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官渡之戰後,曹操爲何要遠征烏丸呢?

官渡之戰後,曹操爲何要遠征烏丸呢?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官渡之戰後,曹操爲何要遠征烏丸呢?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編一起往下看。

兩漢時,漢軍兵威赫赫,橫掃匈奴

三郡烏丸內附,而以“突騎”馳名的烏丸,長期以來,一直爲幽州漢軍的騎兵優質兵源地。“幽州突騎”之名亦由此而來。

袁紹一統河北,威震塞外,三郡烏丸向袁紹臣服,並遵奉袁紹命令,爲袁紹提供騎兵。

所以袁紹軍中,一直有大量的烏丸騎兵。後來爲魏國長期駐守北彊的名臣牽招,就曾爲袁紹統領過烏丸突騎。事見《三國志.牽招傳》

官渡大戰後,袁紹敗亡。

建安十年春,曹操滅袁譚袁尚、袁熙投奔三郡烏丸。

而收留了袁氏餘孽的烏丸,非但不聽曹操發出的詔令,還趁中國內亂,屢屢入塞爲寇,侵犯幽州彊界。

這時候,來去如風的烏丸突騎,已經從大漢幽州邊防軍的優質附屬兵源,變成了北部邊彊的大患。

身爲大漢開國勳臣之後的曹操,雖有代漢的野心,但身上流的血液裏,卻仍有兩漢四百年軍威積累之下一個漢臣的驕傲。

所以,烏丸之患,是必須要征服平定的。

而曹操決定徵烏丸時,除郭嘉之外,大部分將臣是反對的。

《三國志.武帝紀》:將北征三郡烏丸,諸將皆曰:“袁尚,亡虜耳,夷狄貪而無親,豈能爲尚用?今深入徵之,劉備必說劉表以襲許。萬一爲變,事不可悔。”

而曹操仍不顧羣臣反對,力排衆議,也要親自北征烏丸,原因無非有二。

一則,漢土之上,豈容胡騎橫行。邊患不平,又何與羣雄爭天下。

二則,曹操深知,像烏丸這種遊牧騎兵集團,如果他們對朝廷沒有了敬畏之心,再放任他們寇邊而不管,那會釀出極爲嚴重的危害性後果。

例如北宋,因遼人強悍,畏難而不徵,時間一長,就形成了中原軍民畏戰積弱之心。

白狼山之戰的由來。

曹軍北征烏丸,爲達成出其不意目的,行軍路線選擇爲:出盧龍塞,直向柳城開進。

卻由於這條塞外道路少有人走,已年久失修,大軍唯有邊修路、邊前進,行軍速度緩慢。

當大軍距柳城不到二百里時,烏丸也得知了曹軍動向。

於是,袁尚、袁熙與烏丸蹋頓單于、遼西單于樓班、右北平單于能臣抵之等,集合起數萬騎兵,逆向而來,迎擊曹軍。

大軍行進,必有斥堠遠出哨探,直至一二百里之外。

所以,當烏丸聯軍大舉出動後,曹操肯定是得到了斥堠偵察報告的。於是,命步軍在後,自己親率輕騎急進。

(1)盧龍塞:即喜峯口,今河北遷西與寬城縣接壤處,自古爲軍事要隘。

(2)柳城:當時爲遼西烏丸單于王庭,今遼寧省朝陽縣附近。

官渡之戰後,曹操爲何要遠征烏丸呢?

那麼,爲何曹操要脫離步軍主力,親自率輕騎急進?

一:身爲全軍統帥,必須親自勘察沿途實際地形,爲大軍下一步如作戰做出規劃。同時眼見爲實,察看烏丸人的虛實,或遲滯烏丸軍隊的前進速度,爲曹軍大部隊的展開創造有利條件。

