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解密:清朝人“東亞病夫”的稱號究竟是怎麼出籠的?

解密:清朝人“東亞病夫”的稱號究竟是怎麼出籠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晚清末年,西洋人通過槍炮,打開了中國大門。

缺乏自知之明的滿清權貴,在西洋強大的炮火前,由頑梗地對西方“說不”,而被迫乖乖“說是”。中國淪爲雙重殖民之地,作爲被統治民族,漢民族陷入“一僕二主”境地,除了當好愛新覺羅、葉赫那拉等滿清權貴的奴僕,還要爲主人墊背,做繳納賠款的洋奴。

雙重壓榨下,漢民族的精神狀態已陷入谷底,麻木與卑順無以復加。

19世紀末,中國近鄰日本以“憲政”加“武士道”之明治維新迅速崛起,並在隨後甲午之戰,一舉擊敗老大清帝國。

就在此後,一個對中國人最具精神挖苦意味的稱號出現了:東亞病夫。

很多人以爲這稱號是個“蔑稱”,而我認爲,就清版漢人的精神狀態而言,這更應該算是真實寫照,應屬“實稱”。“集奴隸品質之大全”的清之漢民族,自始至終都是一副精神不振的模樣,到了雙重殖民的晚清,“雙壓”之下愈發麻木,精神病情加重,不是病夫又是什麼?

解密:清朝人“東亞病夫”的稱號究竟是怎麼出籠的?

那麼,“東亞病夫”這稱號到底怎麼出籠的呢?

我們今天看以清末爲時代背景的《霍元甲》《精武門》等武打片,經常能聽到這個刺耳稱號。隨着這個稱號出現的,必有挑戰中國武師的日本武士。所以,中國觀衆大都以爲“東亞病夫”這個稱號是日本給予的。其實不然,此號的發明權並不屬於日本,後期軍國日本只是將這個稱號叫得最起勁而已。

1896年10月17日,中國上海租界,有一份報紙登載了一篇文章,引起世人極大關注。那張報紙名叫《字西林報》,是英國人創辦,報紙的意譯名稱應爲:《北華日報》。在這張報紙的這篇文章中,首度出現了“東亞病夫”一詞,文章作者對萎靡的清人予以尖刻挖苦:

“夫中國——東方病夫也,其麻木不仁久矣。然病根之深,自中日交戰後,地球各國始悉其虛實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中國是東亞的一個病夫國家,由來已久。但讓我們真正認清他們的病情,是在中日甲午戰爭之後。也就是說,中日甲午戰爭之前,西方對清國的病情認識還不到家,而日本這一戰,讓清國破了相,也讓西方徹底認清了這是個病入膏肓的老大帝國。

“東洋病夫”之名遂由此而得。

我們知道,翻譯這張報紙這篇文章的,系晚清著名維新學者梁啓超。而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誰,沒有記錄。只知道作者是個英國人,那麼這個英國人爲什麼要寫這篇文章呢?《北華日報》爲什麼要發表這篇文章呢?

追本溯源,發現寫作動機是一場戰爭後的一個聯想:受東亞甲午戰爭影響,聯想到“歐洲病夫”。

英國人在以“病夫”評價中國之前,早就把這頂帽子扣在了另一個帝國頭上,那就是奧斯曼帝國。奧斯曼帝國有前突厥帝國的身影,可謂世界最後一個由遊牧民族建立的帝國。近代是海洋文明“日新月異”的時代,但卻是沒落的草原文明謝幕時代,小小荷蘭都敢騎在奧斯曼帝國頭上作威作福。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衰落,不是身體問題,而出在整個國家政治陳腐、民族精神敗落。而1896年10月17日,正是中日甲午戰爭一週年半的日子,東方大清帝國被蕞爾小國日本打得一蹶不振,聯繫到碩大的奧斯曼帝國被荷蘭欺負,所以一個“歐洲病夫”,一個“東亞病夫”就這樣“排列組合”了。

“東亞病夫”稱號出籠後,世界列強紛紛點頭認可,之後,一些外國學者還不斷引爲課題,對此稱進行了附加詮釋。

譬如日本有個維新教父,名叫福澤渝吉。他對“東亞病夫”大清帝國之病因,從“四個方面”進行了小結——

其一,實行古代專制,無自由可言;

其二,刑法殘忍,無人道可言;

其三,舉國愚昧,無科學可言;

其四,屈辱而不知恥,無尊嚴可言。

1901年,英國立德夫人出版了一本《穿藍色長袍的國度》,書中這樣描寫“東亞病夫”神態:

“約四分之一的人都在吸食鴉片。我從沒見過比這裏的人更加虛弱無力的了。有些地方土地肥沃,整村整村的男人都面色蒼白,躬着背,身體都空了,也許連肋骨都空了,在路上,人們都是在散步,而不是像我們想的那樣,馱着東西趕路。”

顯然,這是一個被掏空靈魂的無魂帝國。

無魂帝國的天空下,“家”是唯一的精神寄託。所以,中國曆朝特別是清朝以來,中國人變得越來越“顧家”,各種《家書》鱗次櫛比、都成了暢銷書。億萬中國人就像被套進一張大網裏的魚羣,每條魚想的是如何從這張網的網眼裏鑽出去,建立置身其外的自保巢穴,而從不敢想團結起來撞破這張網,讓整個族羣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