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古代行軍打仗到底是什麼樣的 軍隊行軍一天走多遠

古代行軍打仗到底是什麼樣的 軍隊行軍一天走多遠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9.7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古代大軍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古代大軍怎麼行軍的,一天能走幾里路? 古人以三十里爲一舍,就是一天行軍速度。

晉文公的“退避三舍“就是禮讓三天的意思。

一連不過三,連讓了三天,還要打?那第四天就要還手了。

古代行軍打仗到底是什麼樣的 軍隊行軍一天走多遠

而三國司馬懿率大軍過伐遼東。臨行前,魏明帝間他:此去須多少時日?

司馬懿回答:此去遼東四千裏,去時一百日,作戰百日,休整六十日,回程一百日,來回共需時一年。

四千裏,行程一百日。由此可見,東漢時代的行軍速度。若長途遠征,平均速度已經爲每日四十里,即二十公里。

有人說,我每日在公園走路,邁開了大步,一小時可走十餘里。一天下來,怎麼也能走七八十里。

怎麼古代軍人行軍,速度還比不上我?

你公園走路,那是無負重,空着手。再說,你只走一天,哪怕行一百里,那也不稀奇。

要不來個負重徒步,連續走一個月試試?看看一天能走幾十裏...

古代行軍打仗到底是什麼樣的 軍隊行軍一天走多遠 第2張

古人行軍,除刀矛弓矢外,還要有生活物資,單兵攜行三天口糧。參考《練兵實紀》。

穿着鎧甲行軍,實際是錯誤的。

古代大軍行軍時,是不披甲的。爲的是保持戰兵的體力,以便有敵情時立即能投入戰鬥。

若穿着沉重的鎧甲行軍,那還沒打仗,就把士卒的力氣耗盡了。

只有當斥候報告敵情,即將戰鬥時,將軍下令:披甲執兵。

行軍,也不是影視作品中的過家家,大軍行進,前方至少五里,要放出斥候偵騎,入敵境後,甚至要遠探幾十裏...

行軍要保持隊列,每行五至十里,就要停下來歇一歇,重新整頓隊列。

因爲隊列就是戰鬥力。隊列混亂,一旦遇襲擊,部隊就會崩潰。

還有個很有意思的事,若走着走着,有人突然內急,要解手了,怎麼辦?

那可不能隨便停!

不報告就私自離開隊列,若有敵情狀態下,你這樣幹,立即就地砍下腦袋,絕無商量餘地。

正確操作:先報告,然後隊長指定隊中一人陪同,二人離開隊列解手,隊伍則繼續前進。

解手完畢,立即跑步追趕隊伍。若是隊伍已走出三裏,二人尚未歸隊,待歸隊後,二人同打軍棍,並插箭遊行示衆。

如果當了逃兵。古代大軍,士卒哪裏人,家裏幾口,戶籍地址等等,與如今一樣,檔案上記得一清二楚,就等着全家受連累倒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