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夷陵大戰的雙方派出的兵力到底有多少呢?

夷陵大戰的雙方派出的兵力到底有多少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5.1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時期是乃是我國封建社會繼秦朝統一之後的第一個亂世,隨着東漢王朝的宦官干政,出現了羣雄逐鹿的盛大局面,各路諸侯紛紛擁兵自重,攻城略地.諸如呂布袁紹董卓等,都利用不同的藉口開拓自己的地盤,擴大勢力。

這些種種勢力彼此之間不斷出兵討伐,有因爲弱小而被滅亡的,也有通過奮鬥而新興崛起的.長時間的戰爭之後,形成了三分天下而鼎足局面,其中以劉備孫權一方的勢力比較弱,所以脣齒之勢的雙方選擇了合作,一同抵抗曹操建立的大魏。

但是國家之間當以利益爲重,蜀漢與東吳之間也並非毫無摩擦,雙方曾在荊州問題上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因爲關羽的亡故,劉備一怒之下帶兵征討東吳,但最終在夷陵之戰中慘敗,這場戰爭的規模究竟有多大,蜀漢又爲何會失敗。

一、夷陵大戰的雙方兵力

1.戰爭爆發的原因

其實夷陵之戰有其爆發的必然性,孫劉雙方早在聯合抗曹的時候,矛盾就已經出現了。荊州原本屬於劉表,因爲劉備的推脫不受,劉表死後將荊州交給了次子劉琮,劉琮很快投降,將城池獻給了曹操,又被東吳孫權所奪。

赤壁之戰之時,因爲雙方的合作關係,東吳將荊州暫且交給劉備安身,這個“借”也是雙方矛盾的開始,由於劉備不曾歸還荊州,東吳在屢次談判無果之後採用武力的方式奪取。

先用驕兵之先讓關羽疏於防備,而後又騙其抽出荊州之兵攻打襄樊等地,隨即派遣呂蒙白衣渡江,生擒烽火臺士卒,一舉奪取荊州,最重要的一點是呂蒙殺死了關羽父子。

對於劉備來說,不但丟失了荊州這塊戰略要地,還喪失了一位手足兄弟,所以征討東吳的戰爭是不可避免的,於是在即帝位之後頒佈的第一道聖旨,就是東征伐吳。

2.雙方兵力存在的爭議

後人對這場戰爭中的雙方兵力是保持有不同意見的,一種認爲孫權一方的兵力是多於劉備的,畢竟江東的基業已歷三世,國殷民富,而劉備一方纔剛剛拿下兩川之地,立足未穩,手中下轄兵馬也不是很多,所以他們看來這場戰爭是以卵擊石。

在東吳的地方作戰、兵力上也不及東吳,即使沒有夷陵之戰的火燒連營,蜀漢一方也是必敗無疑,畢竟蜀軍從各個方面來看都沒有什麼優勢,失敗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至於劉備勢力不比東吳還要發動戰爭的原因,無非就是感情用事,一心爲關羽報仇而不顧一切。

第二種觀點則認爲夷陵之戰是一場以少勝多的戰爭,他們認爲此時的劉備已經是一代帝王,不可能因爲個人感情而誤國家大事,所以戰爭的發動爲關羽報仇只是小部分原因,更多的是爲了收復荊州之地。

夷陵大戰的雙方派出的兵力到底有多少呢?

這種攻城略地的兼併戰爭一般都是有把握的一方發動,並且從戰爭的初步效果來看,劉備一方是佔得先機的,東吳陸遜乃是用計火攻才獲得了戰爭的勝利,所以兵力方面是比不上劉備的。

3.實際上的兵力對比

從上述的兩大爭議來看,後者更具有依據性。並且雙方的兵力,根據當時的相關記錄之中可以簡單推測,當時東吳營中的前哨官帶來的情報提到,“劉備支黨四萬餘人”入夷陵,也就是說,劉備當時帶領四萬餘軍隊首先進入夷陵。

不過這四萬餘人並不是劉備這次戰爭中帶來的所有人,而是衝在最前面的先鋒軍隊,主要用於探路或威懾作用,保證後進軍隊的安全。按照古代戰爭的規矩,後面的主力軍隊應當比探路的前鋒軍隊只多不少,超出一倍的盡皆有之。

所以有充分理由推斷,當時劉備的主力軍隊大約在十萬上,這一結論其實是從劉禪在後來投降鄧艾之時呈上的西川表冊之中推斷出來的。根據記錄,蜀漢末年,人口大約在二十八萬左右,而可用於作戰之兵也有十萬兩三千。

注意,劉禪呈上人口表冊時候,蜀漢就只剩下了益州,當時劉備帶兵出征的時候,雖然荊州地方已經丟失了,但是兵馬應該還在,所以當時蜀國的總兵馬大約在二十萬上下,劉備帶一半的軍隊出征東吳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另外,當年在赤壁戰爭剛剛結束之後,諸葛亮曾幫劉備取了漢中,上庸等幾座城池,當時負責駐守的武將也各自帶有三萬兵馬,所以劉備在出徵東吳的時候,十萬兵馬是完全不在話下的。

