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明英宗是昏君嗎?他爲什麼要處死功臣于謙呢?

明英宗是昏君嗎?他爲什麼要處死功臣于謙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5.6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英宗朱祁鎮是明朝歷史上唯一一位當過兩次皇帝的人,明英宗朱祁鎮在絕大多數人的觀感裏恐怕是個昏君、庸君,人們認爲朱祁鎮昏庸無能的理由主要有兩個,一個是寵信宦官王振,二是冤殺功臣于謙。于謙有着“救時宰相”的美稱,明英宗爲何要處死功臣于謙?

于謙,明朝名臣,有經天緯地之才,一人獨當一面保衛京師,與岳飛齊名,是明朝有名的民族英雄。說到明朝,難免還會想起另一個大臣張居正,張居正也有能力、有才華,但卻有些貪婪,而於謙則是有能力、有才華、爲官清廉剛直,更勝於張居正,並且深受百姓喜愛,是明朝中難得的第一名臣。

于謙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刻,莫過於保衛京師,擁立代宗。明英宗在大太監王振的使喚下,離開了京師,搞御駕親征,最終土木之變發生,明英宗被瓦刺俘虜。明朝一時之間失去了君王,京師震動,許多大臣紛紛提議遷都,避免瓦刺進攻京師。這時,擔任兵部侍郎的于謙站出來了,堅決反對大臣遷都的建議,抱定“君王死社稷,誓死保衛京師”的決心。此話說的簡單,可現在朝局這麼亂,該咋搞呢?

于謙二話不說,奏請郕王調集兩京軍隊火速支援京師。接着,郕王攝政,于謙請求肅清王振一族,朝中大臣紛紛跟隨,一時之間,郕王難以抉擇。在朝堂之上,王振的黨羽王順與百官對抗,百官羣起對抗,直接在朝堂之上打死了王朝,結果王順被打的血肉模糊,血濺朝堂,郕王驚慌不止。

最後于謙,一把抓住郕王,穩定了郕王的情緒,接着迅速穩定朝局,剷除了奸黨。同時請求皇太后擁立郕王爲皇帝,國不可一日無君,必先擁立一個皇帝。於是,代宗順利繼位。接着,于謙和石亨等將領親率大軍,正面迎敵,成功抵禦瓦刺進犯。

短短几個月的時間,明朝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皇帝新立;奸黨剷除,朝局一清;軍隊全國各地調動,成功抵禦瓦刺進攻,保衛了京師。而這些事情的執行者,就是于謙。在風雨飄搖之中,于謙以一己之力將明王朝、從風雨飄搖之中拯救出來。對於明王朝,于謙是有功的;對於明英宗,于謙更是有功的。瓦刺見一年多了,也沒能從俘虜的明英宗那撈到好處,就決定與大明講和,歸還明英宗。消息一傳到代宗耳朵裏,代宗不高興了,責怪于謙:當初是你讓我當皇帝,如今把英宗迎接回來,是幾個意思?

于謙從情理之中,解釋道:代宗您還是皇帝,這個位子不會動了,英宗是您的哥哥,您必須迎接他回來啊。代宗聽了,也無話可說,最終迎回了英宗。英宗的迴歸,給了野心分子一個極大的希望。于謙做事剛直不阿,從不徇私情,但也因此得罪了許多人,其中武將石亨、大臣徐有貞、太監曹吉祥等人、都怨恨于謙掌權,心想只要于謙掌權,自己哥幾個就沒辦法出頭,於是就約定擁立英宗復位。

在奪門之變之前,于謙等大臣就商議,準備立英宗的兒子爲太子,但由於天色太晚,就沒有及時上奏,準備第二天上奏。哪知過了一晚,明朝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英宗登基稱帝,于謙等人下獄治罪。其實,英宗也知道于謙是個好大臣,忠臣,爲大明朝的江山做出了巨大貢獻,原本不準備的殺死於謙。但石亨、徐有貞等人痛恨于謙入骨,誓死要殺死於謙,就勸誡英宗:如果不殺于謙,這奪門之變就沒有理由啊,您登基皇位就沒有合理的藉口啊。英宗也是猶豫不決,經過石亨這些人的左吹、右吹,最終下詔,以謀反罪殺死了于謙。于謙一倒,大明的江山又陷入黨爭、混亂之中。

明英宗是昏君嗎?他爲什麼要處死功臣于謙呢?

于謙爲什麼會死?

在明英宗的執政生涯裏,殺害於謙這事,是他永遠抹不去的沉重污點,諸如“自毀長城”“不分是非”之類的惡評,幾百年來更是狠砸了他好多遍!但事實上,這事的嚴重後果,他在向于謙舉起屠刀前,自己也十分門清:謙實有功!可爲什麼明知有功還要殺?聽聽他最終給於謙拍板的大罪:欲迎立襄王世子!

