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張楊是誰?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張楊是誰?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0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張楊,字稚叔,雲中人,漢末羣雄之一,割據河內。。漢獻帝因爲李傕、郭汜叛亂而流落到河東,張楊帶兵來到安邑,被封爲安國將軍、晉陽侯。讓本站小編帶大家撥開歷史的迷霧,回到那刀光劍影的年代。

建安元年(196年),河內太守張楊主動帶兵護送漢獻帝到洛陽,修繕了洛陽宮殿讓皇帝居住。既然張楊兩次搶在曹操與袁紹之前迎接天子,爲何沒有像後來的曹操一樣“挾天子以令諸侯”呢

一,出仕爲官

張楊是幷州雲中郡人,自小生活在與匈奴、鮮卑等部族交界的邊境地區,所以深受當地尚武精神的影響,爲人驍勇好鬥。張楊長大後投身軍旅,憑着一身好武藝而被上司看重,得以步步高昇,出任武猛從事。

中平五年(188年),漢靈帝鑑於各地戰亂不斷,爲了保衛京師洛陽而設置了西園軍,讓心腹宦官蹇碩擔任西園八校尉之首的上軍校尉,統領天下兵馬。蹇碩爲了加強西園軍的實力,便廣招天下豪傑。幷州刺史丁原便讓張楊帶着一部分精銳的幷州軍前往洛陽,聽從蹇碩的指揮。張楊於是成爲西園軍的一員,擔任代理司馬。

中平六年(189年),大將軍何進殺蹇碩掌控西園軍,張楊於是又成爲何進的部下。隨後何進爲了增強自身對抗宦官集團的實力,便派張楊回幷州老家招兵。很快張楊就招募了一千多名士兵,但在途徑上黨時爲黑山賊所阻,便留在當地討賊。

二,參與討董

不久涼州軍閥董卓入京掌權,擅自廢立皇帝而控制了東漢朝廷。張楊因爲對他有知遇之恩的丁原爲董卓所殺,所以反對董卓專權。然後張楊就帶兵攻打上黨太守,想要攻佔上黨郡作爲討伐董卓的前進基地。可張楊在攻打壺關時失利,便轉而攻打上黨及河內郡所屬各縣,掠奪財物與婦女,將部隊擴大到數千人。

初平元年(190年),關東各地牧守起兵討董,共同推舉渤海太守袁紹爲盟主。隨後袁紹帶兵進駐河內郡,張楊於是聯絡匈奴單于於夫羅一起帶兵前往投靠,但並不受袁紹重視。

張楊是誰?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初平二年(191年),於夫羅不滿袁紹薄待而想要起兵反叛,便找張楊商議,卻遭到反對。於夫羅於是劫持張楊反叛,但被袁紹大將麴義擊敗。然後於夫羅就帶着張楊南逃黎陽,擊敗駐守當地的度遼將軍耿祉(zhi),使得自己聲威重振。

隨後於夫羅覺得張楊在自己手裏也沒啥用,便將其釋放。董卓見關東羣雄互相攻殺,而張楊與袁紹關係破裂,爲了拉攏張楊,便封他爲建義將軍、河內太守。

初平三年(192年),中郎將呂布聯合司徒王允誅殺董卓,但隨後就被董卓餘部李傕、郭汜擊敗,只得一路東逃,投靠了幷州老鄉與好友張楊。李傕、郭汜假借漢獻帝的命令,要求張楊誅殺呂布,但遭他拒絕。隨後李傕、郭汜又收買張楊手下,叫他們勸張楊殺掉呂布,但仍遭張楊拒絕。

三,迎接皇帝

興平二年(195年),漢獻帝趁着李傕、郭汜內鬥而逃出長安,一路東逃到了河東郡。張楊於是主動帶着兵馬前去護衛漢獻帝,還獻上食物與衣物。漢獻帝對此十分感動,於是封張楊爲安國將軍、晉陽侯。張楊想要接漢獻帝到洛陽,但遭到部下反對,只得回了河內郡。

天子初至洛陽,幸城西故中常侍趙忠宅。使張楊繕治宮室,名殿曰揚安殿,八月,帝乃遷居。(獻帝春秋)

建安元年(196年),楊奉、董承、韓暹等人護衛漢獻帝返回洛陽,可途徑的地方都因爲戰亂破壞而殘破不堪,導致衆人缺糧。張楊知道此事後主動帶着糧食前去迎接,一直護衛皇帝到洛陽。隨後張楊奉命修繕殘破的洛陽宮殿,將之命名爲“揚安殿”,顯示自己安定漢室的功勞。然而張楊對留在朝中掌權並不感興趣,於是帶着部下又回了河內。漢獻帝感念張楊兩次護駕有功,封他爲大司馬。

建安三年(198年),司空曹操東征割據徐州的呂布,將其圍困在下邳。張楊想要出兵救援呂布,結果爲部將楊醜所殺。楊醜想要帶着張楊的頭顱投靠曹操,但卻被忠於張楊的眭固殺死。

四,爲何不願掌控朝廷

河內太守張楊之所以不願挾天子以令諸侯,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楊性仁和,無威刑。下人謀反,發覺,對之涕泣,輒原不問。(英雄記)

張楊是誰?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第2張

首先張楊性格溫和,對待部下過於和善,即使手下謀反,也不會予以嚴懲,反而對着部下痛哭流涕,想要以此讓部下悔悟。俗話說“慈不掌兵,義不掌財”,體恤部下固然能獲得士兵愛戴,但謀反是大罪,張楊赦免謀反之人,不僅很難讓人悔悟,反而會助長部下的驕縱氣焰。最後張楊爲部將楊醜殺死,自然就是他過於寬縱導致的惡果。

楊及部曲諸將,皆受傕、汜購募,共圖布……楊於是外許汜、傕,內實保護布。(英雄記)

其次張楊對部下的掌控力不足,導致部下向心力不足。張楊的部下能被李傕、郭汜輕易收買,力勸他殺呂布;張楊第一次迎接漢獻帝時就想送他到洛陽,結果卻因爲部下反對而作罷。可見張楊內部並不穩固,沒有足夠的力量助他挾持天子。

天子之在河東……楊欲迎天子還洛,諸將不聽;楊還野王。建安元年……天子還舊京,糧乏。楊以糧迎道路,遂至洛陽。謂諸將曰:“天子當與天下共之,幸有公卿大臣,楊當捍外難,何事京都?”遂還野王。(三國志·張楊傳)

最後張楊認爲漢獻帝是天下共主,在內由公卿大臣輔佐,自己在外護衛就行。可見張楊出身武夫,見識有限,沒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野心。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