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景德鎮御窯廠遺址 景德鎮御窯廠遊記

景德鎮御窯廠遺址 景德鎮御窯廠遊記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5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景德鎮御窯廠,是明初在景德鎮成立的御窯廠,宮廷瓷器開始註明皇帝的年款。

御窯廠流變溯源

景德鎮窯的興起

景德鎮元名昌南鎮,始於唐高祖李淵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的新平鎮(隸屬於新平縣),因地處昌江之南而稱昌南鎮。唐中期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稱浮樑,其鎮所隸屬於浮樑縣。宋朝早期,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以真宗年號景德爲名置景德鎮,始有今名,迄今已有整整1000年。唐代以降,一直到明初朱元璋因對倭寇的恐懼和厭惡開始推行禁海政策,這近800年期間景德鎮燒造的大量瓷器沿海陸絲綢之路被運往世界各地。甚至有學者考證中國的英文China都源自阿拉伯人和歐洲人對昌南所產瓷器的簡稱。

景德鎮御窯廠遺址 景德鎮御窯廠遊記

在中國歷史上,以皇帝年後賜名於鎮的唯景德鎮一家。而景德鎮所產瓷器,最晚不會晚於漢朝。但登堂入室進入宮廷的時間最晚當在北宋早期。這也標誌着南方的窯口開始能和北方分庭抗禮,或者說是瓷業中心整體性南移的標誌性事件。究其原因還要了解北方主要窯口(定窯、磁州窯、鈞窯、耀州窯、汝窯、汴京官窯等)的地理位置在五代-北宋時期,不是距離北方的少數民族建立的帝國太近(遼國、西夏、金國),就是後被侵佔,而不得不在南方另闢窯口燒造宮廷用瓷(祭祀、賞賜、實用、外貿等)。而南遷後,主要的窯口除了已經在宋朝中期開始大幅衰敗而被龍泉窯取代的越窯、南宋的官窯系窯口(修內司、老虎洞、郊壇下、溪口窯等)還有的,最主要的就是景德鎮地區的窯口了。

元代浮樑瓷局

1278年,元世祖忽必烈在景德鎮設立第一所官窯——浮樑瓷局,專爲元皇室燒造御用瓷器。應當說,這便是景德鎮御窯廠的萌芽。蒙古族“國俗尚白,以白爲吉”。其服飾建築都崇尚白色。白色的瓷器,同樣成爲元代帝王的珍愛之品。白瓷在蒙元統治時期的景德鎮有很大的發展,優質的白瓷引起了朝廷的高度重視。除了白瓷,元代景德鎮還成功地造出樞府瓷(白瓷的一種,因上有樞府的字樣而得名)、青花(所謂元青花)、釉裏紅、青花釉裏紅、紅綠彩、琺華彩乃至琺琅彩(進口琺琅料燒造而成)、描金彩瓷等等。其成就爲後來明清兩代御窯廠制瓷工藝的高度發展奠定了基礎。景德鎮自元代起就開始有了官窯。

浮樑磁局管轄範圍內的窯廠遠不止一家,而且也存在多個窯系間的交融,例如:生產青花、青花釉裏紅類型爲主的白滸孤窯(孤窯的孤字很明確的指出其獨一無二的位置,但是元人善於貿易、稅收,似乎並沒有限制白滸孤窯爲民間生產瓷器從而爲元中央政府賺取稅收),以及湖田窯(湖田窯以生產影青瓷器而文明,創燒於宋代,興盛於元代)等。

 明初的洪武窯瓷器

朱元璋推翻蒙元帝國,建立了大明王朝,卻幾乎全盤承襲了元代的匠籍制度。由於祭祀、賜賞、貿易的需要,明朝開國之初就在原元代時創建的浮樑瓷局的基礎上建立了御窯廠(位於今天的景德鎮市珠山地區)。洪武時期的瓷器在器型、工藝與風格上仍舊大量延續了元末浮樑磁局的遺風。但是在釉色髮色效果上(尤其是青花、釉裏紅)有所下降(因火候控制不佳所致青花髮色灰、黑,釉裏紅髮色發黑,暈散嚴重,胎土不夠精細,這可能和元末的戰亂導致老的手工藝人流失有直接關係)。

整體而言,洪武窯瓷器,土質細膩,胎體很薄,釉分青、白二色,以純素者爲佳。據記載,洪武窯有大龍缸窯、青窯、色窯、風火窯、匣窯等二十座。洪武年間軍事上需要以瓷器換馬匹用於戰爭,又要用瓷器擴大貿易和安撫鄰邦。御窯廠燒出器型碩大的青花釉裏紅大盤、大碗、大罐,素樸雄渾粗豪而不失民族文化風韻,形成了洪武官窯的獨特風格。

