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吳三桂多次反叛,爲何最終會背叛清朝?

吳三桂多次反叛,爲何最終會背叛清朝?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吳三桂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軍事人物。明清之際,吳三桂手握雄兵,權衡於各方勢力之間,待價而沽。可半生戎馬,到頭來,卻既做了大明的貳臣,又做了大清的反賊。在山海關吳三桂兵力是清軍的2倍之多,爲何最終選擇投靠清朝?

吳三桂多次反叛,爲何最終會背叛清朝?

公元1644年,按我國傳統曆法是甲申年,同時是大明崇禎十七年,大清順治元年,大順永昌元年,大西天命三年。這一年,即使不考慮蒙古、西藏地區,不考慮張獻忠,我國也存在着三個政權。正是這一年的時間,大明亡、大順亡、大清興,數千年的中國歷史上,沒有哪一年比這一年更爲雲譎波詭,而這其中的關鍵便是吳三桂。吳三桂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貼標籤的方式無益於我們瞭解那一段歷史、瞭解吳三桂這個人,接下來我們便來看一下當年的“孝子良臣”爲何會一生三叛?

孝子良臣美名揚

吳三桂是一個帥哥,史書中對其樣貌是這樣描述的:三桂巨耳隆準,無須,瞻視顧盼,尊嚴若神。延陵將軍美丰姿,善騎射,軀幹不甚偉碩而勇力絕人。沈鷙多謀,頗以風流自賞。吳三桂出身遼西將門世家,除了長得帥,還善騎射,年少之時便名動京城,後來寫出“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爲紅顏”的吳梅村曾評價吳三桂“白皙通侯最少年”。

吳三桂的孝名,源於十六歲時的救父之舉。哪一年,吳三桂的父親吳襄率五百人出錦州巡邏之時被皇太極的四萬大軍包圍,年少的吳三桂在城上看到後心急如焚,然後率幾十個家丁出城,並一路殺到了父親身邊,將父親從還沒反應過來的清軍中救了出來。在古代,“孝”和爲孝而勇常常是一個人畢生的聲譽資本,所以吳三桂27歲的時候便官至寧遠總兵,31歲成爲遼東提督,總領關外軍事,併成爲年輕將領中忠勇的典範。

祖大壽和洪承疇叛降的影響

祖大壽,是吳三桂的舅舅,在吳三桂之前鎮守寧遠城,其祖上可以追溯到東晉初年的“祖逖”,吳襄和吳三桂皆是祖大壽所提拔。洪承疇,明末重臣,在西北曾經六破李自成。後來崇禎又令洪承疇總督遼東軍事,是吳三桂的頂頭上司。可是,公元1640~1642年的鬆錦之戰,大明慘敗,明朝傾盡國力打造的九邊精銳損失殆盡,只剩三萬殘軍跟隨吳三桂退守寧遠,從此大明在關外也只剩下孤城寧遠。

之後,祖大壽和洪承疇都投降了清朝,這兩人都是吳三桂非常敬重的人,尤其是祖大壽,幾乎與吳三桂情同父子。事實上他們都曾在被俘後大義凜然的拒絕投降,但最終還是降了,這對吳三桂的觸動無疑是非常大的。

北京勤王路上的遲疑——不忠

公元1644年,躊躇滿志的李自成從西安渡河東征,一路勢如破竹的向北京進發。崇禎慌了,怎麼辦?召吳三桂入關,則等於撤去了阻擋清兵的最後一道屏障;不召吳三桂,則北京城破在即。於是崇禎召集滿朝文武,開始了漫長的廷議。每一個大臣都慷慨陳詞,但每一個大臣都不說要不要召吳三桂入關,要不要遷都。一個多月後,崇禎最終決定召吳三桂入關。

從寧遠到山海關,正常兩天可以到達,而吳三桂用了八天。吳三桂在勤王路上的遲疑和拖延,其實是因爲知道大明已經撐不住了,他就是在等待一個結果——北京城陷落。從此時起,吳三桂便選擇了生存,選擇瞭如何保命,而不是殉國。“忠軍報國”從這一刻開始便離開了吳三桂。

