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千秋人物 > 帝王將相 > 張先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張先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張先 宋代詩人,曾任安陸縣的知縣,因此人稱“張安陸”。說到這個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

張先是烏程人,出生於北宋建國三十年。那是個好時代喲,讀書人最受歡迎,文人最被受尊重,據說犯了該殺頭的重罪,也可以刀下留人。那個時代開啓了中國古代經濟最繁榮、文化最發達的時代。張先的家境比較貧困,父親張維被迫放棄求仕之路,靠租土地耕種爲生,但本人有較高文化水平,在詩詞方面有一定造詣,能與文人們唱和。父親深知“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道理,從小就教張先讀書。張先自幼勤奮好學,小小年紀就頗有才學,寫得一手好詞。比如他寫的《碧牡丹》一詞當時就被歌伎們傳唱,其中的“怨入眉頭,斂黛峯橫翠。芭蕉寒,雨聲碎”,“望極藍橋,但暮雲千里。幾重山,幾重水”,就是在現在社會,讀起來依舊感人至深。

張先雖然自幼聰明,又接受到父親的良好教育,但是據史載卻是四十多歲才考上進士,同他一起考上進士的歐陽修當時只有二十三歲,年紀只有他的一半。不過張先的仕途雖然開始得晚但卻是順利的。主要是主考官晏殊賞識他。考中進士後他一生只做了十二年小官,官位不顯赫,政績不突出,沒有啥值得誇獎的,但是他卻安然閒適。張先在仕途沒有追求和建樹,這和他淡泊名利,做一名個性張揚、瀟灑不羈的傳世詞人有關。

張先靠着他的“詞才”,結交到了許多好友,比如晏殊、宋祁、歐陽修、王安石和蘇軾等。本文前面提到的詞句“怨入眉頭,斂黛峯橫翠。芭蕉寒,雨聲碎”,“望極藍橋,但暮雲千里。幾重山,幾重水。”就是出自張先贈晏殊之詞《碧牡丹·晏同叔出姬》,張先與晏殊雖然年紀僅相差一歲,但是兩人的身份地位卻有天淵之別,晏殊是當朝宰相,而張先只是一個末流官兒,理說身份差距太大的兩個人不可能成爲好友,但由於晏殊這個人十分愛才,在看到張先的文章後,兩人惺惺相惜就成鐵哥們了。

張先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二)雅號多逸聞趣事也多

一天有個酸文人給張先說,你的詞的確寫得不錯,不過只能交給歌伎們傳唱。張先哈哈大笑起來,得意地說,交給誰唱並不重要,於我而言,不過“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而已。“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出自他所作的名詞《行香子》。這首詞問世後很快就在大街小巷的茶館酒樓傳唱開來,排在了歌伎們的演唱節目榜首位。譏諷者討了個沒趣,有湊趣者給他取了個“張三中”的雅號,沒過多久就四處傳開了。

張先卻認爲僅有一個雅號不瀟灑,“韓信點兵多多一善”纔對頭。他的一首詞中有句“……不如桃杏,猶解嫁東風。”當時傳遍天下,影響很大。這連詞壇領袖歐陽修讀到這句詞時都誇獎不已。有次張先與歐陽修見面,歐陽修開着玩笑說,你就是“桃杏嫁東風郎”啊?沒想到張先卻說,你爲啥不稱我“張三影”呢?歐陽修搖搖頭說沒搞懂。張先喜笑顔開的地念了自己作品中感到得意的三個組詞:“……花弄影”、“……卷花影”、“……絮無影”。歐陽修連聲稱妙。此後衆人皆稱他爲“張三影”。

張先的年齡長於歐陽修,兩人同一年考中進士。張先在考中進士之前就名氣在外了。歐陽修本來就非常喜歡張先寫的詞,知道張先與他一同考中進士後,真格是倍加惺惺相惜,便想方設法與他結識。張先聽說歐陽修喜歡他的詞之後,同樣惺惺相惜起來,主動到歐陽修府第去拜望。當守門人進屋傳報後,歐陽修急忙出門迎接,竟連鞋子都穿反了,這件事被後世人稱爲“倒履相迎”。

張先入仕當官後,經常與朝中一班官員好友到煙花之地去遊玩,他的詞壇名聲十分受歌伎們的歡迎,因爲張先能夠爲她們作詞一首,那麼她們的聲價就會水漲船高

張先的風流韻事多多,除了在煙花之地遇見紅顏知己,還在宴會中邂逅佳人……

他八十歲時,娶了一位年輕的女子爲妾。在當時這種年齡差距太大的男女結合是不被世俗所接受的,但是張先不顧世俗的看法,大擺宴席娶這位小妾。一位忘年交好友作了首膾炙人口的詩,笑稱年輕新娘嫁給了皓首新郎,宛如白花花的梨樹圧着了紅豔豔的海棠。

張先一生瀟灑風流,以88歲的高齡逝世。古代的人剔除意外因素,一般能活五六十歲吧,張先的享年在古代是罕見的。張先能夠活那麼久的原因,肯定是與他自身豁達,爲人灑脫快活,對名利又極爲淡泊有關。一句話,一輩子有顆自然愉悅的心。

(三)張先對詞發展的貢獻

張先是什麼人?他的一生是什麼樣的? 第2張

在宋代以前,歷來認爲詩才是文人的正道,詞只是一個補充。按現代語言形象地說,詞只是在飯莊酒樓茶館消費時的消遣之物,不能上大臺面。因此不僅不被文人、也包括大多數老闆百姓所看重。

和任何事物都有其發展過程一樣,詞不是到了宋代才產生、發展起來的,而是早在唐代就有了的。李白就有“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杜甫就有“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頭”等千古流傳的詞句。但這些都是零散的,沒形成影響文壇的藝術氣候。到了晚唐、五代十國時期,詩歌的繁榮局面已成了昨日黃花,詞的創作纔有了逐步發展,出現了溫庭筠、李煜、晏殊、歐陽修、張先等大詞人。爲宋詞的興盛奠定了基礎。

就爲國建功立業而言,張先在歷史上藉藉無名,但就在發展詞方面而言,卻是如日中天。簡而言之,他開拓了詞境,使詞逐漸雅化而不失古意,從狹窄的應歌轉爲面向廣闊的應社。限於篇幅,本文不具體評說。

他有一首《天仙子》詞,雅號“張三影”之一的“花弄影”就來自此詞的下半闕。筆者試着用散文詮釋,與讀者一起來賞析:

對對鴛鴦白天在沙灘上嬉戲,晚上在池邊交頸而眠,月兒從雲海中溜出來,銀光滿地,花影搖曳。起風了,一重重簾幕密密地遮好了燈。風兒還沒有停,人才剛安睡,明天啊,又是落花撒滿了小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