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宋越之間的熙寧戰爭是在怎樣的歷史背景下爆發的?

宋越之間的熙寧戰爭是在怎樣的歷史背景下爆發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9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宋越熙寧戰爭是指1075年(越南太寧四年,北宋熙寧八年)11月至1076年(越南太寧五年、北宋熙寧九年)12月之間,越南李朝對中國北宋廣南西路的入侵和北宋對越南李朝的反擊戰爭。接下來本站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相關介紹,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宋越之間的熙寧戰爭是在怎樣的歷史背景下爆發的?

宋朝在神宗熙寧年間對越南李朝採強硬態度,先後起用的桂州長官沈起、劉彝二人,製作戰船,收編當地部落民衆爲兵,授以戰爭技巧。嶺南人徐百祥將消息泄露到越南,李朝君臣認爲不如先出兵入侵宋朝。於是,李朝便於1075年(越南太寧四年,北宋熙寧八年)發動侵宋戰爭,由大將李常傑領兵,攻破中國欽州、廉州、邕州等地。在邕州一戰中,知州蘇緘奮力抵抗,城破後自焚而死。而李軍則大行殺戮,在欽、廉、邕三州屠殺數十萬人,並俘擄民衆而回。宋方旋即作出反擊。1076年(越南太寧五年、北宋熙寧九年)三月,宋朝命郭逵、趙卨等領兵,並與越南鄰近的占城真臘等國聯合出擊。郭逵部隊奪回廣源州,又於富良江大敗越軍,擊殺越將洪真太子。李仁宗對此深感不安,便向宋方要求停戰,願意歸還所擄掠人衆。

歷史對這場防守反擊戰爭還沒有準確的叫法。中國學者郭振鐸、張笑梅所著的《越南通史》中,稱這場戰爭爲11世紀末中越之戰。也有單獨稱呼兩場戰役邕州之戰、富良江之戰的。相對於980年(越南太平十一年、北宋太平興國五年)宋朝第一次出兵交趾,在越南此役被稱爲第二次抗宋戰爭。

宋越之間的熙寧戰爭是在怎樣的歷史背景下爆發的? 第2張

背景

越南獨立

劉龑統治南漢時期,南漢於930年(南漢大有三年)將越南(越南北部)收歸爲南漢領土。937年(南漢大有十年),南漢的交州發生兵變,越南本地貴族吳權叛亂佔據交州自立爲節度使。後來,劉龑封兒子劉洪操爲交王領兵攻打,結果劉洪操不敵陣亡。劉龑認爲“不祥”,便放棄了收復交州,吳權死後的“十二使君之亂”,被丁部領平定。丁部領是楊廷藝的牙將丁公著之子。楊廷藝任靜海軍節度使時,派丁公著任歡州(驩州)刺史。丁公著死後,由丁部領繼襲。

“十二使君”割據紛爭時,丁部領與其子丁璉帶三萬人馬在歡州起兵,於963年(南漢大寶六年,北宋建隆四年)平定“十二使君”,自立爲王,號“萬勝王”。這時,北宋政權尚未滅南漢,丁部領以其子丁璉的名義向南漢政權求封,南漢授丁璉爲靜海軍節度使。

968年(南漢大寶十一年,北宋乾德六年)丁部領自稱“大勝明皇帝”,仿照中國蓋宮殿,制朝儀,置百官,立社稷,建國立號,號稱“大瞿越”。越南從此擺脫中國的封建統治,建立起獨立的封建國家,開始了越南歷史上的開國朝代丁朝

