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朱元璋一直想遷都的想法至死都沒有實現,是爲什麼?

朱元璋一直想遷都的想法至死都沒有實現,是爲什麼?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8.7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朱元璋一直想遷都的想法至死都沒有實現,是爲什麼?說到這個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

明朝永樂十九年,明成祖朱棣正式宣佈將南京改爲留都,以北京爲新國都,此後,歷經明仁宗、明宣宗時期,北京的首都地位出現過一定反覆,明仁宗曾經想把國都又遷回到南京去,但終於在明英宗正統六年徹底畫上句號,北京的首都地位最終正式確定。

朱棣爲何要遷都到北京?一直是歷史學家們爭論的問題,雖然有許多種猜測和爭議,但總的來說,朱棣爲了親征蒙古,而把指揮中心遷移到更靠近蒙古的北京,這個目的是無可置疑的,至於所謂的“天子守國門”?這個和朱棣毫無關係,他是去進攻蒙古擴張領土的,不是去做小媳婦龜縮防守的,“天子守國門”是“土木堡之變”後明代宗在于謙的支持下乾的事。

朱元璋一直想遷都的想法至死都沒有實現,是爲什麼?

朱棣這個皇帝是篡位得來的,篡位的起初,他是用殺戮來震懾不服,但不停的殺人總不是長久之計,特別是文人,光靠殺是嚇不住的。要讓他們閉嘴,最好的辦法就是做出遠超歷史上各位皇帝們的功績,以證明朱棣當皇帝是無比正確的事。作爲一名有理想的皇帝,朱棣在位期間,也確實一直在努力。

其中,親征蒙古是朱棣繼位後施政綱領中的重中之重,明朝建立後,外部最大的威脅就是逃到長城外的元朝殘餘勢力,朱棣本人自從受封藩王之位起,也一直在北京和蒙古作戰,當了皇帝后,朱棣有了統籌全國資源的權力,必然會全力以赴完成當藩王時的未竟之業。且漢朝曾逐匈奴於漠北,唐朝也曾滅突厥、掌西域,朱棣要想比肩漢唐,能幹的也就是打敗蒙古人了。

而且,朱棣二十歲就被朱元璋封藩到北京,到四十二歲篡位成功,大半生都生活在北方,無論是氣候、環境、生活習性都更適應和熟悉,靠近蒙古的戰爭式空氣也更能讓朱棣這位馬上皇帝享受歡愉,實際上,他在當上皇帝后五徵蒙古,大多數時間就是在北京遙控指揮,南京的一切都是交給了皇太子朱高熾,雖然是永樂十九年才正式遷都,但明朝的行政大腦早就跟着他去了北京。

朱棣的遷都不是突發奇想,爲了徵蒙古的戰事佔據了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但遷都卻是必須的,早在朱元璋在位時,就已經時刻準備着遷都了,因爲南京從地理位置上來說,不適合作爲一個大一統王朝的國都,洪武二年,朱元璋下令興建中都鳳陽,當時就有意把首都遷到老家去,只不過到洪武八年時,朱元璋突然宣佈“罷營中都”,這事才終止。

此後,朱元璋也分別考察過北京、開封、洛陽、太原、西安等地,就是爲了找尋合適的國都地點,最終選定的新國都可能是西安,《明史》中有記載:

御史鬍子祺上書日:‘天下形勝地可都者四。河東地勢高,控制西北,堯嘗都之,然其地苦寒。汴梁襟帶河、淮,宋嘗都之,然其地平曠,無險可憑。洛陽周公卜之,周、漢遷之,然嵩、邙非有觳函、終南之阻,澗、漉、伊、洛非有涇、渭、灞、滬之雄。夫據百二河山之勝,可以聳諸侯之望,舉天下莫關中若也。”帝稱善。

朱元璋一直想遷都的想法至死都沒有實現,是爲什麼? 第2張

但因爲朱元璋的接班人皇太子朱標在去考察西安時突然得病,回南京後不久就因病身亡,朱元璋大受打擊,晚年的心思也只能放在如何培養新的繼承人,也就是建文帝朱允炆身上,遷都這樣牽扯到更多精力的大事只能暫時放下,如果朱標不亡故,或許在朱元璋執政末期,也或許在朱標登基初期,明朝就會遷都到西安。

所以,朱棣的遷都是必然的,北京只不過因爲朱棣曾經在那當藩王,且北京的地理位置更契合朱棣的戰略構想,在國都的選擇中佔據了優勢,算是完成了朱元璋一半的願望。遷都北京的好處是,方便明朝掌控和威懾塞外的蒙古和東北地區,有利於恢復北方遠落後於南方的經濟和文化,讓南北經濟能均衡一致的發展。

逆勢是北京的一切太過於依靠漕運從南方運送物資,加大了南方的壓力。並且,南北兩京制還造成了機構的重疊、官員數量的冗餘,實際上增加了財政的壓力。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是整個明王朝最重要的一次政治事件,這次遷都對明王朝的影響到底是好是壞,褒貶不一,喜歡明朝歷史的朋友們大可以根據自己的見解來評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