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李淵曾向東突厥上表稱臣,幾年後就滅了東突厥

李淵曾向東突厥上表稱臣,幾年後就滅了東突厥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9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突厥是歷史上活躍在蒙古高原和中亞地區的的一個遊牧部落,是6世紀以後中國北方、西北方操突厥語的民族名稱。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552年突厥打敗柔然,建立起幅員廣闊的突厥汗國,勢力迅速擴展至整個蒙古高原。555年滅柔然,560年左右,突厥征伐吐谷渾,征戰西域,突厥強盛時期疆土東到大興安嶺、遼河流域,西到鹹海和中亞河中地區。

583年,突厥汗國分裂成東突厥、西突厥兩部。突厥雖然分裂,但是東突厥仍然有很強大的軍事實力,對中原邊境造成重大壓力。

李淵曾向東突厥上表稱臣,幾年後就滅了東突厥

615年,東突厥始畢可汗曾率10萬軍馬南下,在雁門襲擊隋煬帝。隋煬帝遣使向義成公主(隋宗室女,義成公主在突厥生活近30年,先後嫁給啓民可汗、始畢可汗、處羅可汗、頡利可汗,後三個都是啓民可汗的兒子。)求救。公主派人告訴始畢可汗說"北邊有急",東突厥才退兵。

隋末,618年唐高祖李淵稱帝,太原起兵,參與對中原的爭奪。李淵雖屬隴西關隴集團,軍事實力強勁。但太原背後就是東突厥的地盤,李淵自知仍然無法與突厥騎兵抗衡,因此差遣劉文靜出使東突厥,向突厥上表稱臣。

當時李淵與始畢可汗的約定是,唐軍攻下的地區,土地人民歸李淵,金銀財富歸始畢可汗。始畢可汗欣然答應,並且給李淵提供了一些突厥戰馬。

621年,頡利可汗即位,開始破壞唐朝與突厥的盟約,屢次協同鐵勒、薛延陀等諸部南下襲擊北方邊城。李世民於武德七年用反間計打退過突厥軍隊(也有人說打敗突厥軍隊的是李建成),然而總的來說,當時實力對比,唐軍處於弱勢。

李淵曾向東突厥上表稱臣,幾年後就滅了東突厥 第2張

626年,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登上帝位。頡利可汗趁李世民剷除異己之時,率20萬大軍南下,兵鋒直指長安城。李世民扣留了進城威脅的突厥大將執失思力,然後冒險率長孫無忌、高士廉、房玄齡、侯君集、段志玄、獨孤彥雲等六騎到長安城外的渭水便橋南岸,隔河大罵東突厥背信棄義。同時,唐朝大將尉遲敬德於涇陽之戰中擊敗突厥的左翼軍,擊敗突厥名將阿史那烏默啜。頡利可汗等自知理虧,又因爲側翼遭襲,大將被扣押,因此與李世民在渭水便橋上斬白馬爲盟,之後退兵。李世民也放回了執失思力。史稱渭水會盟。

李世民也將此事視爲警告,因此從他即位開始,就着手準備滅東突厥。

首先,唐朝不缺戰馬,在統一中原的戰爭時,唐軍就大量運用騎兵。同時隋朝也給唐朝留下堆積如山的糧食。此外,唐朝立國後沒有大殺功臣良將,而是厚加賞賜,使得將士歸心,敢於用命,而唐太宗本人更是極其優秀的軍事家。

其次唐太宗爲徹底解除突厥威脅,採取一系列政治、經濟措施以增強國力,在軍事上積極備戰。貞觀元年爭取割據恆安鎮(今山西大同東北古城)的苑君璋歸附,貞觀二年柴紹率軍擊滅割據朔方(治今內蒙古烏審旗南白城子)的樑師都,佔據了便於反擊東突厥的軍事要地。

而此時東突厥遭了天災,這年冬天,天降大雪,突厥各部損失慘重,很多羊、馬被凍死、餓死,又因年年征戰,勞民傷財部民無以爲生。而此時頡利可汗居然對各部大加索取,以填補自己的損失,於是突厥的附庸各部紛紛叛離。薛延陀、回紇、拔也古、同羅諸部亦趁機羣起反抗,共推薛延陀首領夷男爲真珠可汗,並接受唐王朝冊封;東突厥次汗突利可汗因長期受頡利可汗壓制排擠,也暗中與唐聯絡,表示願意歸附。唐反擊突厥的條件已經成熟。

貞觀三年(629年)十一月,東突厥軍隊進擾河西。唐朝派出六路大軍,共計10萬,由兵部尚書代國公李靖率領,反擊東突厥。

李淵曾向東突厥上表稱臣,幾年後就滅了東突厥 第3張

四年正月,李靖率3000驍騎從馬邑(今山西朔縣)出發,進屯惡陽嶺(今山西平魯西北),乘夜襲佔襄城(今內蒙古和林格爾西北土城子)。頡利可汗未料到唐軍突至,認爲李靖敢孤軍深入,定有主力隨後("兵不傾國來,靖敢提孤軍至此?"),慌忙將牙帳撤至磧口(今內蒙古善丁呼拉爾)。李靖又派間諜離間其部衆,頡利的心腹大將康蘇密挾隋煬帝皇后蕭氏及其孫楊政道至定襄降唐。頡利見康蘇密降唐,不敢停留,繼續率部向陰山撤退,在渾河邊與柴紹的金河軍交戰,之後又在白道(今內蒙古呼和浩特西北)遭到兵出雲中(今山西北部)的徐世績率領的通漠軍截擊,大敗。頡利退屯鐵山(今內蒙古白雲鄂博一帶),收集餘衆數萬。頡利自覺已不是唐軍對手,即派執失思力爲特使,到長安向唐太宗謝罪請降,表示願舉國內附。實際上企圖待草青馬肥之時,再轉移到漠北,伺機東山再起。

太宗一邊派出使臣與頡利談判,一邊密令李靖對放鬆了警惕的頡利發動偷襲。蘇定方長驅直入攻下了突厥頡利可汗的牙帳,頡利乘千里馬西逃。李靖率大軍跟進,夜襲陰山,突厥軍潰散,被殲萬餘人,被俘男女10餘萬。

太宗對臣服與突厥的部落採取拉攏的手段,以削弱突厥的實力。同時,唐朝冊封薛延陀的首領乙失夷男爲可汗,分化了突厥的內部勢力。最後,在與東突厥決戰時,唐朝採取“只誅首惡”的手段,一邊痛揍突厥主力部隊,一邊宣稱“我們只是來收拾頡利可汗這傢伙的,你們只要不幫他,我就不爲難你們”。這一招很有效,東突厥君臣之間上下離心,頡利可汗在最後逃跑時就是被自己的親叔叔給抓住送給唐軍的。

李淵曾向東突厥上表稱臣,幾年後就滅了東突厥 第4張

太宗沒有殺死頡利可汗,而是封他爲歸義王、右衛大將軍,讓他在長安度過餘生。突利可汗隨後歸降,被封爲北平君王。突厥大將執失思力、阿史那杜爾、阿史那思摩以及契苾何力等悉數歸降,都受到唐朝的重用。真珠可汗夷男也上表表示歸順。

至此,東突厥各部皆已歸順唐朝,東突厥亡。此後唐朝極少收到來自其他民族的襲擾,保障了中原地區的經濟發展,給後來的開元盛世創造了安定的環境;同時增加了唐的北方統治面積,也爲後來的殲滅西突厥創造了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