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古代百姓春節送禮有什麼講究?

古代百姓春節送禮有什麼講究?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5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百姓春節送禮有什麼講究?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古代百姓之間送禮

古代的人,沒有今天的人那麼精明,預備禮品也無非是合理搭配的點心匣子,裏面各種點心都有,年節老百姓拎着到處送,有時候,一個匣子轉了一圈,又回來了。

據三國時的記載,大年初一,南方家家戶戶用大蒜、小蒜、韭菜等味道辛辣之物製作“五辛盤”,互相饋贈親友,一來發五臟之氣,二來歡迎新春到來,萬物復甦,後來逐漸演化爲春捲。

送黃曆的習俗古已有之,因爲黃曆是大家新的一年的工作和生活指導手冊。清朝過年送荷包,因爲當時荷包是必需品,類似現在的手提包,用來放散碎銀錢、薰香、零食等。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義重”,這是世俗的送禮至高境界。宋代,一進臘月,路上便可見挑擔者送酒肉,稱爲“送年盤”,不計數量多少,價格高低,主要在於祝賀新春之意。

古代百姓春節送禮有什麼講究?

古代官員之間送禮

自唐朝開始,正月初一纔開始享受假期,據唐六典記載,過年有7天假期。宋代的時候則延續了這個天數,但到了元明清3個朝代則縮減成了3天,官員新年休假是可以不上朝不辦公的走親訪友、旅遊宴請。

在古代,無論你是幾品的官員,春節前大多要忙着送禮和收禮。春節官員之間相互送禮,幾乎成了古代官場的一種潛規則。而且這種送禮的潛規則,不是你想送就能送得到的。在古代,下屬給上司送禮打通關係,首先要打通的人際關係是:看門的人。

官員送禮不會像普通百姓送禮那麼寒酸,即使送物品,也大抵爲稀罕玩意,比如鹿脯、飛龍什麼的,一般都是直接送銀子。過年是大日子,送禮皇帝不禁,平日專門找人茬兒的御史,此時也不好說什麼,因此借這個日子巴結上司,是大好的機會。

但其實春節並不受他們喜愛,爲什麼呢?集體活動太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太少。比如:皇帝的封寶儀式:就是將寶印璽封存起來,官員要參與;祭神祭祖舉行宴會:所有官員都要參與;清代皇帝喜歡寫福字賜予大臣,大臣們要排隊領福字,再排隊謝恩。所有這些活動完成假期就過完了一半。

古代百姓春節送禮有什麼講究? 第2張

古代情人之間送禮

在古代,禮物越貼身,情人愛越真。一般來講,手巾、玉佩、腰帶、髮簪等都是很常見的了。

女子有時也會給男子送一撮自己的頭髮,表達自己的愛慕。

有文化的人就選擇寫詩,詩歌能表達的感情比任何禮物都豐富,古往今來有多少少女被試撩的神魂顛倒,實用又萬能。

另外呢,化妝品和香囊也是很好的選擇。

關於香囊還有個趣味小故事:西晉時期有個姑娘叫賈午,對她父親的手下韓壽心生愛慕之情,透過婢女穿針引線,多次與韓壽在家中幽會。後來賈充發覺韓壽身上有武帝賞賜他的西域奇香之味,又見女兒近來神色與平日不同,心生懷疑,拷問婢女後得知是賈午將奇香偷去送給韓壽的,才知他們早有私情,遂將賈午嫁給韓壽爲妻。

古代春節送禮的禁忌

古人送禮,不單單是送一樣東西,對於如何送禮、送什麼禮都有着深刻的理解,並且良好運用於生活。送禮要把握時機,分清了送禮目的、送禮對象、收禮人的喜好、如何送禮等問題,將會收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送禮真的就是這麼神奇,一次成功的送禮經歷背後蘊藏着一種文明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