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林士弘是誰?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林士弘是誰?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5.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林士弘是,隋末南方農民起義軍領袖。初稱南越王,後稱帝,國號楚,定都豫章,年號太平。下面就一起來看看本站小編帶來的文章。

在中國歷史上的數百位皇帝裏面,林士弘是唯一的一個姓林的皇帝,不信大家可以自己去數。這位歷史上唯一一個林姓皇帝,生於隋末唐初期間,一共做了六年的皇帝。他的一生,如果簡單來說的話,可以類比成隋末版的陳友諒

林士弘是誰?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林士弘的一生,和元朝末年的那位陳友諒,高度類似。不過,相比於陳友諒,林士弘的知名度明顯要遜色很多。至於原因,我們恐怕還得從頭說起了。

林士弘本是江西鄱陽人。史書上對於他的早年經歷,沒有任何記載。這倒不是後來的史官對他有什麼偏見,而是因爲林士弘出身底層,早年確實沒什麼可寫的。我們只知道,大業十二年,鄱陽有個叫操師乞的人,率先起兵反抗隋朝,林士弘也加入到了他的麾下。

後來,在操師乞的帶領下,這支起義軍不斷壯大,逐漸發展到了數萬人的規模,甚至一度攻下了南昌。到了這個時候,操師乞領導的這支農民軍,自然就開始引來隋朝的高度重視。於是,隋朝當即調遣重兵,前來圍剿操師乞。

在這場戰鬥當中,操師乞不幸被箭矢射中,最後不治身亡。

在操師乞死後,林士弘取代了操師乞,成了這支農民軍的新領袖。此後,林士弘帶領殘存的農民軍,繼續與前來圍剿他們的隋軍進行戰鬥。最終,雙方在鄱陽湖上一場大戰,林士弘大獲全勝,徹底擊潰了隋軍。

幾百年之後,和林士弘極度相似的陳友諒,也曾有過一場鄱陽湖大戰。不過,同樣是在鄱陽湖大戰,陳友諒敗了,林士弘卻勝了。

擊敗了這支隋軍之後,林士弘聲威大震,不但徹底坐穩了義軍領袖的位置,還可以繼續擴張地盤。很快,九江、臨川、廬陵、南康、宜春等地,都紛紛投降了林士弘,林士弘繼而也順理成章建立了政權,以楚爲國號,並且正式稱帝了。

相比隋末其他梟雄,林士弘算是起步相對較早了。林士弘稱帝的時候,李淵還在忙着籌劃起兵,實在是慢了不少。林士弘稱帝之後,勢力範圍更是達到了頂點。北至九江,南到廣州,這期間所有的地盤,都已落入林士弘手中。

此時的林士弘,可以說已經贏在了起跑線上。相比林士弘,其他幾位著名的隋末梟雄,除了李密之外,基本上此時都不如林士弘勢大。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此後的林士弘,卻並沒有能夠延續自己的優勢,甚至沒有守住自己的基業,而是一敗再敗。

公元617年,另一支起義軍領袖張善安,率部投靠林士弘。林士弘懷疑張善安並未真心歸降,而是心存歹意,於是便對其有所提防。當林士弘的這種表現,卻激怒了張善安。張善安見到林士弘對自己十分敷衍之後,竟是直接開始發難,進攻南昌,最後徹底毀掉了豫章外城而去。

在張善安退去之後,與林士弘地盤接壤的蕭銑,又趁機來襲。剛剛經過一場大戰的林士弘,自然擋不住來勢洶洶的蕭銑,最後只能捨棄了整個豫章郡。

林士弘是誰?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第2張

公元618年,嶺南的馮盎又來投靠林士弘。馮盎雖然沒向張善安那樣,被刺林士弘。但馮家在嶺南根深蒂固,就算投靠了林士弘,林士弘也沒法接收嶺南,所以只能名義上做了馮盎的老大。但這個老大,顯然也不是那麼好做的。公元620年,廣州的高法澄、沈寶,同樣前來投靠林士弘。結果這哥倆剛剛投靠林士弘之後不久,就被馮盎在背後來了一記背刺。這倆人的地盤,自然也都落入了馮盎的實際控制當中。

