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張良死後,他的家族是什麼下場?被清算的原因是什麼?

張良死後,他的家族是什麼下場?被清算的原因是什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張良死後,他的家族是什麼下場?被清算的原因是什麼?今天本站小編就爲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在歷史人物的評價上,西漢開國功臣張良一向被認爲是人臣的典範,居功不自傲,功成身退,後世文人也大多以張良爲學習榜樣,帝王們也鼓勵臣子如張良一般知進退。

可實際上,張良雖然勉強善終,他的家族卻僅僅在他病死十四年後,就被漢文帝清算,封國被除,成爲漢初就衰落的頂級開國功臣家族之一,這又是什麼原因?

西漢建立後,開漢三傑之一的張良就主動淡出了權力中樞,絕少參與朝政的謀劃,基本算是隱退,但在漢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時,卻介入了一次皇權之爭。

張良死後,他的家族是什麼下場?被清算的原因是什麼?

當時,劉邦已經有了廢掉呂后所生之子劉盈的太子之位,改換戚夫人所生之子劉如意爲繼承人的想法,這個意念恐怕還比較強烈,呂后在無計可施之下,找張良幫忙。

張良給呂后出了個計策,讓她找“商山四皓”出山跟隨太子,如此則危機可解,張良的計策很湊效,劉邦見到“商山四皓”後,果然放棄了更換皇儲的想法。

張良本已隱居,卻在如此重大的政治事件中出頭,且違背了劉邦真實的意願,這和他隱退的目標完全不一致,他就不怕又捲進殘酷的政治鬥爭中?

不止是張良,連張良的兒子對呂后的忠心也超過對漢朝,史載,漢惠帝劉盈死的時候,呂后的表現是“太后哭,泣不下”,是張良的次子張闢強勸說陳平,讓他建議給呂后親族兵權,陳平提出來後,呂后馬上“其哭乃哀”。

所以,漢文帝繼位後的第五年,找到由頭就把張良掙回來的爵位(張良長子張不疑繼承的爵位)給廢除了,完全不顧忌張良爲西漢開國立下的大功,張良家族最終因政治上倒向呂氏而衰落。

這個結局就是張良做出的選擇要承擔的代價,張良這麼小心謹慎的人,爲何在政治上要靠向呂后?並且,呂后又爲何這麼信任張良和他的家族?

西漢開國後,劉邦封了幾百個爵位出去,其中有很多是秦滅六國時遺留下來的六國貴族,張良就是其中之一,且以張良功勳和官爵,自然地成爲他們的代表。

但劉邦其實是不信任六國貴族的,秦朝怎麼滅亡的?就是六國貴族在陳勝和吳廣起義之後,藉機叛亂,在項羽這個楚國貴族的帶領下,掀翻了秦朝。

而且,劉邦不是出身貴族,和他們這些老貴族們有着天然的隔閡,因此,劉邦雖然爲了維穩,給了六國貴族們大批的爵位,但在實際權力上,是不願意多給的,這本就是張良主動隱退的根本原因。

西漢開國後,真正在朝廷中掌握大權的,始終是跟着劉邦起義的一幫沛縣老鄉們,這幫人才是劉邦心中最信賴的臣子,六國貴族是肯定要打壓的。

從劉邦臨死前,交代呂后的宰相人選就可以看出這一點,從蕭何到曹參,再到王陵、陳平和周勃,除了陳平外,全是劉邦沛縣起兵時的老班底。

並且,陳平也只是一介寒門出身,沛縣元勳也好,陳平這樣的寒門子弟也好,都和六國貴族團體不是一個階層,相對應的,也和張良不是一路人。

張良死後,他的家族是什麼下場?被清算的原因是什麼? 第2張

張良或許有退出政治鬥爭的想法,但以張良的地位,包括期望他出頭的六國貴族團體的意願,不管是自願還是被迫,都無法真正把自己摒除在政治鬥爭之外,最重要的是,張良的家族要延續,就不能把自己孤立起來。

在這種局面下,張良只能靠向呂后,他和沛縣元勳是不可能走到一起去的,而呂后恰恰也需要張良,或者說需要張良背後的團體,給自己的政治籌碼加點分量。

呂后在西漢建國後就介入了政治,並且她很清楚,如果想要在政治權力上不受制於人,自己能否壓制劉邦的那一幫沛縣老鄉是成功與否的關鍵。

而呂后最好的盟友,莫過於六國貴族出身的張良。呂后知道,沛縣元勳和六國貴族是不可能融入到一起的,張良這個六國貴族的代表人,不管他本人願不願意,都只能主動參與,或被動捲入,跑不掉的。

試圖在政治上和沛縣元勳們扳手腕的呂后,就是張良唯一能選擇的幫手,無論是爲己爲家族,或者爲六國貴族這個大團體,張良終究是做出了選擇,隱退不隱也是形勢所逼。

張良死後,他的家族自然延續了張良的政治決策,而因爲六國貴族團體在政治上是被打壓的,也不掌兵權,並不具備顛覆漢朝的能力,呂后反而更放心,只是引爲政治上的助手,所以,對張良家族也更信任一些,當然,她最信任的還是呂氏一族。

張良因爲死得早,能夠善終,但他的家族終於還是因爲下注失敗遭到清算,這個下注決定還是始於張良。漢文帝是藉助沛縣元勳們才當上皇帝的,剛繼位的頭幾年,肯定要投桃報李,張良家族這個舊六國貴族的招牌,只能是倒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