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明成祖朱棣究竟有哪些功績?史籍是如何記載的?

明成祖朱棣究竟有哪些功績?史籍是如何記載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7.5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棣,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在位共二十二年,統治期間,經濟繁榮,國力強盛,史稱“永樂盛世”。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從1410年到1424年,明成祖朱棣曾經五次親征蒙古,不少史學家稱頌朱棣北征的功業,極盡讚美之詞,所謂“五出漠北,三犁虜庭”,所謂“北清沙漠,南定交阯,其威德所加,不遠過漢高哉。”認爲朱棣的功勞遠在漢高祖之上。

甚至還有更誇張的說法:“文皇帝躬擐甲冑,張皇師徒,窮追遐討,深入漠北,以靖胡虜,妖氛殘孽,蕩焉廓清,幾無孑遺,乘輿所至,蓋漢武唐宗所不到者。”認爲他的功績甚至超過了漢武帝和唐太宗。

即使在當下,不少學者也異口同聲地肯定它“沉重打擊了蒙古貴族的割據勢力”,“在朱元璋經營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了對蒙古地區的管理”。那麼朱棣的功績確實如此嗎?確實如楊榮所說的那樣,爲後代留下了“萬世不拔之功業”嗎?

明成祖朱棣究竟有哪些功績?史籍是如何記載的?

可能,面對如此多的帶有“權威性”的讚譽之辭,很多人早已不假思索地點頭稱讚。但如果我們想要真正地瞭解歷史,認清真相,就不能人云亦云,我們得依據史實,作出自己的判斷,篤定自己內心的答案。

第一次北征

永樂八年(1410年)2月,朱棣率50萬大軍深入漠北,親征韃靼。據《明太宗實錄》記載:五月乙卯,首虜本雅失裏蒼黃窮迫,以七騎遁去。六月甲辰,阿魯臺以其家屬遠遁。丁未,我師奮進,大敗之,斬其名王以下數十人。己酉,虜見大軍渡河,果貪所載物,竟趨而至……遂生擒數十人,餘盡死。

這與鄭曉的《今言》和王世貞的《弇州史料前集》所記載的內容相差無幾,籠統地稱“虜勢披靡”、“虜衆潰散”。明人記載征戰,對於戰功一向是詳而復詳。一示天子以不欺,二以爲紀功行賞之憑據,三藉以考察敵我力量之消長。但是,反觀這些記錄,均於戰果過於籠統、語焉不詳。

按道理說,天子親征,舉國企望,朱棣本身又是一個好大喜功的人,更欲以此留美名於後世,一出塞便急於勒銘刻石。如果朱棣北征戰果可觀,一定會詳述以誇示天下。不幸的是,北征戰果寥寥。模棱的數字,茫然的記載,顯系史官有意掩飾之。所以談遷才說:

上不勝丘福之忿,慷慨臨戎,出塞千里。觀其走可汗,敗太師,所俘斬史不著其數,則滷獲亦甚微矣。

第二次北征

永樂十二年(1414年),朱棣率50萬大軍開始了第二次親征。據《明太宗實錄》記載:上遙見之(明軍作戰不利,馬聚被創,都指揮戰死),率鐵騎馳擊,虜大敗,殺其王子十餘人,斬虜首數千級。餘衆敗走。大軍乘勝追之,至土剌河,生擒數個人。馬哈木、太平等脫身遠遁。

王世貞的《弇州史料前集》也有與《明太宗實錄》同樣的記載,但是多了“蓋是時雖勝,所殺傷相當,幾危而復攻,班師之令所以急下也”的描述。

明成祖朱棣究竟有哪些功績?史籍是如何記載的? 第2張

也就是說,雖然明軍是以"五十萬衆" 征討"掃境"不過"可三萬餘人"的瓦剌,但是,明軍打得十分艱苦,雙方"殺傷相當",如果不是"班師之令""急下",其勝負將不知何如。用談遷的話來說,就是明軍"幾危而復攻,故急還"。