東吳方面的兵力是遠不及蜀漢的,所以是一場以少勝多的戰爭。

二、蜀漢失敗的原因

1.多方面因素

蜀漢在夷陵之戰中落敗,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首先就是違背早年諸葛亮制定的基本國策,當時諸葛亮在爲劉備謀劃一統天下之大計的時候,就強調過“和孫權,拒曹操”,但此時的劉備卻帶兵出征東吳,這就導致了蜀漢內部的意見不統一。

包括趙雲諸葛亮在內的大多數人是不願意發動這次戰爭的,而劉備在這種情況之下以帝王之威而強令進兵,註定這場戰爭的贏面不大。當然,這個原因只佔到了很小一部分。

畢竟劉備從一開始就已經違背了諸葛亮制定的計策,沒有接受劉表的荊州而導致後來爭奪荊州一系列事件,連此次夷陵之戰的起因都可以追溯到劉備當初的決策失誤上面去,如果用它來總結夷陵之戰,那麼是比較片面的。

第二個原因是劉備軍中缺乏將領,夷陵之戰之前,關羽張飛先後去世,只剩下了黃忠一人還因爲受傷而亡故在途中。諸葛亮也因爲要鎮守大後方而並未參戰,所以劉備方面雖然兵力衆多,但將領缺乏,都是關興張苞等小將爲主,難擔大任。

此外,劉備自己的剛愎自用也是戰爭是失敗的直接原因之一。面對江南地區的征戰,劉備自認爲水上作戰不如東吳而直接放棄了水戰,而在陸戰之中也出現了決策失誤。

夷陵大戰的雙方派出的兵力到底有多少呢? 第2張

劉備帶兵入東吳的時候正是酷暑,炎熱無比,這種情況之下蜀漢的軍中補給就會消耗得非常快,而從川中的江南這條漫長的補給線路是完全來不及的,所以劉備軍中經常會出現缺水的情況。

面對這種情況,劉備錯誤地讓軍隊進入叢林茂密之處,依山傍水而安營紮寨,這就讓東吳大軍有機可乘,陸遜火燒連營,連營八百里灰飛煙滅,劉備能逃脫已經是萬幸,更不用說取勝。

再者,按正常情況來說,即使陸遜採用火攻,劉備大軍也不至於全軍覆沒。只是因爲當時劉備舍舟船而徒步,導致大軍未能利用河流順遊的推進,而選擇了更加費力的徒步。

導致火起之時,雖然有七百里的漫長戰線,但是卻沒有逃跑的能力,只能被迫選擇坐以待斃。

2.根本原因

此前種種,可以說都是次要因素,或許是戰略決策的失誤,或許是天氣和時令的影響,都不能從根本上決定戰爭的勝負。歸根結底,這些種種都是可以避免的,而戰爭失敗的根本原因,是劉備從一開始,就選錯了主攻的方向。

當時的夷陵,乃是位於三峽口處的軍事要地,這也就說明當時的劉備至少有三種方法去攻打夷陵。除了走南北兩大夷陵道之外,還有一條路可以迅速到達夷陵,那就是順江而下,這一點其實陸遜在帶兵出征之前就意識到了。

劉備處於長江上游地區,東吳則是在下游,陸遜總擔心劉備會率領軍隊順流而下,那麼就可以將大軍到東吳的時間縮短一半,甚至在佔領河上戰線之後,可以以此爲道路向蜀軍供給糧食,那麼後來就不會因爲水源問題而被迫入林了。

但劉備並沒有這麼做,他放棄了水上的運輸,直接將主攻方向選擇爲南北兩大夷陵道,江南夷陵道作爲主攻方向,而江北夷陵道則屯駐少量軍隊用於牽制。

或許是劉備見到了赤壁之戰中東吳水軍的出色表現,想要避免與其正面衝突,選擇放棄了順流而下這一巨大的自然優勢,錯誤的將勝利完全寄託在陸戰之上。

若劉備先派遣一支軍隊順流而下以做佯攻,以趁機向南北兩大夷陵道補給糧食水源,此後只需處於防守狀態,防止東吳增援軍隊登陸即可。這樣一來南北軍隊的後勤保障即可高枕無憂,雖不能保證此後的主力決戰獲得勝利,但起碼不會招致夷陵之失。

總結

從整體來看,劉備的軍隊雖然是處於異地作戰,但並不是沒有勝利的可能。由於最早選擇主攻方向時出現了失誤,導致全軍的水源和後勤出現了紕漏,導致此後的陸上作戰環節全都出現問題,此前兵力上的優勢自然於事無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