這就是明英宗朱祁鎮,理直氣壯要殺于謙的緣由:于謙涉嫌的,是明朝皇室從來零容忍的官員勾結藩王大罪。只要參考下十五世紀初,皇叔朱棣掀起的“靖難之役”的滾滾烽火,就知道這是一條多麼敏感的高壓線。

而放在明英宗這裏,這條“高壓線”,更是自己從小就擰成疙瘩的心結:傳說中要勾結于謙爭皇位的“襄王”,正是當年差點搶了大明皇位的明英宗親叔朱瞻墡,早在明英宗的父親明宣宗朱瞻基駕崩時,把持大權的張太后,就曾嫌當時才九歲的小明英宗不懂事,一度動了改立朱瞻墡爲帝的念頭。後來明英宗不作不死,在土木堡淪爲俘虜,朝中好些大臣們更是舊話重提,疾呼請朱瞻墡進京主持大局。這麼個皇位熱門人選,真要和于謙勾結搶皇位?

而在幫助明英宗復辟的徐有貞石亨之流嘴裏,于謙勾結朱瞻墡這事,起初貌似有鼻子有眼,就連連明王朝傳召襄王的專用金符也無影無蹤。因此明英宗也嚴重懷疑,是不是金符被于謙拿去給朱瞻墡通風報信,打算聯手殺進北京搶皇位?而身陷囹圄的于謙,卻只是一陣苦笑:這是徐有貞石亨們要置我於死地,我還能說什麼?說罷,坦然受死!

所以,在復辟後的一段時間裏,對殺于謙這事,明英宗心裏肯定有惋惜,但更多卻是心安理得:手握重兵的于謙和我的親叔叔朱瞻墡沆瀣一氣,真複製個靖難之役怎麼辦?必須殺!

可是接下來的事實,卻是連番不斷,啪啪打了明英宗的臉:先是傳說中早被于謙拿走勾結朱瞻墡的金符,竟然在明英宗養母孫太后的寢宮裏找到了。而且因爲閒置了十多年,上面竟都落滿塵土!然後一直揹着爭皇位嫌疑的朱瞻墡,更是主動進京表明心跡:我和于謙從無往來,更從沒有動過半點搶你皇位的念頭。于謙一案,是徹頭徹尾的冤案!

而多年後爲于謙主持平反的名臣李賢,後來更是當着明英宗的面,戳中了這樁冤案最大的荒唐處:景泰皇帝當時病入膏肓,憑着你是他親哥哥的特殊身份,只要他駕崩,你躺着都能重登地位,何苦那天晚上要傻乎乎站出來奪位!你成功了徐有貞他們是功臣,你要是失敗了?黑鍋就是你來背,本來就是你的皇位也要白白丟掉!他們更借你之手殺死了眼中釘于謙,你是從頭到尾被利用啊!照着老百姓的話說:這簡直就是被人賣了還替人數錢!

難道曾經挺身保衛北京的大英雄于謙,也是在這件事上犯了糊塗,因爲愚忠才落進徐有貞的算計裏?最重要的真相卻正在這裏:當徐有貞石亨們簇擁着懵懂的明英宗,悍然發動奪門之變時,于謙也在第一時間就獲知了消息,以他的軍事才能,外加兵部尚書兼總督軍務的強大權位,只要于謙願意採取行動,所謂“奪門之變”,頃刻就能灰飛煙滅!

但奇特的是,于謙什麼也沒有做,哪怕最後蒙冤遇害,他至死都沒有爲自己做太多辯解。他真愚到這地步?卻是《明史》裏一句話,道出了他真正的苦心:顧以一死保全社稷也!因爲在那個鬧哄哄的深夜裏,這位大英雄就如當年北京保衛戰時一樣,比任何人都看的更深更遠:這已經不是景泰帝與明英宗爭皇位的簡單政變了,此時景泰帝已病入膏肓,就算自己採取行動,把明英宗一夥也團滅掉。北京城就徹底沒有皇帝了,大明最高皇位虛懸,各路藩王勢力必然蠢蠢欲動。到時候就不止是北京亂,而極有可能是波及天下的驚天大亂。

於是,爲大明國計民生,深知榮辱利害的于謙,做出了最屈辱的抉擇:以自己的含冤而死,換得大明政權的平穩交接。如果說當年慷慨擔起保衛北京大任,痛打野心勃勃的瓦剌強敵,是于謙一生裏無比輝煌的擔當,那麼他的悲情殉難,是同樣偉大的一次!

于謙的這番苦心,明英宗復辟後,好幾年都不明白,直到陷害於謙的那幾位“奪門功臣”:徐有貞,石亨,曹吉祥相繼敗亡後,隨着李賢在他面前的一番痛陳,他纔算徹底明白。於是,就有了成化二年,即1466年,明英宗的兒子明憲宗,終於爲含冤的于謙公開平反時,詔書裏那句令天下志士淚奔的話:在先帝已知其枉,而朕實憐其忠!