此時的林士弘,雖然恨透了馮盎,但卻對馮盎無可奈何。如果直接嚴懲馮盎,肯定會讓馮盎直接倒戈相向,投靠其他割據勢力。到時候給林士弘來一個腹背受敵,林士弘更加難受。所以最後,林士弘只能眼睜睜看着馮盎吞併了屬於他的地盤,卻依然無可奈何。

在林士弘故步自封的這幾年裏,天下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原本龐大的隋帝國,已經徹底土崩瓦解,各地羣雄紛紛自立爲王。另外,李唐政權此時也已經徹底崛起,並且陸續擊敗了薛舉、劉武周、王世充、竇建德、蕭銑等強敵。連續打敗這幾個敵人之後,李唐政權已經統一了整個北方,而且控制了蜀地,統一天下之勢,已經勢不可擋了。

到了這個時候,林士弘雖然依然能夠保持政權的完整性,但誰都看得出來,用不了多久之後,他也會被李唐政權消滅。

蕭銑被李唐政權擊敗後,林士弘靠着收攏蕭銑的殘兵,倒是發了一筆小財,手下的兵力也有所恢復。但這些增長,和李唐政權那邊比起來,實在是不值一提。很快,當李唐政權徹底吞併了蕭銑的地盤之後,林士弘就成了南方僅剩下的唯一一條大魚了。

此時的林士弘,也不是沒想過要和李唐政權打一仗,試試李家的斤兩再說。可惜還沒等雙方開打,他麾下的好些手下,乾脆就直接帶着自己管轄的地盤,投降了唐朝。後來沒辦法,林士弘只能讓自己的親弟弟領兵,前去和唐軍戰鬥。結果一戰之後,林士弘的弟弟戰死,最後一支精銳軍隊也被打沒了。

到了這一步,林士弘手上其實已經沒什麼牌了。除了向李唐政權投降之外,幾乎沒有任何辦法。然而此時的林士弘,就算是投降都不一定能保住自己。因爲在他之前,幾個投降的割據梟雄,基本上都被李淵一刀砍了,或者用各種手段幹掉了。所以林士弘投降之後,又不敢真的前往長安,所以只能往深山老林裏跑。進了深山老林之後,大概是因爲水土不服的原因,沒過多久,林士弘就病逝了。

就這樣,歷史上唯一的一位林姓皇帝,就此走完了他的一生。

回顧林士弘的一生,我們不難發現,林士弘的很多經歷,真的和幾百年之後的陳友諒,高度相似。那爲何林士弘在歷史上就沒掀起多少浪花,而陳友諒則更爲有名呢?

真正的原因,其實就只有四個字:時代不同。

隋朝末年的時候,世家門閥的勢力極爲強大,這一點和元朝末年的時候,是截然不同的。在隋朝末年,想要真正有所作爲,就必須要得到那些士族的支持纔可以。林士弘出身底層,雖然能夠割據一方,但他的出身註定很難得到那些士族的認可。那些士族不來投靠他,導致林士弘麾下,嚴重缺乏人才,自然也就沒法向外擴張了。

林士弘是誰?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第3張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隋朝末年的時候,中國的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都在北方,人口也是以北方居多。別看林士弘地盤很大,但他地盤內的人口數量,其實並不算多。而到了元朝末年,經濟中心已經徹底南移,南方的經濟和人口,都要更勝過北方一籌。所以佔據同樣地盤的陳友諒,勢力纔會遠遠超出幾百年前的林士弘。

林士弘的故事,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很多人的強大,其實只是坐上了時代的電梯,被時代裹挾着向上而已。如果林士弘晚生幾百年,生在元朝末年的話,那可能就是截然不同的結果了。不過,很多被時代裹挾向上的人,往往看不清自己,認爲自己純粹是靠自己的能力,走到了那個高位,從而會產生很多錯誤的判斷。

用古代的話來說,這就叫貪天之功。

時代能輕易給你的,往往也能輕易拿走。做人,還是得心裏透亮一點,知道哪些是自己的能力所得,哪些是時代帶給自己的紅利。只有真正認清自己的人,往往才能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