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歷史上官品服色制,是如何發展又是如何沒落的?

歷史上官品服色制,是如何發展又是如何沒落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官品服色制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的意義,黃色代表快樂、明朗;藍色代表憂鬱、理智;紅色代表熱情、祝福;紫色代表高貴、神祕。顏色賦予我們多姿多彩的生活,我們常常通過眼睛感知、分辨色彩並在腦中解讀其寓意。

隨着現代文明社會的進步,顏色除了具有不同的意義,還能代表不同的性格、心理等。但在古代社會,不同顏色的着裝卻代表着不同的階級地位,有些顏色的衣服只有皇室才能穿着,有些只有達官貴族才能穿着,若普通老百姓穿了不該穿的顏色的衣服,將會面臨嚴峻的責罰。

歷史上官品服色制,是如何發展又是如何沒落的?

“官品服色制”的起源

孔子是春秋戰國時期最傑出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他創辦的儒家思想對我國的歷史有着深遠的影響。爲了適應當時的社會等級制度,孔子強調人們的衣食住行要合乎“禮”的規範,衣服除了基本的遮羞蔽體功能外,還要能“天下見其服而知貴賤”,不僅在材質、樣式上,甚至連顏色都做了區分。

而戰國時期的陰陽家鄒衍認爲五行“木、火、土、金、水”的循環與朝代之間的更迭有關,遂提出了“五德始終說”。

五行與五方(方位)、五色(顏色)之間也存在着一定的關聯:“東青龍,屬木;西白虎,屬金;南朱雀,屬火;北玄武,屬水;中無極,屬土。”其中的玄武指的是龜蛇,龜的背部是黑色的,秦始皇認爲自己的王朝屬水德,因此古書上說,“秦尚黑,爲水德。”,所以從秦朝開始皇帝乃至官員皆以黑色爲貴,這也是官服顏色固有化的開始。到了隋唐,儒家的穿衣思想加上歷代王朝的官服顏色觀,才最終形成了“官品服色制”。

歷史上官品服色制,是如何發展又是如何沒落的? 第2張

“官品服色制”走向成熟

唐代自居“土德”,崇尚黃色,但這個黃色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見的檸檬黃、香蕉黃,而是帶有一點紅色的赤黃色。唐高祖要求君臣在服飾上需要有明確的區分,因爲當時的君臣都可以穿戴黃色和紫色,很容易混淆彼此之間的身份。經過一番調整後,有了“初具模型”的服飾制度,規定只有皇帝才能穿着赤黃色,《舊唐書》裏曾寫到“天子常服唯以黃袍及衫,後漸用赤黃,遂禁士庶不得以赤黃爲衣服雜飾”。

到了唐太宗時期,官員們開始根據官品的不同,穿不同顏色的官服,三品以上的官員穿紫色官服,四、五品的官員穿緋色官服,六、七品的官員穿綠色官服,而八、九品的官員則穿青色的官服。白居易的《琵琶行》曾寫到“客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當時,白居易被貶江州任司馬,只能穿青色官服,在官員中地位低下,所以纔會同情身世悽慘的琵琶女。

到了唐高宗時期,除了對官服的顏色進行了的深淺之分外,還按照官員們品級的不同要求他們佩戴不同的腰帶,四、五品佩戴金制腰帶;六、七品佩戴銀製腰帶;八、九品則佩戴鍮石腰帶。至此,“官品色複製”趨於成熟。

“官品服色制”的沒落

歷史上官品服色制,是如何發展又是如何沒落的? 第3張

當今世界上有很多 “山寨”產品,且屢禁不絕。其實 “山寨”並非現代產物,早在古代就已經出現了。由於唐朝人民嚮往達官貴族的生活,他們便在私底下模仿貴族們穿着打扮,穿着不屬於自己身份的顏色的衣服,但他們不敢明目張膽的穿,只敢私下在家裏過過癮,因爲這事萬一被官員知道,是要被治罪的。《唐會要》中曾記載“自今以後,衣服上下,各依品秩。上得通下,下不得僭上。仍令有司,嚴加禁斷。”

唐朝“散官”的興起也導致了“官品服色制”逐漸沒落。瞭解唐朝史的人,也許或多或少的聽說過“散官”一詞語,它是指有級別但沒有實際工作內容的職位。唐高宗在官服制度剛確立時,爲了防止過多人穿上相同顏色的服裝,皇帝對官員的晉升要求還比較嚴格,但隨着時間的推移,皇帝們總是在重大節日裏大肆獎賞晉升官員,尤其是三、五品官員最容易得到晉升。到了晚唐,朝廷動盪,皇帝爲了穩住自己的勢力,經常大肆晉升“散官”以拉攏官員,這樣就導致了高品級的官員越來越多,穿相同顏色官服的官員也越來越多,大家都知道“物以稀爲貴”,一旦穿紫色官服的人越來越來,那麼這份尊貴好像也就變得不那麼尊貴了!

正是因爲唐朝後期的高品級官員氾濫,穿同色官服的人漸漸變多,才使得“官員服色制”慢慢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