 明代御窯廠發展

需要指出的是,一直到明中期的明憲宗成化年間(1465-1487年),燒造供御瓷器的窯廠都不止景德鎮一家,在北方和南方還有定窯、鈞窯以及龍泉窯等。但是成化早期,爲了降低內耗、節約成本,另一方面也是景德鎮窯系一枝獨秀(可以仿燒其它所有窯口),獨留景德鎮御窯廠,其它窯口均轉爲民用。

明太宗(後在嘉靖年間明世宗重上廟號爲明成祖)一朝的永樂瓷器,則讓景德鎮窯恢復到了歷史最高峯,無論是青花、釉裏紅、甜百、祭紅、祭藍、琺華彩、琺琅彩還是其它細分類別的瓷器(如玲瓏瓷、脫胎、薄胎瓷等)都能做到巧奪天工。明成祖時期有南亞國家使臣進貢印度斯坦玉製成的小碗,明成祖還專門批覆退回,因有御窯廠所造中國瓷器,如玉勝玉,不必再貢此類器物了。由此可見景德鎮窯所產瓷器的品質之高。

景德鎮御窯廠遺址 景德鎮御窯廠遊記 第2張

  永樂描金琺琅彩雞心碗

宣德一朝的供御瓷器燒造的規模之大,可以用難以想象來形容。有記載宣德八年,一次性下旨燒造的瓷器就多達40餘萬件。而且,宣德朝延續了祖父永樂一朝之祖訓,御用瓷器的使用不得僭越,強化禮儀等級。所以,當督陶官張善把受命監造的御用器分饋同列一事傳到宣德皇帝耳中後,詔命:“斬(張善)於都市,梟首以循”。這也是史書上非常罕見的記載因督陶官員違規處置御用瓷器的事例。

明代御窯廠或有類似供御功能的窯廠在明中期成化之前不止一處,還有例如位於河南的鈞臺窯廠、浙江龍泉窯廠、河北的磁州窯場、真定府(曲陽縣)、安徽宣城境內的寧國府窯場等。《明憲宗實錄》記載成化初年的天順八年(1464年,成化元年的前一年),皇帝下旨江西饒州府、浙江處州府各地燒造的瓷器,詔書到日,悉數停工。而再次開工後,就只有饒州的景德鎮窯一處了。這也是史稱“成化新風”中的一部分,成化朝御窯瓷器千變萬化、多姿多彩,各類瓷器窮奇癮巧、巧奪天工,終有明一朝,終算“明看成化”了。

成化之後,景德鎮御窯廠的生產的強度和質量都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成化時期的生產量過於浩大,耗費國庫過度,而明孝宗弘治繼位後,推行了一系列休養生息的政策。因此,在弘治朝,除了弘治黃釉(是成化黃釉或者永樂黃釉的延續和降級產品)、單色釉可圈可點,終其一朝也無甚創舉。正德一朝因明武宗個人性格猶如頑童,喜好阿拉伯文之外,其瓷器延續了成化朝的一些特點,如鬥彩、青花(平等青料爲主)。而嘉靖、隆慶、萬曆朝的瓷器只能用每況愈下來概括了。嘉靖早中期,景德鎮地區出產最高品質高嶺土的麻倉山幾乎被挖空(史料記載:嘉靖二十一年,麻膏絕),因此從傳世的嘉靖時期的瓷器的胎土上可以看出後期的嘉靖瓷器,以及後朝的瓷器,胎土質量明顯下降,粗糙、乾澀,這一情況直到接近200年後的康熙後期(18世紀上半葉)纔有所改觀!

明代御窯廠生產模式

明代御窯廠的模式,綜合多部古籍、史料(如《大明會典》、《明實錄》、《明史》、《江西大志》、《饒州府志》、《景德鎮陶錄》等)考證大體如下:

洪武-永樂-宣德時期,朝廷派出中官(太監)常駐饒州府,而工部和中官一起負責燒造,燒造的命令會下達到饒州府,府治在鄱陽縣,然後具體執行的燒造人物會發往浮樑縣及縣丞,並由所屬御窯窯場執行。作爲管理機構的御窯廠的建立是在洪熙元年(宣德皇帝即位之年,1425年),而且在正德之前都不在景德鎮,而在正德六年之後才遷到了景德鎮,就近監督窯場。

