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爲何說許攸背叛袁紹對於戰局,並不會產生實質性影響?

爲何說許攸背叛袁紹對於戰局,並不會產生實質性影響?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中國歷史上位於漢朝之後,晉朝之前的一段歷史時期。這一個時期,先後出現了曹魏、蜀漢、東吳三個主要政權。那麼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官渡之戰,如果許攸不叛變袁紹,曹操會贏嗎的詳細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官渡之戰,曹操必勝,因爲一場戰爭很少因爲一個人物來影響戰局,一場戰爭的勝負是由很多因素構成的,曹操只是兵少,剩下的謀士,將領等因素對於袁紹全是碾壓的存在。

第一,郭嘉適時提出“十勝十敗”,爲曹操指明瞭作戰方針。

在官渡之戰前,袁紹親率數十萬大軍來攻許都,此時,文武百官皆畏懼袁紹勢大,丞相曹操也是憂心忡忡,對於此戰必無勝算,此時的幕僚郭嘉看出了衆人的擔心,就這樣適時地站了出來,爲了鼓舞曹操和曹軍的士氣,提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論。

爲何說許攸背叛袁紹對於戰局,並不會產生實質性影響?

郭嘉分別從道、義、管理上、度量上、謀略上、道德上、仁德、明智、法治上、武略上、十個方面來分析曹操與袁紹的劣勢,並且預測了袁紹此戰必敗無疑,使的曹操信心大增,曹營軍心振奮。

郭嘉的十勝十敗論爲曹操的官渡之戰的用兵奠定了理論基礎,爲曹操指明瞭作戰方針。那就是堅守,以逸待勞、打持久戰,等到袁軍自露破綻。後續果不其然,袁軍果真出現紕漏,被曹軍逮住時機,一舉大敗。

第二,曹操帳下良將衆多,而袁紹帳下顏良先死,文丑後亡。

白馬河之戰,袁紹手下的“河北四庭柱”之一的顏良先死,文丑後亡,致使袁軍士氣低落,出現用人荒,而軍中只剩下兩員良將,一名張郃,一名高覽,在將領的比拼下,袁軍已經完全處於劣勢了。

反觀曹操軍中,良將數十名,譬如我們耳熟能詳的關羽,張遼、徐晃、于禁等人,這幾個人皆有萬夫不當之勇,關羽還在白馬河之戰上,斬殺顏良,重創袁軍,使的袁軍面對關羽,皆是畏懼之心。

所以說袁軍在用將上已經出現大問題,沒有好的大將,你兵士再多,也是一幫烏合之衆,在官渡之戰後期,兩軍的將領比拼曹軍已經完全處於優勢地位。

第三,曹操謀士衆多,皆重用之,而袁紹身邊小人當道,賢士皆不能用,

曹操和袁紹作爲東漢末年的強人,手下都有優秀的幕僚,但是他們二人用人的態度卻是不一樣的,譬如說:

爲何說許攸背叛袁紹對於戰局,並不會產生實質性影響? 第2張

——曹操謀士衆多,皆重用之:曹操手下幕僚皆是有乾坤治世的大才,除了郭嘉之外,還有荀彧,荀攸等人,曹操對這些幕僚都是重用和愛惜,譬如說荀彧,被曹操安排在許都守城,調運糧草給官渡地區,這種重要的位置本身是要交給曹丕或者曹氏的宗族的,但是曹操卻力排重議,把這個最重要的位置交給了荀彧,一方面是對荀彧的忠誠的放心,另一面是對荀彧的能力放心,果然,荀彧沒有辜負曹操的信任,在官渡期間,荀彧很好地完成了守城和調運糧草的任務。而反觀,

——袁紹身邊小人當道,賢士皆不能用:袁紹手下幕僚能力本身相對於曹操這邊,就比較有限,但他還不聽賢士之言,重用奸詐的小人,致使軍心動搖,這樣的例子有,田豐“剛而犯上”,被袁紹下獄,沮授忠言逆耳,被袁術棄用,而逢紀,郭圖之流,皆是自私自利之輩,卻得到重用,致使官渡之戰後期,袁紹無人可用,兵敗已成事實。從上面所述可以發現,曹操乃是一位明主,而袁紹只是個庸君,兩個人對待幕僚的態度成爲了鮮明的對比,在幕僚的比拼中,袁紹又是處於絕對下風的。

第四,曹操本土作戰,以逸待勞,補給線短,袁紹遠距離作戰。

首先,曹操是守方,而袁紹是攻方,曹操以逸待勞,而袁紹車馬勞頓到達官渡地區,致使人困馬乏,也使的軍心士氣低落。

其次,曹操本土作戰,近可攻,退兵可守許都,戰線因此比較短,軍事補給較爲方便,而袁軍遠距離作戰,戰線太長,補給線也很長,運輸軍糧物資的隊伍很容易暴露在曹軍的視線內,遭受到重創。後面的烏巢被燒就是很好的事例,就算許攸不建議曹操偷襲糧倉的事情,曹操也會意識到袁軍補給線長的問題,會對糧倉採取措施的。

所以說,袁紹的戰術因素也深深的制約了這次官渡之戰,袁紹的遠距離作戰,漏洞百出,曹操就算沒有許攸來獻策,也會根據對時局的判斷,作出正確的選擇。

第五,曹袁紹師出無名,以己之短去攻曹操之長,已輸一半。

首先,袁紹害怕曹操依據天子的號召力,做大,做強,威脅到自己的地位,便以清君側爲理由,向曹操發動戰爭,這個時候的曹操因爲挾持天子,已經位居人臣,成爲丞相,所以他通過天子下詔,對袁紹進行抨擊,佔了輿論的先機,使的袁紹的行爲是不合法的,不被天下認可的,使的其他想助力袁紹的諸侯們,打消了支持袁紹的念頭。

爲何說許攸背叛袁紹對於戰局,並不會產生實質性影響? 第3張

其次,漢獻帝這塊“牌子”,可抵千軍萬馬,天子在怎麼懦弱,但他還是天子,東漢時期是奉行儒家思想的忠君愛國的,曹操有了天子在手,沒有糧食,可以假借天子之手,向周邊的諸侯劉表,劉璋,孫策等人要糧,這些諸侯迫於皇權在上的壓力。必定會向許都運輸糧食,而袁紹沒有底牌,他的錢糧只能靠他的地盤所給養的,而曹操因爲有了天子這個底牌,就可以大張旗鼓地汲取各個地方勢力的錢糧。袁紹以一敵衆,必定會在持久戰兵敗。

所以說,袁紹以己之短,攻曹操之長,已經輸了一半,袁紹的師出無名,一不合法,二不受到天下認同,失敗只是個時間的問題,與許攸背叛袁紹沒有實質關係

綜上:這上面的論述就是曹操爲什麼在官渡之戰上,能夠擊敗袁紹的原因。而許攸背叛袁紹對於戰局,並不會產生實質性的影響,他這件事情只是官渡之戰上的一個小插曲,而從袁紹起兵的那一刻起,袁紹的兵敗已經是可以預料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