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揭祕清朝文學大家蒲松齡爲何一生都想進體制內

揭祕清朝文學大家蒲松齡爲何一生都想進體制內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蒲松齡的小說非常出名,有關蒲松齡科舉的事情也流傳至今。蒲松齡第一次參加秀才考試的時候才僅僅19歲,當時蒲松齡在淄川縣濟南府參加考試,整個過程都非常順利,蒲松齡連續三試都是第一名,自然也就成了當地的秀才,而親自錄取蒲松齡的人也非常了不得,那就是清朝著名的大詩人施閏章。  

揭祕清朝文學大家蒲松齡爲何一生都想進體制內

蒲松齡畫像

施閏章當時擔任的職務是山東地區的學政,並且施閏章還負責出題。山東秀才考試正式開始,施閏章出的第一道題目叫做《蚤起》,這個題目是從孟子著名的“齊人有一妻一妾”中得來的。雖然清朝的科考已經形成了固定的文體八股文,但是這並沒有限制住蒲松齡的發揮。蒲松齡早早地就對人情世故有切身體會,再加上自身的觀察力和閱讀範圍的廣闊,很快便寫出了一篇洋洋灑灑的答案,經歷過三試之後都拿到了第一名,這讓蒲松齡在當地幾乎成爲了家喻戶曉的文人。

蒲松齡科舉的道路並未就此終結。在通過秀才考試之後,蒲松齡開始向全國進發參加朝廷主持的舉人考試,但是蒲松齡再試時曾經連續參加過4次舉人的考試,但是直到72歲高齡之時,蒲松齡仍然沒有成功通過考試而僅僅做了一名貢生。然而爲什麼蒲松齡科舉之路的前後差別這麼大呢?據說蒲松齡在參加秀才考試的時候本身就是劍走偏鋒,因爲他並沒有完全遵照八股文的要求,但是他的敢言和精彩的文章還是吸引了當時的考官施閏章,但是先前這種情況在舉人考試中卻再也沒有出現過。

蒲松齡一生都想進體制內

蒲松齡是我國清朝著名的小說家和文學家,他完成的鉅著《聊齋志異》是現存的我國最著名的古代短篇小說,其中很多故事到現在還廣爲流傳,在影視作品中也有很多改編,深受人們的喜愛。 

揭祕清朝文學大家蒲松齡爲何一生都想進體制內 第2張

蒲松齡畫像

蒲松齡一生都想進體制內,也就是一生都想通過自己的考試爲官,爲此他用了一生時間去考試,但是中期一生都沒有考中,一直到最後纔是一個優貢,也沒有因爲考試而成爲官員。

蒲松齡之所以這樣熱衷於考試,是因爲他受到父親的影響比較深遠,他的父親一生只是一個秀才,但是一生也在爲考取功名而努力,但是因爲自己沒有考上,所以就將希望寄託在兒子身上,他親自教導蒲松齡,將這一思想深深的刻在了蒲松齡的身體裏。

蒲松齡也有過輝煌,他在考取秀才的時候三項第一,一時間成爲人們熟知的人物,名氣也由此開始傳播。但是他後來不知爲何,屢試不中,在後來的五十年中,他參加了多次考試,雖然才華橫溢,但是就是不能中舉。這讓蒲松齡的內心十分鬱悶,他一生都想進體制內,但是一生都沒有如願。

雖然蒲松齡一生都想進體制內而沒有成功,但是他的才氣是有目共睹的,在當時他的才名也被當時的人熟知。尤其是他後來寫成的《聊齋志異》更是使他名流千古,到現在還影響着人們,成爲一代偉大的小說家,這項成就比進體制內更爲吸引人。

 蒲松齡婚姻

蒲松齡是我國著名的小說家和文學家,關於他的傳說有很多,因爲他本身就是一個寫小說的人,所以他身上有諸多的傳說也不奇怪。蒲松齡的一生是悲劇的一生,因爲他熱衷於科場功名,但是終其一生也只是個秀才。  

揭祕清朝文學大家蒲松齡爲何一生都想進體制內 第3張

蒲松齡塑像照

而對於蒲松齡來說,幸運的是蒲松齡的婚姻是成功的。說蒲松齡婚姻成功不是說他藉助妻子力量有什麼作爲,而是他的妻子劉氏是一個非常賢惠的人,作爲一個秀才的女兒,劉氏接受了良好的女子教育,使她成爲一個傳統的女性,最爲不幸的是,她沒有文化。

蒲松齡的妻子是離蒲家莊二十多裏的道口村一位秀才的女兒,蒲松齡家境貧寒,所以他要外出教書度日,而劉氏在家對公婆盡孝道,同時還要主顧孩子和蒲松齡的生活。她從年輕的時候就紡線、織布,由於這個因素導致她胳膊痛,胳膊疼成爲伴隨一生的病。

蒲松齡家庭貧困,在這樣一個家庭之中,平時很難見到可口的飯菜,偶爾因爲招待客人買一點肉,蒲松齡的妻子也不捨得吃,都要留給他。很多時候都是她留着留着就壞了,但即便是這樣她還是要留給蒲松齡。

所以我們說蒲松齡的婚姻是幸福的。但是人們認爲這樣一個才子不可能和這樣一個女子生活五十六年,於是有人說蒲松齡還有一個夫人是陳淑卿,但是經過考證,這是假的,劉氏先於蒲松齡兩年去世,蒲松齡傷心不已。

蒲松齡故居

蒲松齡故居也就是現在山東省淄博市淄川城東約8華里,至今還保留着的一個小村落,蒲家莊,爲什麼世人對於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落會這般的留意,原因就是一部蒲松齡窮其一生所編著的這本《聊齋志異》享譽海內外而名聲大震。 

揭祕清朝文學大家蒲松齡爲何一生都想進體制內 第4張

蒲松齡故居照片

蒲松齡故居蒲家莊,原名三槐莊。始建於宋代,這個村子的得名是因爲村子裏面有三棵古槐,所以又稱蒲家莊爲三槐莊。康熙年代中所提到的滿井也與蒲松齡故居蒲家莊息息相關。這個村落可有着濃厚的神祕的色彩。

蒲松齡在文學方面的建樹是不可磨滅的,蒲松齡逝世後,在1980年建成了蒲松齡紀念館,蒲家莊也成爲了遠近聞名的小村落,對於蒲松齡故居的修整,設立了比較完成的部門,對於其規模也是進行了擴建,這樣精心的擴建和各個部分的完善,成爲了著名的旅遊景點。

現在的蒲松齡的故居,不再是華麗的紀念館似的建築,而是映照蒲松齡早年的生活環境,修整成了是一座恬靜的院落。那幾顆古槐還是挺拔在門前,作爲這個村落的地標。 大門上依舊是懸掛着郭沫若爲蒲松齡故居題的那五個字。顯得是那樣的莊嚴肅穆。蒲松齡生前喜歡的花花草草也是盛開了滿滿的庭院,四周還是普通的民房住所,跟蒲松齡生前沒什麼兩樣,多了些許生活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