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柳下惠做了什麼?他爲什麼能受到孔孟二人的追捧?

柳下惠做了什麼?他爲什麼能受到孔孟二人的追捧?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9.5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坐懷不亂”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故事的主人公是春秋時期魯國的柳下惠,後世將其樹立爲正人君子的典範。實際上,“坐懷不亂”並不是柳下惠最高的一面,他最高的一面連孔子和孟子這兩位大佬都極爲推崇。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柳下惠,春秋時期,魯國人,與孔子是老鄉,但他要比孔子早一點。柳下惠,姬姓,展氏,名獲,字子禽,魯國柳下邑(今屬山東省濟寧市鄒城市)人。他“坐懷不亂”的故事被後世廣爲傳頌。孔子和孟子都是他的小迷弟,孔子認爲他是“被遺落的賢人”,孟子尊他爲“和聖”。那麼,柳下惠到底幹了什麼,值得孔子和孟子這兩位聖人如此追捧呢?

柳下惠做了什麼?他爲什麼能受到孔孟二人的追捧?

在《論語》中記載,柳下惠在魯國做師士(一個掌管刑罰獄訟之事的官職勉強比作現代的司法部長或最高法院院長)時,他剛正不阿人,三次上臺,三次都被罷免下臺。人曰:“子未可以去乎?'曰:"直道而事人,焉往而不三黜?枉道而事人,何必去父母之邦?”翻譯過來就是,有人問他爲什麼不跳槽到別的諸侯國?柳下惠回答說:“自己在魯國之所以屢被黜免,是因爲堅持了做人的原則。如果一直堅持下去,到了哪裏也難免遭遇被黜免的結果;如果放棄做人的原則,在魯國也可以得到高官厚祿。那又何必離開生我養我的故鄉呢?”以正道事人,以正道立身處世,忽視於功名富貴,那是身外事,並不在乎,這是柳下惠的人格。柳下惠選擇堅持“直道而事人”,最後只能去官隱遁,成爲“逸民”。這才纔是柳下惠最高的一面,孔子和孟子纔將其標榜爲自己的偶像,甚爲追捧。

柳下惠做了什麼?他爲什麼能受到孔孟二人的追捧? 第2張

關於“坐懷不亂”的典故最早出現在《荀子·大略》中:“柳下惠與後門者同衣,而不見疑,非一日之聞也。”這個故事自漢代以來已經廣爲傳頌,可謂家喻戶曉。相傳在一個寒冷的夜晚,柳下惠夜宿於城門,遇到一無家女子。柳下惠恐她凍死,叫她坐在懷裏,解開外衣把她裹緊,同坐一夜,並沒發生非禮行爲。於是柳下惠被譽爲“坐懷不亂”的正人君子。

柳下惠做了什麼?他爲什麼能受到孔孟二人的追捧? 第3張

關於柳下惠“坐懷不亂”的故事,有人質疑他的真實性,認爲這就是後人編造的。孔子都說“食色性也”,將一個異性抱於自己的懷中,孤男寡女的,怎麼可能做到不亂?這貌似很不科學。故此,調侃柳下惠的議論層出不窮,有說柳下惠是不敢亂;更有甚者說他想亂亂不起來的,總之,語不驚人誓不休。

實際上,我們真的不用質疑這個故事的真實性。真如上面所說,像柳下惠這樣一個正人君子,剛正不阿,爲了自己原則,連官都不做的人,這麼一個嚴於利己的人,豈會貪戀美色!更何況,根據史書記載,他活了100歲,這麼高壽的一個人,豈會貪戀美色!因此,我們大可不必質疑這個故事得出真實性,而是要學習他高尚的品德。各位,你們認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