宋越之間的熙寧戰爭是在怎樣的歷史背景下爆發的? 第3張

宋越關係

971年(越南太平二年,北宋開寶四年)北宋滅南漢,丁部領派遣使者帶貢物上表請求北宋王朝冊封,表示願作宋朝藩屬。此時北宋政權剛建立不久,宋太祖採取睦鄰政策,接受了丁部領的請求,封丁部領爲檢校太尉、越南郡王。故宋朝的史書,一般稱越南爲越南。宋太祖還封丁璉爲靜海軍節度使、安南都護。976年(越南太平七年,北宋太平興國元年),宋太宗即位,977年(越南太平八年,北宋太平興國二年),丁朝派使者表示祝賀。不久,越南發生宮廷政變,起因是丁部領立小兒子項郎爲太子,打算將皇位傳給他。丁璉不服,處心積慮想取得王位,於979年(越南太平十年、北宋太平興國四年)將項郎殺死,圖謀篡位。沒多久,丁璉及其父丁部領都被丁朝的宮廷侍衛杜釋殺死。這時,掌握了兵權的“十道將軍”黎桓以及大臣阮韌等,擁立丁部領的另一小兒子丁璇繼位。

黎桓是一個大野心家。他利用權勢,“挾天子以令諸侯”,使丁漩及其母、太后楊氏都成爲傀儡。黎桓爲了篡位,將丁漩及太后逐出皇宮,加以軟禁。消息傳到北宋,宋太宗大怒,於980年(越南太平十一年,北宋太平興國五年)派孫全興率陸路兵馬,劉澄率水路兵馬,以太常博士侯仁寶爲交州路轉運使,統領水陸大軍,進攻越南,打算懲罰黎桓。黎桓乘機通過大將範巨備向太后楊氏提出:宋軍入侵,丁璇年幼,不如先立黎桓爲天子,然後出師抗宋。丁漩及太后無可奈何。於是,黎桓黃袍加身,篡奪了丁朝政權,當上了皇帝。隨後,黎桓發兵迎戰宋軍。宋軍先在白藤江之戰大敗越軍。後來,黎桓使用詐降術,誘宋軍深入。加上劉澄的水路軍行動遲緩,在越軍集中力量反擊之下,宋軍大敗。侯仁寶戰死,孫全興、劉橙只得帶兵撤退。

宋越之間的熙寧戰爭是在怎樣的歷史背景下爆發的? 第4張

越南內亂

1006年(越南應天十三年,北宋景德三年),黎桓死,諸子勾心鬥角,爭奪王位。最後第三子黎龍鉞繼位。黎龍鉞繼位才三天,就被其弟黎龍鋌殺害。黎龍鋌自立,而其兄黎明護又起兵攻黎龍鋌,越南國內一片混亂。

這時,越南北部邊境地區酋長黃慶集帶領一千多人投奔北宋,建議北宋乘亂出兵越南,並表示願爲前鋒。廣州知州凌震亦認爲機不可失,要求宋朝發兵征伐。宋真宗卻認爲,伐人之喪,不是王者所爲,於是沒有出兵。命有關方面妥善安置黃慶集等,按人口發給食物。然後派邵曄爲安撫使,出使越南,曉以恩倍。黎明護害怕北宋討伐,只得改弦更張,讓黎龍挺即位。黎龍挺於是自稱靜海軍節度使、開明王。當時,宋朝的一些官吏仍想出兵越南,有人甚至畫好了中越邊境的山川形勢圖獻給宋真宗。而宋真宗堅持睦鄰外交,認爲“祖宗闢土廣大,惟當慎守,不必貪無用之地,勞苦兵力。”反映了當時宋真宗對外政策中保守的一面。

1009年(越南景瑞二年,北宋大中祥符二年)農曆十一月,前黎朝的左親衛殿前指揮使李公蘊(即李太祖)奪取帝位,次年改元順天,定都昇龍(今越南河內)。李朝對中國宋朝邊境的侵擾,始於李太祖時期。1014年(越南順天五年,北宋大中祥符七年),越南的“獠戶”張㜑看因被李朝治罪,逃到中國欽州。李朝便以追捕逃犯爲由,寇掠欽州的如洪寨。宋真宗命廣南西路轉運使向李朝追討責任。1028年(越南順天十九年,北宋天聖六年),李太祖“令子弟與女婿申承貴等,領衆入本道,剽掠邊民”,宋廷亦依舊命廣南西路轉運使向李朝追討。其後李朝對侵擾有增無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