第二次入京未果——不孝

得知北京城陷落、崇禎自盡的消息之時,吳三桂剛走到河北豐潤,之後吳三桂沒有繼續前進,而是馬上奔回了山海關。北京城破之後,大明舊臣紛紛投降李自成,均做好了改朝換代的準備,吳三桂也不例外。當李自成的信使帶着封侯的詔書、四萬兩餉銀和吳襄的家書來到山海關之時,吳三桂決定歸順。既然忠臣做不成了,總不能再不孝吧,而且吳三桂一向與父親感情很好。於是,吳三桂第二次踏上了奔赴北京的道路,只不過上一次是爲崇禎,這一次是爲李自成。

然而,路上碰到的一個從京城逃出來的家人改變了這一切。從這個人口中,吳三桂知道了北京城內究竟發生了什麼。李自成在北京的失敗,其實並非勝利之後的自滿,而是沒有迅速轉變自身的角色,沒有將自己轉變爲統治階級。進入北京之後,李自成依然殺貪官,對士大夫們抄家,正是這一點使李自成失去了本來已經打算改朝換代大明舊臣之心,包括吳三桂。

所以,李自成沒能成爲朱元璋,他自始至終都還只是“流寇”,沒有跟士大夫們站在一起。當李自成在山海關敗於清軍之後,大明舊臣又選擇了降清,因爲清朝可以保住他們的榮華富貴。吳三桂,正是這些選擇了生存的大明舊臣中的一員,所以吳三桂調轉馬頭又回到了山海關。

並不艱難的抉擇——倒向多爾袞

一邊是清朝,一邊是大順朝,依靠誰?居中的吳三桂必須做出選擇,沒有自立的可能。當吳三桂拒絕了李自成的勸降之後,降清其實是遲早之事,因爲吳三桂並沒有打算做大明的忠臣。這時,李自成親征山海關,同時還帶着吳三桂的父親——吳襄。

山海關岌岌可危之際,吳三桂向多爾袞寫了一封求救信,多爾袞的回覆很簡單——剃髮易服便出兵。還是爲了生存,吳三桂已經不忠、不孝了,豈會在乎這頭上的幾縷頭髮?於是吳三桂的剃髮易服等來了多爾袞的出兵,而剃髮易服也擊碎了吳三桂曾經想要的“孝子良臣”的價值體系。

6、暮年再反——雄心不在,註定失敗

多爾袞和吳三桂聯手擊敗了李自成,之後打着爲大明覆仇的名義入關,大明舊臣紛紛復叛,又成爲了大清的朝臣,這一次他們保住了榮華富貴。清朝的滅南明,吳三桂居功至偉。吳三桂的鐵騎從關外一直打到了雲南,公元1662年,吳三桂捉住了南明永曆帝,並將其縊死於昆明。

殺永曆帝,吳三桂自以爲是邀功,而對於清朝皇帝來說則是恐懼,而這一點正是康熙帝一定要裁撤三藩的原因所在。其實,吳三桂本不打算反,老死雲南,別無所求。但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的故事一再上演,清朝也不例外,更何況吳三桂只是一個叛臣。

但是,假如不是康熙帝的年輕氣盛,裁撤三藩本可以不必操之過急,但歷史無法改變,裁撤三藩後,62歲的吳三桂又披掛上陣了。應當說,暮年的吳三桂已經沒有年輕時的雄心萬丈了,他起兵是想在嚇到康熙後“裂土罷兵”,事實證明這是如何的目光短淺,最終三藩平,吳三桂被滅族。

吳三桂,一生三叛,一切其實都是爲了生存,爲了生存有錯嗎?對於個人來說,可以理解,但對於民族大義來說,吳三桂無疑會被永遠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當年吳三桂兵力是清軍的2倍之多,爲何最終選擇投靠清朝?

無君

無君在於,崇禎十六年即經祖大壽暗通皇太極,雖未投降,但已經留好後路,話未說死,給了皇太極些許幻想,無異於保命之舉。皇太極當時也並沒有摸準吳三桂的“脈”,低估了吳三桂的野心,以爲他是因爲忠君而猶豫,其實吳三桂是在琢磨怎樣才能達到利益最大化,皇太極和多爾袞打到山海關也不怕,礙於祖大壽情面,衆多漢臣的關注,多爾袞不好直接動刀,情勢不由人,你勸我就降,自身安全還是有保障的。