第三次北征

永樂二十年(1422年)3月21日,朱棣開始了第三次親征。《實錄》等幾種記載,多含混誇張之詞,但總之都說這次出征的主要目的並未達到。阿魯臺遠遁,明軍未能與之交鋒,回師擊兀良哈,亦僅俘其老弱。

王世貞在《弇州史料前集》中說“是舉(朱棣沒有找到原來的對手阿魯臺,反而背信棄義地攻擊了毫無防備的兀良哈三衛)最爲得志”,然後接着又說“阿魯臺竟遁去,未伏誅”。這裏面的諷刺意味十足。

第四次北征

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7月23日,朱棣率30萬大軍又一次踏上了漫無目標的征途。阿魯臺仍然是疾走遠遁。朱棣的親征再一次徒勞無益,直到這一年的十月仍留駐在萬全右衛,並未跨出長城關隘,結果到十月底不得不下詔班師。此時的朱棣已經對戰爭充滿了厭倦(兵豈堪數動,朕固厭之)。

第五次北征

相距不到半年,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4月3日,朱棣第五次北征,六月中旬抵達答蘭納木兒河,明軍在方圓數百里的山谷荒原上搜尋,始終沒有發現阿魯臺的一絲蹤跡,朱棣決定停止北征,結果7月8日,朱棣病死於榆木川,帶着北征不果的遺憾,溘然長逝。

更糟糕的事

其實,五次北征沒有達到想要的結果,還不算最糟糕。更糟糕的是,永樂北征,第一、二兩次用兵均達五十萬,第四次三十萬,其他兩次亦在數十萬之數。結果造成了“國庫空虛”、“財力大窘”。

明成祖朱棣究竟有哪些功績?史籍是如何記載的? 第3張

第一次北征時,就遇到糧餉不足。清遠侯王友率軍運餉不至,“軍士乏食,多餓死者”,朱棣不得不“久素食”,“命以所獲牛羊悉分諸將給軍食”,甚至“供具減半”。

在第三次北征之前,朱棣讓戶部尚書夏元吉、吏部尚書呂震、兵部尚書方賓、工部尚書吳中等人商議出師事宜,他們都認爲國庫空虛,“北征餉絀”,“皆言兵不當出”。於是,在第三次北征,搜尋阿魯臺時,糧餉供應已相當困難,而偷襲兀良哈之後,軍中糧草告罄,不得不從開平挽運接濟。

第五次北征,“士卒飢凍,饋運不濟,死亡十二三”,楊榮“請以供御之餘給軍,而令軍中有餘者得相貸,入塞官爲倍償才勉強渡過難關。”

因此,總體上看,朱棣麾數十萬大軍,竭全天下之人力,頻年出師,並沒有解決蒙古問題,反而使得明廷“財力大窘”。

如同黃仁宇的推測,永樂帝進行的一切事業的費用可能超過國家正常收入的兩倍或三倍。這些財政需要無疑使國庫空虛,而且確實削弱了國家的財政管理。它們還使人民負擔增加,使人民爲了償還欠稅而負債累累。也如《劍橋中國史》上所說的:

這些不起決定性作用的戰役也大大損耗了帝國的財力,傷害了軍隊的士氣…在這些戰役中,皇帝既沒有摧毀蒙古人的諸帳部落,也沒有能夠限制他們對北方邊境的進犯。

無獨有偶,二十多年後,“土木堡之變”,大明王朝差一點江山易主社稷變色。

後記

在太多人的心中,朱棣都是個馬上天子,是個民族英雄,這就是很多人心中的英雄情結。可是,如果我們以史爲據,就會發現,朱棣的表現只能說是“精神可嘉”,因爲,他雖然五徵漠北,但並沒有實現到他的理想,反而,讓更多的無辜的人陷入水深火熱之中。一旦我們刻意忽略這些史實,不正視史實,就是不忠於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