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三國曹魏設置五座都城,背後原因是什麼?

三國曹魏設置五座都城,背後原因是什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6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曹魏設置五座都城,背後原因是什麼?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在歷史上,很多王朝出於對政治、軍事、經濟上的多種考量,除了首都之外,還會選擇一些其他重要城市設爲都城,從而發揮其區域中心及戰略要地的作用。比如秦國時期就有舊都雍城和新都咸陽;東漢王朝則設置西京長安和東京洛陽;明朝時則設置北都北京、中都鳳陽、南都南京三座都城等等。

然而,三國時期的曹魏卻算是其中的一個“異數”,其疆域不過是北方的半壁江山,卻破天荒的設置了五座都城,對此《三國志》記載“(魏)改長安、譙、許昌、鄴、洛陽爲五都”。其都城數量之多,甚至超過了很多疆域廣闊、人口衆多的大一統王朝。

三國曹魏設置五座都城,背後原因是什麼?

首都洛陽:自命爲東漢王朝的“正統繼承者”

洛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古都,其建都歷史可以追溯到東周平王東遷時期,同時也是東漢王朝的首都。儘管在漢末軍閥混戰中遭到嚴重破壞從而導致後來漢獻帝移都許昌(當然更多的是被曹操所“脅迫”),但作爲東漢王朝的首都,其正統性和權威性是毋容置疑的。

曹操就一直在重建修復洛陽城,在其執政後期更是長期居住在洛陽,其心思和用意不言而喻。而到了曹丕上臺之後,更是在洛陽接受漢獻帝的“禪讓”(當然是無奈之舉)。以此作爲曹魏王朝的首都,其實也是向天下證明自己纔是東漢王朝正兒八經的正統繼承者(當然吳蜀兩國不會這麼認爲)。

除了政治上的考量,洛陽在地理上的重要性也是不容忽略的。洛陽周邊既有黃河天險,又有太行山、伏牛山、嵩山等羣山環繞,可謂是“山川都會”。更兼有洛陽地處中原腹地,建都於此本身就有“中天下而立”的磅礴氣勢。

三國曹魏設置五座都城,背後原因是什麼? 第2張

西都長安:威懾蜀漢的橋頭堡

長安在東漢時期一直作爲陪都存在,漢末時期也遭到戰爭破壞,而且一直也未得到很好的修復,所以導致在當時的地位不如洛陽,然而長安畢竟是古都,好歹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除此之外更起到軍事重鎮的作用。長安南面不遠,隔秦嶺天險相對就是蜀漢政權控制的漢中地區(而蜀漢多次北伐也是以奪取長安爲戰略目的),而長安西面,則是羌族等遊牧民族聚集區。也因如此,曹魏一直在長安地區集結重兵集團把守,而坐鎮於此的也都是曹真、司馬懿、郭淮等帝國宗室或重臣大佬。

可見長安這座西都,對於曹魏來說,軍事上的意義更爲重要,堪稱是曹魏西部國防前線的橋頭堡。

南都許昌: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同在河南省的許昌距離洛陽不到200公里,在如此“近在咫尺”的距離又設置一個陪都,在史上並不多見。曹操當年將漢獻帝遷居於此,從而開始了其“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生涯,可以說是其開創霸業的起點,對於曹魏來說意義非凡。

但實際上許昌由於漢獻帝的存在逐漸成爲了“擁漢反曹”方的“根據地”(當然還是在曹操一方的嚴密控制之下,翻不起太大的浪花),曹操後來其實更多的時間居住在鄴城和洛陽。

可以說,將許昌作爲陪都,除了鞏衛洛陽以外,更多的是看重其在政治和歷史上的象徵意義。

北都鄴城(今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曹魏政權的“大本營”

鄴城儘管名氣可能不如長安和洛陽,但也是歷史悠久的古都(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等在此建都,不過並沒有大一統王朝)。

曹操在擊敗袁紹之後就開始經營鄴城,後來曹操被漢獻帝“封爲”魏公乃至魏王之後,鄴城就成爲了曹操的王城,曹操更是大興土木,興建了著名的銅雀臺等建築,曹魏宗廟也興建於此。可以說,鄴城對於曹魏來說,纔是真正屬於自己的“大本營”,建都自然不在話下。

除此之外,鄴城地處黃河北岸,在此設都,也可以威懾北方匈奴、鮮卑、烏桓等遊牧民族,鞏固北部邊境。

東都譙城(今安徽省亳州市):曹氏宗族的“龍興之地”

將家鄉故里作爲都城,堪稱不少豪傑梟雄的“一貫操作”。“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西楚霸王項羽在滅秦之後定都家鄉彭城(今江蘇省徐州市),並揚言“富貴不歸鄉里,如衣繡夜行,誰人知者”;明太祖朱元璋也將家鄉鳳陽作爲明帝國的中都,並發動數十萬人大興土木(終因耗費巨大而半途而廢)。作爲曹氏宗族(包括夏侯氏)的“龍興之地”,在此建都自然也沒有太多意外之處。而曹操去世之後也是安葬在譙城的,可算是葉落歸根了。

除此以外,地處淮河流域的譙城往南就是東吳政權的控制地盤,曹魏南下對吳作戰時候,譙城還是一個重要的軍事基地。在此建都,也起到了鞏固南部邊防前線的作用。

綜上所述,曹魏這個分裂時期的“半一統”政權,之所以設置了五座都城。

首先是政治方面的考量,要向天下“展示”其從故鄉起兵到一統北方的艱辛歷程和豐碩成果,並樹立其“代漢而立”的正統性和合法性。

其次更是軍事方面的原因,曹魏雖然在三國時期地盤最爲廣闊、實力最爲強大,但也往往成爲衆矢之的,無論是吳蜀兩國結成的“堅不可摧”的同盟戰線(當然更不乏大打出手的時候),還是西面北面勇猛彪悍的遊牧民族,個個都不是省油的燈,可以說是長期處於多線作戰、疲於奔命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曹魏政權與其說是設置多個首都加陪都,倒不如說也是同時構建了多個軍事基地和戰略要塞,以便達到利於戰事、便於用兵的目的。

而從後來的實際效果來看,曹魏的“五都制”也在一定程度上爲曹魏在軍事政治上的優勢地位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併爲西晉最後消滅吳蜀、統一天下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曹魏施行的“五都制”在日後的歷史上不止一次的被後世王朝政權效仿採用(也有說法認爲春秋齊國最早創立了“五都制”)。 唐朝在唐肅宗時期也曾施行過“五都制”(主要由於當時“安史之亂”的戰亂特殊時期所致)。遼朝、金朝等也都施行“五都制”(巧合的是,遼金與曹魏一樣也未完成大一統)。而渤海、新羅等國,也都曾不約而同的施行過“五都制”(當然地盤更小了,只能算是“微縮版本”)。從中也可看出“五都制”對於歷史文化的深遠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