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都說史書是勝利者寫的 劉邦爲何沒有污名化項羽

都說史書是勝利者寫的 劉邦爲何沒有污名化項羽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項羽和劉邦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嬴者書寫歷史,劉邦取得江山後,爲啥項羽沒被污名化?

在過往兩千多年的歲月中,每當王朝末年,總會有揭竿而起的豪傑英雄,在即將到來的亂世大顯身手,一展宏圖。比如英雄輩出的三國時期,隋唐之交的爭霸時期等等,都涌現了許多名留青史的人物。

他們在亂世中效忠自己的主公,在他們的麾下與敵方,或者說對手,爭奪天下的治理權。雖然他們各爲其主,但是卻在戰場上或者謀略中,互相成全,用各自的威名鑄就一條問鼎天下的稱霸之路。

但無論如何,歷史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也常常有勝利者歪曲實事,但劉邦在贏得了天下江山後,在記錄劉邦輝煌的青史中,項羽卻沒有被污名化,這究竟是爲何?

都說史書是勝利者寫的 劉邦爲何沒有污名化項羽

01王侯將相,爭相滅秦

打開中國封建歷史的那一冊,映入眼簾的第一個王朝便是秦朝。這是一個偉大的朝代,爲後世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奠定了諸多堅實的基礎,但是這份偉大也只爲一個人存在,那就是秦始皇。

沒有人能在始皇帝活着的時候謀逆,沒有人敢挑戰始皇帝的權威,縱使秦法再爲嚴酷,讓人苦不堪言,也沒有人敢反抗這位千古一帝。

因此在秦始皇死於沙丘,胡亥繼位後,這個王朝就走上了死亡的道路。大澤鄉陳勝吳廣起義,掀起亂世的序幕,秦朝的統治階層再也維持不住天下一統、河山穩固的局面。

一時之間,許多之前在秦始皇統一六國時留下的諸侯後裔紛紛豎起反秦的大旗,加入到爭奪土地與利益的戰爭當中。這片大地重新陷入到戰火當中,但新的生機也在戰火中孕育着,羣雄爭霸,在秦朝統治的廢土之上,開始建立起新的王朝。

而在反秦的大業之中,最令人矚目的有兩人,他們也是之後在這片土地上爭霸的主要棋手,我們也很熟悉這兩個人的名字,劉邦和項羽。

都說史書是勝利者寫的 劉邦爲何沒有污名化項羽 第2張

02知人善任,高祖劉邦

項羽是楚國名將之後,家學深厚,更是武力強大、力能舉鼎的勇士。他年幼的時候曾經向叔叔項梁學習,揚言要學“萬人敵”的本事,不屑於那些一眼就會的武術。

這使得項梁對這個少年矚目,他沒有想到這個侄子竟然有這樣的傲氣,於是用心的教項羽兵法,培養出了後來的那位破釜沉舟、舉世無雙的霸王。

劉邦的身份相對項羽而言就比較落魄,甚至可以說寒酸。他是家中第四個孩子,也是家裏的老幺,按理說應該最受劉老太公的喜愛,但是劉邦從小就比較“好義氣”,喜歡結交一些在他父親看來遊手好閒的那類人,這讓他的父親傷透腦筋,一個不學好的孩子,在他看來是沒有前途的。

難道劉邦真的就是一個遊手好閒、喜歡鬥雞走狗這類事的混混嗎?你還別說,劉邦早年還真的就是維持着這樣“混混”生活,但是劉邦身上有着許多令當時乃至後人都爲之矚目的閃光點,而這些優秀的品質正是他最終成爲漢朝的開創者的關鍵。

首先便是大志,每個人都有志氣,但是這類志氣往往受個人的眼界與生活經歷限制,超出這個界限的那就屬於妄想了。而劉邦的大志在當時看來就屬於妄想,那天他看到秦始皇出行的車架,便立下了“大丈夫當如是”的宏圖。

都說史書是勝利者寫的 劉邦爲何沒有污名化項羽 第3張

但正是這份大志,迫使劉邦一次又一次艱難地改變自己、自我突破,他始終用自己的誓言勉勵自己,鼓舞自己,在逆境中從不放棄。

其次便是大度,或者說知人善任。我們清楚劉邦就是一個“文不成、武不就”的人,也正如他自己所說,在軍事和資源的調配上不如張良、韓信和蕭何。但是他卻能夠使這三個人結合在一起,凝聚成一柄鋒利的、能夠幫他奪取天下的劍。

而這恰恰是項羽不具備的,他驕傲乃至自大,自認爲冠絕天下,其實不過是武力勇當一時,認識不到團結的力量纔是斬斷一切困難的鑰匙。

因此,在決定兩人命運的楚漢爭霸戰場之上,項羽由強轉弱,劉邦由弱轉強,更是獲得了最終的勝利。

幾十年的戰爭,使得二人極爲了解對方,甚至在反秦之時,兩人還以兄弟相稱。但是在疆場之上兩人從不心慈手軟,都妄圖致對方於死地。他們是最好的對手,就像是一面鏡子,兩人都能從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與優勢。

都說史書是勝利者寫的 劉邦爲何沒有污名化項羽 第4張

03榮耀加冕,互相成全

但戰爭總會有輸贏之分,當劉邦登上天下至尊的寶座,實現了當年還是一個泗水亭長時的、彷彿虛幻的夢想時,他回想與項羽作戰的十幾年經歷,內心不由得對他生出一絲敬佩之情,甚至對其有着高度的評價。

劉邦曾說,項羽之後再也沒有人能當的起霸王這個稱號了。那聲發自內心的感嘆與敬佩,是劉邦多年以來埋藏在內心深處的感受。他清楚自己的優勢,也知道項羽身上的人格魅力,更佩服他在戰場上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豪情與武力。

於是我們能看到,青史之上,劉邦沒有一句對項羽低劣的評價,他欣賞他的這位“一生之敵”,他更清楚自己的榮耀不僅是建立在自己麾下將士們的功勳之上,更是建立在敵人的強大之上。對手越強,越能夠說明一個人成功的偉大。

這也不僅令人好奇,劉邦能夠敬佩項羽尚且能夠理解,但是爲什麼漢朝後來皇帝也沒有讓史官對項羽污名化呢?我想一方面是因爲他們尊重劉邦的評價,同時也敬佩這位戰神,另一方面,或許是爲了樹立漢朝統治權力的來之不易,爲了告訴天下人,造反艱難,不能輕易嘗試。

都說史書是勝利者寫的 劉邦爲何沒有污名化項羽 第5張

因爲劉邦起義的時候已經四十多歲了,結果起義幾年之後,就成爲了天下共主,開國太祖,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這種充滿玄幻的事情令漢朝後世的皇帝擔憂,萬一又出現一個學習太祖的人怎麼辦?

於是他們一方面給劉邦的身世添加玄幻色彩,另一方面宣揚項羽的強大,表明奪得天下的艱難,給那些野心之人精神上的壓力。所以,衆多因素下,項羽的威名也一直伴隨着漢朝的建立流傳下去,到如今被後人所悉知。

都說史書是勝利者寫的 劉邦爲何沒有污名化項羽 第6張

04結語

我們常說,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那些失敗的人都將成爲青史上的敗筆,或者被污名化而醜陋地存在下去,很少有像劉邦這樣的開國之君高度讚揚自己的生死之敵,甚至對其稱頌。

我想,這一方面是因爲劉邦作爲勝利者的驕傲,另一方面便是對項羽發自內心的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