分工協作制度:從元朝一直到清康熙中期前,一直採用官府匠籍奴隸制,據文獻和出土實物的二重證據法考證,明代沿用了宋代的官府資本控制手工業生產的途徑,匠人採用分工負責制度。景德鎮御窯舊址出土的板瓦上面寫有監工、提舉官員、作頭、甲首以及各種匠人的名字(注:這倒是與秦始皇陵中出土的陶俑上面刻有製作工匠的名稱如出一轍),這麼做是爲了可以追查追究責任,也算是一種KPI的保證機制。

官樣制度:就是由官府(皇室)下發到窯廠的生產瓷器的標準,這一制度最遲從唐代就已經開始。到了宋代已經非常成熟,而元代甚至設立畫局來專門負責繪製器樣作爲生產標準。明代除了有詳細的文字記述和配圖,還會用到前朝的樣品,如正德朝御窯燒造紅釉瓷器,要從內府中取出宣德祭紅(寶石紅、霽紅)瓷器作爲樣品。

燒造規模:以《浮樑縣志》中記載的數據推算,隆慶年間的御窯廠又官匠人數在500人左右,上文已經提過,隆慶御窯燒造的的規模比前朝小了很多,可以想見,鼎盛時期的永樂、宣德和成化朝,工匠人數必在數以千人之上。而歷朝燒造的數量則動輒在數以十萬件之上。

關於最早的御窯廠的討論

儘管從明代、清代的史料中研判,景德鎮御窯廠(可能)早在洪武二年(1369年)就已經建立。但是,縱觀整個古代中國的歷史,是否這就是最早的御窯廠呢?從目前存世的瓷器留存來看,有唐代尚食局款、盈字款的瓷器,曾在河北的邢窯系窯場燒造過,但是很顯然,這些窯廠並非專供皇家。五代大周(史稱後周)時期,周世宗柴榮的故鄉河南新鄭地區窯廠燒造的柴窯,在明清乃至現代被稱作瓷皇,冠絕隨後而來的宋代五大名窯(所謂汝窯、官窯、哥窯、鈞窯和定窯,簡稱:汝官哥鈞定),1990年代以來對柴窯窯口的發掘,也發現了“官搭民燒”現象,因此,儘管一代瓷皇、鬼斧神工出於柴窯,它的窯廠也非100%的御窯。

接下來我們可以考證一下宋代的五大名窯,哥窯、定窯、鈞窯始終都處於官搭民燒的狀態,它們各自的起源也都根植於民間,因此,考察的重點主要在官窯和汝窯上。

汝窯:汝窯的起源目前還無法推斷是否一定早於北宋初年(既五代時期甚至唐末出現),從傳承關係上看,汝窯應是宋太祖趙匡胤代周(周恭帝禪位於趙匡胤)之後把柴窯的能工巧匠遷到汝窯場開始爲大宋朝廷燒造瓷器的。汝窯的創立和生產絕非之前有些專家以訛傳訛所說的僅20幾年(指北宋末期宋徽宗在位期間創燒),而是多達數百年,從宋太祖初期一直到元代(1276-1368年)中期,盡400年時間。汝窯的窯口也絕非僅寶丰清涼寺窯一場(廠),而兼有魯山段店窯場等多個窯口。但是,汝窯也沒有被宋代皇家完全壟斷爲御窯。

官窯:狹義上的官窯是指宋徽宗時期自內府,由北宋時期的修內司所創燒的汴京官窯則屬於100%用於皇家用途的官用窯口。下文“史料”部分引證的宋人的筆記可見南宋朝廷渡過長江後遵循北宋舊制,重造官窯,而且前後不只一處(所謂的修內司官窯、郊壇下官窯等)。從目前的出土證據上看,北宋和南宋的官窯都沒有爲民間燒造的明確跡象,可能有些殘次品曾流入民間,但是從燒造的最初目的性看,100%爲皇宮大內爲目標。有此可以推斷:宋代官窯,始自汴京官窯,皆爲御窯。

史料

宋代葉寘著的《坦齋筆衡》則祇見於元人的《輟耕錄》引用。其中論述官窯全文如下:“本朝以定州白磁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窯器,故河北唐、鄧、耀州悉有之,汝窯爲魁。江南則處州龍泉縣,窯質頗粗厚。政和間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中興渡江,有邵成章提舉後苑,號邵局。襲故京遺制,置窯於修內司,造青瓷,名內窯;澄泥爲範,極其精緻,油色瑩澈,爲世所珍。後郊壇下別立新窯,亦曰新窯,比舊窯大不牟矣。餘如烏泥窯、餘杭窯、續窯,皆非官窯比。若謂舊越窯,不復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