無父

無父在於,雖然吳襄被追贓助餉,受盡折磨,沒有受到合作伙伴應有的優待,但好歹一息尚存,更有全家的性命也都攥在闖賊手中,吳三桂不會不知道,一旦他投降大清,李自成的報復手段肯定是滅其滿門。事實告訴我們,很明顯,吳襄的命他非常不在乎,甚至不想冒哪怕一點點的危險再去談和嘗試一下,最後還給將死的老父扣了好大一頂帽子:“父既不能爲忠臣, 兒安能爲孝子乎。兒與父訣, 請自今日, 父不早圖, 賊雖置父鼎俎傍以誘之, 桂不願也。”我們不排除吳三桂有效仿劉邦救父的意思,很可惜,吳三桂可以學劉邦,但李自成卻不是項羽,親手把父親送上斷頭臺的終究是吳三桂。

不可能具備的“愛”

諸多條件中,陳圓圓這一項其實是最無關緊要的。對吳三桂來說無論父親還是陳圓圓都不比自己的性命和前途重要。衝冠一怒爲紅顏?衝冠一怒是有的,自己心愛的小妾被人家免費徵用好多天,哪能不怒,收費也不行!但是爲紅顏而降清,絕不至於。吳三桂做爲總兵官,軍區司令一般的人物,真沒見過漂亮女人麼。

陳圓圓僅僅是其私利的一部分,同樣是可以捨棄的,簡單地說,有她更好,沒她也行,不影響生存,但是倒向哪一方勢力的問題卻是性命攸關的大事。無非算是錦上添花陳圓圓,並沒有人們傳言的那麼重要。愛情?您容我扶牆緩一緩。對於崇尚利己主義到極致的吳三桂來說,愛情那東西屬於奢侈品,消費不起,因爲他只愛自己。一切種感情都不會影響他的判斷和決定。

李自成招撫不力?當然有這個原因,其實更多的是誤判:不能把李自成和劉宗敏的行爲完全歸爲招撫政策的失誤,因爲也有誤判的因素,他們都完全沒有想到吳三桂於無恥方面,根本未設下限,做爲大明的守將,把太子拉來沒有震懾力,把你父親的命抵在這兒也沒有威脅作用,大老遠的跑過來你吳三桂還敢遞爪子,打就打吧,最可恨的是打了一天一夜最後好懸被多鐸、阿濟格廢在當場。

吳三桂的野心&多爾袞的狡黠

吳三桂在崇禎十六年並沒有接受皇太極的招降,皇太極卻並不是太在意,鬆錦之戰後,能入眼的對抗勢力基本沒有,相比祖大壽、祖大樂、洪承疇、盧象升、孫傳庭這類軍界大佬,吳三桂只是小蝦米,無足輕重,所以對勸降並不怎麼在意,況且繞入內地多次,山海關形同虛設。

吳三桂當時猶豫則是因爲他要的好處太大,他自己心裏也明白自己的分量,要不來太多好處,只能靜待時機,吳三桂的夢想----黃河南北分治。直至多爾袞前來救援,吳三桂還是一如既往的條件,最後放棄是因爲實在頂不住大順軍,多爾袞落井下石,讓吳三桂放棄分治的念頭,改爲投誠,無奈之下,吳三桂只能同意,還好,多爾袞沒騙他,騙他說可以分治,打跑李自成再反手給吳三桂一刀,那吳三桂哭都來不及,狡黠如多爾袞,還有2萬人沒動吶。

吳三桂的權衡與決斷

崇禎舉國之力尚且不能應付兩線作戰,自己孤城無援,坐吃山空,軍心渙散無法抗衡任何一股勢力,甚至可以想象多爾袞或者李自成城下納降,關內就有士兵能反,沒有根基難以存活。當初吳三桂勤王無果,從關外趕來的他,剛剛行進到唐山附近,就收到了北京城破,崇禎殉國的消息,無奈折返佔據山海關。

而李自成部隊開進北京收取造反以來最爲豐碩的果實,其間並沒有忘記招降吳三桂,順便提一句,本來吳三桂的野心李自成完全可以達成,因爲分治是多爾袞給李自成的合作條件,但李自成未與理會。

吳三桂多次反叛,爲何最終會背叛清朝? 第2張

吳三桂出於幾點原因最終同意歸順:投降大清後,地位過低,別說滿蒙漢八旗,就是軍功在身的孔有德、耿仲明之流都比他強得多,更別提洪承疇和祖大壽了。和大明錯誤的民族政策一樣,對少數民族,心目中的蠻夷還有着不屑。

