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秦始皇爲什麼自稱“皇帝”?這些稱謂有何區別?

秦始皇爲什麼自稱“皇帝”?這些稱謂有何區別?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嬴政,即秦始皇秦昭襄王趙姬之子,他是中國古代傑出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國大一統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建立起一箇中央集權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秦朝。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秦滅六國之後,嬴政完成了前無古人的偉業,作爲天下之主,他亟需給自己定一個新的稱謂。此時,嬴政的稱號是“秦王”。

在商、週二代,“王”本是天下的共主,天無二日,天下只能有一人稱王,其餘諸侯只能分爲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不敢僭越。

但在西周末年,周天子的權威日漸成爲笑柄,春秋時楚、吳、越相繼僭越稱王,戰國七雄更是清一色自號爲王。嬴政此時已統一天下,若再稱王,那就顯得掉價了。

秦始皇爲什麼自稱“皇帝”?這些稱謂有何區別?

那麼,是否有比王更高的稱謂呢?

答案是肯定的。在商、週二代國君稱王之前,夏朝的國君一般尊號爲“帝”,再往上追溯,上古還有“炎帝”、“五帝”之稱。很顯然,“帝”是比“王”更高的稱謂。

說起稱帝,秦國人對此並不陌生。在戰國後期,秦昭王曾自號“西帝”,並致“東帝”於齊閔王,東西二帝並立,企圖凌駕於周天子和其他戰國諸王之上。

爲此,史書還記載了魯仲連還有“義不帝秦”的典故。可以說,嬴政改秦王爲秦帝,倒也不是什麼新鮮事。

秦始皇爲什麼自稱“皇帝”?這些稱謂有何區別? 第2張

但嬴政對稱帝似乎還稍顯不足。那麼在帝之上,是否還有更高的稱謂呢?

答案依舊是肯定的。比帝更高的稱號,是“皇”。

秦國彼時的廷尉李斯便建議嬴政稱皇:

“臣(廷尉斯)等與博士議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臣等昧死上尊號,王爲‘泰皇’,命爲‘制’,令爲‘詔’,天子之自稱曰‘朕’。”(《史記·秦始皇本紀》)

自古有“三皇”,其尊貴還在“五帝”之上,李斯讓嬴政稱“泰皇”,同時讓普通人皆可自稱的“朕”字收爲嬴政獨享。

這樣的“彩虹屁”,李斯顯然已經拍到了極致。

但嬴政對此仍未滿足,他不想拾古人之牙慧,似乎三皇的功業都不配與自己相提並論,他要創造一個新的稱謂,才能彰顯自己千古一人的地位。

於是,嬴政做了以下決定:

“去‘泰’著‘皇’,採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朕爲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史記·秦始皇本紀》)

就這樣,“皇帝”成了前所未見的人君新稱謂,而嬴政則搖身一變成爲“始皇帝”,並給他的這個創舉打上了獨家專利的烙印。

秦始皇爲什麼自稱“皇帝”?這些稱謂有何區別? 第3張

那麼,皇、帝、王這三個稱謂,又有什麼區別呢?

首先,君權是氏族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分工和階級產生之後的附屬物。

在上古時期,部落的統治者要維持君權,以暴力服衆往往不是最優解,而是需要藉助縹緲虛妄的神權。《易經·觀卦》中,將這樣君權神授的行爲,稱之爲“神道設教”。

而神道設教的重要表現,就是將夏商周以來中原的統治者冠上了“天子”這樣半人半神的稱謂:

《尚書·洪範》:“天子作民父母,以爲天下王。”《帝王世紀》:天子,至尊之定名也。應神受命,爲天所子,故謂之天子。孔子曰:"天子之德,感天地,洞八方。"

既然最高統治者都是上天之子,那麼自然也要有所區分。縱觀整個先秦時期,對於中原共主的稱號也無外乎皇、帝、王三種。

秦始皇爲什麼自稱“皇帝”?這些稱謂有何區別? 第4張

在金文中,“皇”是冠冕的象形,用以形容偉大的神與人,後來引申爲讚美之詞。同時,金文中“皇”也常常用作形容詞,常常形容祖、考、妣、母、上帝等。

“帝”也是神的稱謂,夏朝之時,古籍中常常出現“後”、“帝”連稱的現象,例如后土、后羿、后稷、夏后氏等等,有學者認爲,所謂“後”,其實就是“帝”的同義。

在商朝,統治者生前一般稱“王”,如湯武王、紂王等等,死後又往往冠以“帝”稱,如帝乙、帝辛等等。

這個慣例在周朝開國之後就被廢除,《史記·殷本紀》記載,“周武王爲天子,其後世貶稱帝號,號爲王。”也就是從周武王開始,周朝的統治者在生前和死後都不敢再稱“皇”、“帝”,只能稱“王”。

秦始皇爲什麼自稱“皇帝”?這些稱謂有何區別? 第5張

總而言之,在“名不正則言不順”的先秦時期,古人對人君的稱謂有着近乎偏執的嚴謹。

對其君王在世、駕崩、祭祀時的稱呼也都不盡相同,時人若是稍有不慎,便會捅出大簍子,甚至會有性命之虞。

試問諸位看官,秦始皇的功業能否比得過三皇五帝?又是否擔得起“皇帝”的稱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