二:若有可能,則先搶佔有利地形,掌控戰場形勢。

以上這二點,古今戰爭都是一樣的。

史書未說明曹操的輕騎兵力,但以古代軍制常理推測,應爲三千左右。

當這支曹軍騎兵行進至白狼山時,便與迎頭而來的烏丸大軍遭遇了。

於是,曹軍這支先行的輕騎,竟然成了決戰的主力。

白狼山戰鬥的經過。

根據《三國志》記載,五子良將中,張遼、張郃、徐晃三將是隨軍北征的,而張遼與張郃二將併爲軍鋒,正在曹操的先鋒騎兵隊中,徐晃在不在,未知。

其時,曹操率諸將登高觀敵,發現敵騎漫山遍野而來,有衆不下十萬人馬。

而曹軍大部隊與車重尚未到達,軍中披甲者少,又兼敵我衆寡懸殊,故而,看着敵軍浩浩蕩蕩的軍勢,左右皆有懼色。

而優秀的軍事統帥,一旦抓住了戰機,那就從來不會被敵我兵力對比等等表面困素所嚇倒。

所以,雖然左右皆懼,但曹操卻是想打一打的。

因爲此刻的烏丸大軍,並沒有發現曹軍騎兵,所以仍處於大搖大擺的行軍狀態之中,沒有列陣,沒有做好戰鬥準備。

而出身於幷州軍,跟隨呂布征戰鍛煉出來的、擅長騎兵突擊戰術的張遼,與曹操一樣,也認爲應趁敵不備之時,果斷出擊。

張遼的勇猛,讓曹操非常高興,爲此,曹操將自己所持之麾授予張遼,並任命張遼爲“先登”,向烏丸大軍發起突擊。

而張遼在這一戰中,奠定了日後成爲曹魏第一大將的地位。

《三國志.張遼傳》卒與虜遇,遼勸太祖戰,氣甚奮,太祖壯之,自以所持麾授遼。遂擊,大破之,斬單于蹋頓。

下面我們可以根據古代戰爭規律,推測出這場以少勝多的戰鬥是怎麼打的。

曹軍雖說“被甲者少”,應是指全身重鎧的步軍。

但皆有輕甲,幾千騎兵,少量重鎧甲騎,在三國時已經有了。

所以,曹軍必然是將鎧甲集中於最驍勇的數百騎兵,作先登陷陣的軍鋒,由張遼率領,作爲第一波突擊隊。

而曹操親率大隊主力,作爲後續梯隊跟進。

根據《六韜》所載中國古代騎兵編制,騎兵以每二百騎爲一將。

而《三國志》記載,呂布奪徐州後,袁術攻劉備,呂布率軍往援劉備時,也是率騎兵二百,步卒一千。

由此可推測,曹操將騎兵以二百騎爲一隊,分成十餘隊,從烏丸大軍的正面與側翼同時發起衝擊。

而張遼作爲第一隊,率先突入敵軍陣中,趁敵猝不及防,只管向敵軍中軍猛插,

而曹操的第二、三、四波突擊,從張遼打開的突破口中涌入,擴大戰果,攪亂烏桓軍的陣列,使敵軍愈發混亂,號令不相聞,指揮不靈,然後全軍崩潰。

史書只記錄戰鬥結底,而戰鬥詳細只是一筆帶過,所以具體究竟怎麼打,實際也沒人能真正還原得出。

官渡之戰後,曹操爲何要遠征烏丸呢? 第2張

白狼山之戰的結果,就是曹軍大獲全勝,三郡烏丸臣服,北部邊彊之患徹底平定。而曹操又從烏桓諸部選兵,三郡烏丸自此後,又跟隨曹軍征伐,爲天下名騎。語見《三國志.烏桓鮮卑東夷傳》。

附。史書記載的曹操徵烏丸之戰原文。

將北征三郡烏丸,諸將皆曰:“袁尚,亡虜耳,夷狄貪而無親,豈能爲尚用?今深入徵之,劉備必說劉表以襲許。萬一爲變,事不可悔。”惟郭嘉策表必不能任備,勸公行。夏五月,至無終。秋七月,大水,傍海道不通,田疇請爲鄉導,公從之。引軍出盧龍塞,塞外道絕不通,乃塹山堙谷五百餘里,經白檀,歷平岡,涉鮮卑庭,東指柳城。未至二百里,虜乃知之。尚、熙與蹋頓、遼西單于樓班、右北平單于能臣抵之等將數萬騎逆軍。八月,登白狼山,卒與虜遇,衆甚盛。公車重在後,被甲者少,左右皆懼。公登高,望虜陳不整,乃縱兵擊之,使張遼爲先鋒,虜衆大崩,斬蹋頓及名王已下,胡、漢降者二十餘萬口。遼東單于速僕丸及遼西、北平諸豪,棄其種人,與尚、熙奔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