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公孫瓚麾下的三大名將最後去哪兒了?

公孫瓚麾下的三大名將最後去哪兒了?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6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孫瓚麾下的三大名將最後去哪兒了?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一提起公孫瓚這個名字大家或許只會想起他與劉備的親密關係,以爲他只是個普通的地方將領而已。但其實他在那個風起雲涌的時代中的價值不止於此,他是漢末十八路諸侯之一,被後世稱爲“白馬將軍”。

他出生貴族家庭,可惜身爲庶子不得家族信賴,只能當個地方小官。好在他在地方任職時由於儀表堂堂受到了劉君的賞識,成功迎娶了劉君的女兒。

在岳父的介紹下得以拜盧植爲師,與劉備成爲了同窗,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出師後,“舉孝廉”成爲了遼東屬國長史。之後評定了邊張韓遂叛亂,被升爲騎都尉,又升爲中郎將,進駐蜀國。在他手下有三位赫赫有名的大將,分別是趙雲、田豫和嚴綱。

這三位大將中有兩位分別進入了曹、魏陣營,剩下一位還在公孫瓚麾下。這個三位大將都曾是亂世中的一時之傑。雖然身處不同的陣營,但這三位無一例外都有着極大的作爲。

公孫瓚麾下的三大名將最後去哪兒了?

田豫

田豫在劉備投奔公孫瓚時就在他的麾下了。任職不久,田豫家中老母年紀已大,無人照顧,他不得不回家照顧母親,二人就此分別。

在他離開後,趙雲和劉備也相繼離開,這兩位的離開可以說是早有所謀,當時公孫瓚挾持了朝廷使者,成爲了當時北方實力最強的諸侯之一,可他卻在被擊敗之後銳氣頓減,開始貪圖安逸。他們看出了公孫瓚不是一個值得託付的主君,繼續呆下去也很難有所作爲,所以就離他而去了。

之後,公孫瓚吐血而亡,田豫投靠了曹操,很多人對此不解。其實田豫的這種選擇和他的性格是離不開的。他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對於劉備背棄舊主的做法他無法接受,在他看來主公有難必然要前去救助,怎能不管不顧。所以即使他十分看重劉備最終還是選擇了曹操。

在投奔曹操以後,他深得曹操信賴,被任命爲南陽太守,鎮守軍事要地南洋郡。在任職期間,他曾數次將作亂的賊軍抵禦在城池以外,在發現他的才能以後,曹操將他調往了北疆負責鎮守,在他坐鎮北疆期間,多次擊退了鮮卑、烏桓等胡人部落。多場戰役後,他的名號響徹北疆,諸葛亮在北伐期間也曾故意避開他所鎮守的北疆地區。

趙雲

《三國演義》將趙雲描述成了一個武藝高強,智勇雙全,又有政治格局和大局觀的人。正史中所記載的趙雲雖然與演義裏相比缺少了一絲傳奇,但依然是個極有才能的英雄。

趙雲是常山真定人,在郡裏被推舉,成爲了鄉勇民兵的首領,家鄉遭難後,帶領民兵軍隊投奔到了公孫瓚的麾下,當時的公孫瓚正與袁紹相互對峙,袁紹,出身世家,門生遍佈天下,在朝廷中極具威望,而此時的公孫瓚手下,並沒有麼可用的人才,此時趙雲領兵前來,他自然欣然接受。

同年,劉備也前來投靠公孫瓚,劉、趙兩人得以相識,不久劉備被調往青州抵禦袁紹,趙雲擔任騎兵隊長一同前去。在這段時間,二人對彼此都有了更深的瞭解,興平元年,趙雲的兄長過世需要回家,作爲好友劉備知道他的心意,知道此後很難再相見,所以送別時劉備十分的不捨,之後劉備在徐州被曹操擊敗,轉而投奔了袁紹,趙雲知道後前來投靠。

後來,曹操率領幾十萬大軍南征,進攻新野城時,趙雲單槍匹馬在亂軍之中救下了劉備的兒子——阿斗,又在十萬大軍之中殺出了一條血路才得以撤回,當曹軍再次前來進攻時,趙雲獨自站在陣前,曹魏大軍,望而生畏。

嚴綱

嚴綱深受公孫瓚信任,曾擔任冀州刺史,在當時可以算得上是一方諸侯了,所以從這個職位我們就可以看出他深得公孫瓚的信賴。衆所周知,公孫瓚手下有一支精銳的騎兵部隊,這支部隊有3000人,全部乘白馬,被稱作“白馬義從”。

公元191年界橋之戰,嚴綱率領“白馬義從”前去支援的途中受到了袁紹軍隊的伏擊,整支軍隊元氣大傷。嚴綱也在伏擊中死去,之後袁紹的勢力超過了公孫瓚。

這三位英雄在相同的時期有着不同的政治選擇,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都曾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中閃耀過,他們身上的那種敢於拼搏,有信念的品質值得後世學習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