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圓明園四十景之一的夾鏡鳴琴是什麼樣子的?

圓明園四十景之一的夾鏡鳴琴是什麼樣子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衆所周知圓明園是清朝皇家園林,大氣恢宏,那麼四十景之一的夾鏡鳴琴是什麼樣子的?此景的主體建築是一座橫跨水上的重檐四坡攢尖頂橋亭,亭子上掛乾隆御書“夾鏡鳴琴”匾額,這裏的夾鏡是指橋北面的福海與橋南的內湖用橋相“夾”,而鳴琴則是指橋東面山坡上小瀑布躍落,衝激石罅的自鳴。

文物景觀

夾鏡鳴琴,圓明。園四十景之一。位於福海的南岸,東西佔地600米,南北寬50到400米佔地共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約1600平方米。本景建於雍正時期,主要建築是正中的夾鏡鳴琴

夾鏡鳴琴,在福海南岸。東邊是南屏晚鐘。在福海南一座橫跨水上的橋亭,取李白“兩水夾明鐿,雙橋落彩虹”之詩意。東爲南屏晚鐘、西山入畫、山容水態,西有湖山在望、佳山水、洞里長春。

本景的“夾鏡鳴琴”、“一碧萬頃”和“聚遠樓”匾額爲乾隆四年所掛,此前所掛匾額爲雍正御筆“西山入畫”和“湖山在望”。在四十景圖詠製成之時,只有夾鏡鳴琴、廣育宮和西部的湖山在望等景物。乾隆二十八年在福海南岸添蓋一座五間殿堂。

乾隆帝命宮廷畫師沈源了用十二年時間共同繪製而成的一件絕世孤本,以絹本彩繪的形式精細地描繪了圓明園作爲皇家園林的盛世風景。爲此景親自賦詩,工部尚書汪由敦抄寫詩詞。

主建築“夾鏡鳴琴”是福海正南岸的四方重檐高臺橋亭,掛乾隆三年所題“夾鏡鳴琴”匾額。此亭見方4.48米,四圍廊各深1.28米,臺高0.99米,又0.42米;下出1.22米,又0.74米。水上皮至料石臺上皮高2.05米。亭東西有踏跺,下接雲步石。乾隆末年,遵旨粘修夾鏡鳴琴坐凳欄杆,挑墁地面,並收拾寶座牀。亭內掛乾隆詩刻橫披一面。橋亭南側原爲橢圓形河池,道光時“填壑”改爲暗溝通至南河。

圓明園四十景之一的夾鏡鳴琴是什麼樣子的?

夾鏡鳴琴東邊有一坐南朝北廟殿,山門有石刻眉額“廣育宮”,內供碧霞元君。此廟山門面湖,前設碼頭,門與碼頭相距3.20米,門內建坊座,拾級登山至殿堂。廣育宮前坊額曰“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廟堂正殿三間,外檐掛“凝祥殿”匾。

廣育宮東側十字式亭,外懸乾隆帝御書“南屏晚鐘”匾,取杭州西湖同景名。夾鏡鳴琴西邊的一碧萬頃,與後湖的上下天光一樣,都是欣賞平闊湖景的地方。在皇家園林中,引用范仲淹“上下天光,一碧萬頃”的詩句,當然不只在於點明湖光山色的特點,而是企圖表明園林主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心境。

乾隆御詩

來自《圓明園四十景圖詠》的乾隆御詩:

《夾鏡鳴琴》

取李青蓮兩水來明鏡詩意,架虹橋一道,上構傑閣,俯瞰澄泓,畫欄倒影,旁崖懸瀑水,衝激石罅,琤琮自鳴,猶識成連遺響。

垂絲風裏木蘭船,拍拍飛鳧破渚煙。

臨淵無意漁人羨,空明水與天。

琴心莫說當年。移情遠,不在弦,付與成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