而當年慷慨挺身的于謙,其實早已問心無愧,將個人榮辱置之度外,他真心牽掛的,是這個遭受了國難的大明江山百姓。他真心盼望的,是一個勵精圖治的中興盛世。而以這個角度說,儘管有生之年,明英宗終沒有坦蕩面對自己錯誤,爲于謙平反的勇氣,但是以執政表現說,他足可以告慰于謙。

因爲再次登上皇位的明英宗朱祁鎮,不再是當年冒失製造土木堡之變的炸街青年。經過了草原的雨雪風霜,南宮的幽禁之苦,雖說也一度被徐有貞們利用,但是在了結了這羣把他當槍使的奸臣後,他確實徹底成熟,出落成一個合格的政治家。

尤其華麗轉身的,就是他再度登基時,一直兢兢業業的勤政表現。他不再是那個成日玩鷹踢球的朱祁鎮了,相反每天保持着雷打不動的勤勞習慣:每天五更就起牀處理國務,且不再講究吃穿享樂,伙食變得十分普通,宮廷的日常開支,連年都是一減再減。就算國事不太繁忙的日子,他也是在埋頭讀書。那幾年裏,他幾乎以直追明太祖朱元璋的勤勞,捲起袖子修補這個歷盡折騰的大明江山。

明英宗是昏君嗎?他爲什麼要處死功臣于謙呢? 第2張

明英宗朱祁鎮真是個昏君嗎?

首先,英宗並不是一個甘於平庸的君主,相反他有着遠大的志向,他嚮往自己的先祖朱棣五徵北元的壯舉,於是他勵精圖治,遠離逸樂,纔有後來親征之事。他的勤勉程度在明朝歷代皇帝裏都是排得上前幾位的,不在朱元璋之下。

他在和首輔李賢談話時曾經說到自己一天的工作安排:朕負荷天下之重,五更二點即起,齋潔具服,拜天畢,省奏章剖決訖,復具服謁奉先殿,行禮畢,視朝。循此定規、定時,不敢有誤。退朝,至文華殿,或有政事有關大臣者,則召而訪問商榷。復省奏章訖,回宮,進膳後,從容遊息至申初,復(省)奏章。暇則聽內政,至晚而休。

而且朱祁鎮處理奏章還不像其他皇帝,先由內閣票擬,再由太監批紅,自己當個甩手掌櫃,而是親力親爲,極爲仔細認真,每次都要與大臣商議。天資英武,益明習政務,天下奏牘一一親覽。或有毫末差失,便能察見。凡有發下裁斷(李)賢等一出於至公。上知其無私,委任益隆,凡事不肯輕易即出,必召問其可否...是以政事無大差失,法度舉振,人心驚懼,平昔縱放者莫不收斂。

第二,明英宗厲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節省出了一大筆開支。明英宗在位時,尤其是經過土木之變和圈禁南宮,越發能體會百姓疾苦,不貪圖享樂,不施苛政於民。今在位五年矣,未嘗一日忘在南城時...飲食隨分,未嘗揀擇去取,衣服亦隨宜,雖著布衣,人不以爲非天子也。對於宮中用度,他也是能省就省,例如之前宮中每到年節都要舉辦宴會,花費不小,明英宗卻覺得這些宴會太浪費錢財了,於是將一歲四宴改成一歲兩宴。

第三、明英宗有一顆仁愛之心,在他復辟以後,施行也許多仁政,被天下萬民稱頌,駕崩後萬民哭泣,如喪考妣。英宗皇帝登遐以之後,羣臣兆民若喪考妣,悲哀特甚,以爲神德聖政,不可憚窺。四事尤爲卓絕:終世未嘗殺一非罪,未嘗遣內官幹郡縣,復中宮位號,不用宮人殉葬。此皆自昔君人甚難,而出於帝之剛明獨斷,所謂度越百王者。

除了上面所記述的四件事以後,明英宗還有一件事也是被後人廣爲稱頌的,那就是釋放建文帝的遺屬,並安頓好他們。念建庶人自幼爲前人累,拘幽至今已五十餘年,憫此餘孤,特從寬貸,用是厚加賞賚,遣人送至鳳陽居住,月給稟餼以安其生,仍聽婚姻以繼其後,庶副眷念親親之意。

明英宗先是在被俘後經嘗囚虜之苦,奉迎還朝後又被囚禁在南宮七年,他深切體會到因爲權力鬥爭而遭到禁錮的建文帝遺屬的苦難,因此一復辟便立即釋放了他們。這種以己度人的品質,不就是孔子所盛讚的“仁”嗎?《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當年明月在總結明英宗一生時,曾經說他是個好人,卻不是個好皇帝,這個評價看來是有失偏頗的。《明史英宗本紀》對英宗的一生大體是持肯定態度,“英宗承仁、宣之業,海內富庶,朝野清晏”“前後在位二十四年,無甚稗政”,

明英宗前後在位24年,在仁宣之治的基礎上將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至於上恭讓後諡,釋建庶人之系,罷宮妃殉葬,則盛德之事可法後世者矣”,恭讓後諡、釋放建文帝遺屬、廢除宮女殉葬制度,更是值得後世君王學習。“獨以王振擅權開釁,遂至乘輿播遷”,唯對他寵信宦官王振一事提出了批評。結合清代史官的意見,我們大體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明英宗是一個曾經犯過錯誤但努力去改正的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