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小時候鑿壁偷光的匡衡,長大後爲什麼變成壞人?

小時候鑿壁偷光的匡衡,長大後爲什麼變成壞人?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5.5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鑿壁偷光》大家都聽說過,主人公匡衡的故事非常勵志,激勵了很多人努力學習,改變命運,可是小時候鑿壁偷光的匡衡,長大後爲什麼變成壞人了呢?下面小編就爲大家詳解其中理由。

匡衡的家庭時代都是農民,所以較爲貧窮,很多時候連基本的生活都不能得到保證,所以他的讀書基本就成爲了不可能。但是他從小就十分好學,立志要用讀書改變自己的命運,所以勤學不輟。

然而,白天他還可以抽空看書,在晚上的時候,因爲家庭貧窮,沒有煤油燈火等照明工具,他自然就無法實現讀書的目的。爲此,他很是苦惱。

但是有一天,他突然在晚上看到一絲光亮,那是鄰居家的燈光。他正愁自己沒法讀書呢?現在有光了,他就可以讀書了。但是問題又來了,那就是這絲光亮十分微弱,他不能借助用來讀書。想來想去,他決定將牆鑿一個洞,然後光亮變得強烈起來。

小時候鑿壁偷光的匡衡,長大後爲什麼變成壞人?

匡衡每天晚上就依靠這絲光亮,刻苦的讀書。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經過自己的刻苦努力之後,終於在朝廷上撈的一官半職做做。

因爲年幼時學習環境十分艱苦,雖然在仕途的起步中也沒有太大的成就,但匡衡沒有垂頭喪氣,而是十分珍惜自己的羽毛與來之不易的做官機會。而且,他即便是做了官,也還是努力研習儒學。

機會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匡衡就是那個一直準備並等待機會的人。他在做官期間,因爲研習儒學,所以在儒學方面的造詣頗高,而那時的皇帝漢元帝又十分崇尚儒學,所以匡衡的機會就來了。

由於在和漢元帝研討經學的過程中,匡衡學識豐富,每每都能說出獨到的見解,因此十分得皇帝的賞識。皇帝覺得自己終於有了志同道合的人,於是一高興之下,就擢升匡衡爲博士,並且提拔他爲“給事中”。

從這時起,匡衡的青雲之路開始了,他也明白了討皇帝心思和愛好的重要性。於是,他憑藉着敏捷的思維與豐富的學識,一路升到了御史大夫的位置。但是開始時候的他,還沒有被權力場的慾望矇蔽雙眼,他深知自己是從底層走上來的,不能忘卻自己的本心,所以總是提出一些利國利民的好建議。

然而,人總是會變的,即便是匡衡也不例外。不同的是,有的人再如何變化,不會忘記自己的初心,只會隨着閱歷的增多,思維以及與人交際發生變化,學會了更得體的處事。但是匡衡卻恰恰變成了另一個反面,那就是他的本心發生了變化。

據相關資料記載,匡衡後來當到丞相的位置,但是隨着官位的增高,他的權力慾望更大,恨不得代替皇帝專權。當時朝中的宦官石顯爲中書令,他結黨營私,並且不懂民生,慫恿皇帝加重賦稅,使得民不聊生。

衆人都恨石顯,但由於他深得皇帝的心,所以大家都不敢說,而匡衡當時因爲陳湯將軍打了勝仗,可能回來之後會因爲是有功之臣,光芒一時之間會掩蓋過自己這個丞相,從而威脅到自己的地位,所以他與權力極大的石顯勾結在一起,陷害陳湯這樣的忠臣。

小時候鑿壁偷光的匡衡,長大後爲什麼變成壞人? 第2張

石顯、匡衡都是自己的寵臣,漢元帝自然想依照他們的意思,不給陳湯賞賜。但是羣衆的眼睛是雪亮的,所以皇帝也架不住忠臣的直諫,最後給了不大不小的官職和賞賜。匡衡和石顯這一招陷害算是成功了,但是卻爲自己以後的悽慘結局埋下了伏筆。

俗話說:“凡事留一線,日後好相見。”匡衡和石顯這麼咄咄逼人,朝臣自然有看不慣的人,只是因爲他們當時權力大,皇帝信任,所以不能把他們怎麼樣,但是這個皇帝過了,還有另外的皇帝。很快,漢元帝去世,漢成帝繼位。

繼位的漢成帝自然要培植自己的心腹,而匡衡這樣的人原本是可以培養的,但是在皇帝還沒有培養出信任感來的時候,就東窗事發了。曾經他和石顯陷害別人的事情被揭發出來了,石顯當時因爲被匡衡一招甩鍋,就被當場革職。

但是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匡衡陷害別人的事情最終被揭發出來,他也被革職貶爲庶民。曾經,他是庶民,一路努力進入朝廷,後又投機倒把,成爲寵臣,但是最後他又被貶爲最初的身份,可謂是回到最初的起點,但是他的心卻怎麼也回不去了,最後在民間鬱鬱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