“侍膳太監”,他們負責每日從御膳房傳膳到養心殿,擺好菜和菜譜,回示總管太監請聖上用膳。

而他們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項職責:就是先吃一口皇上要吃的菜看看有沒有毒,美其名曰“嘗膳”。侍膳太監謝過皇上的“賞賜”之後,吃下御膳,確認無毒之後皇上纔可食用。想想一朝之君也蠻慘的,每日每餐要經過這麼多道程序,吃飯都吃不上一口熱乎的,而且還是別人已經吃過的。

爲了保證不被下毒,皇帝使用的餐具有着怎樣的講究? 第4張

但是,這還不是他們最慘的一點:清宮中還有一個“非人類”的規定:那就是皇帝每日每道菜,只能吃三口。據說這是爲了防止皇帝的喜好被人發現,而有針對性地下毒。所以哪怕遇到再喜歡吃的菜,皇帝也只能動三次筷子就得撤下去。怎麼樣?是不是很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