雖然都是大明勁敵,但是歸順漢族勢力相對心裏壓力較小。從軍以來,與大清的戰鬥不曾停歇,是敵人,是對手,甚至是仇人,心理負擔偏重。

即便歸順闖賊,最初的心裏還是想着南明王朝,只是因爲不可跨越的阻斷,讓他無法聯繫而已。直至他自己決定死心塌地歸順大清,才放棄了扶持太子。

李自成所給的條件不可謂不誘人,不僅高官厚祿,還未正式歸順就給了4萬兩銀子,救了吳三桂燃眉之急,否則恐怕不待大清、大順兩線夾擊,自己的部隊就已兵變四起。

吳襄以及一干眷屬,一衆同僚的書信,讓吳三桂放鬆了警惕,覺得親屬、同僚們貌似過的很好。而一旦不降,親屬們性命堪憂。

吳三桂對大順軍並不瞭解,錯誤的高估了領導層的各方面能力,包括政治統治、資源統籌、人員使用規劃、軍力等等,以爲又是一個升級版的朱明2.0,前景一片廣闊。

吳三桂反悔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爲親人、財物、小妾,而是透過這些事情,看到了大順並非正規有序的成熟政權,比內廷規模較小的關外大清都不如,一盤散沙的管理外加一副土匪作派,坐擁天下了還忘不了搶劫。自己這麼重要的角色,不好好拉攏,能說李自成沒有戰略眼光麼,不久前還要高官厚祿給封賞,到如今連自己的家人都被清算,這嘴可是不大靠譜。反觀多爾袞,沾滿漢人鮮血的暴徒,但是對他吳三桂仁至義盡,說話算話,即便不同意吳三桂的條件也講在明處,如果多爾袞也像李自成這樣,那吳三桂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

最重要的是,看這態勢,自己去了也未必善終,李自成所作所爲,讓吳三桂感覺到了欺騙。如果李自成夠聰明,還可以緩和一下關係,再次拉攏,隨便找個人背黑鍋就行了。但是由李自成所做作爲和知道吳三桂反悔的後續的舉動來看,李自成真的非常有可能是在欺騙,本可補救但是卻沒有絲毫猶豫的果斷髮兵進攻,完全沒把吳三桂放在眼裏,根本不在乎吳三桂的重要性,由此可知那些所謂的高官厚祿是真是假。只想騙取山海關的他,對自己的軍力太過自信的同時,也讓旁觀者看清了他那充滿虛情假意的欺騙。

爲什麼說欺騙?李自成是智障麼?明明知道要招降吳三桂,偏偏這麼縱容下屬殘忍對其家屬下手,擺明了就是假招降,可想李自成心裏是有譜的,而吳三桂一旦到了北京,後果將會非常悽慘。旁觀者清,吳三桂也很明白。在吳三桂看來,李自成是不能投靠了,如果也不投降多爾袞,那結果就是被兩面夾擊而死,這還不是最壞的結果,就怕不等來打就被餓死,更怕不等餓死,兵變就會爆發,別說吳三桂是個自私到極致的小人,就算他是天朝第一鐵骨錚錚的漢子,也沒機會戰死城頭以身殉國了。

山海關大戰後,吳三桂已經沒有了挑選的餘地,爲了活命,他放清兵入關,也就只能投降滿清,獻關後的他,作用大幅降低,爲了體現價值,所以才呈虎狼之勢掃清流寇,扼殺南明。李自成失敗的原因主要是部隊素質良莠不齊,智囊團更是菜瓜一片。再有類似劉宗敏,只能同患難,不能共富貴,抵制李自成登基,竟然心懷抱怨喊出了“同是響馬,爲何.”。進駐北京後李自成沒有及時調整自己一直以來追贓助餉的行政、軍費來源方式,沒骨頭的官員是多,好歹安撫一下爲我所用遠比搶些銀錢意義更爲重大,根本沒有政權意識。

攻陷京師後還在進行土匪頭子的行徑,城內不光官員,連帶商賈,富戶,包括大街上長得胖些的人都被抓起來嚴刑拷打搶劫金銀,這種流寇勢力坐不得天下也就不是怪事,同樣也沒什麼可惜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