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明朝末年,崇禎真的有希望挽救明朝嗎?

明朝末年,崇禎真的有希望挽救明朝嗎?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果翻盤的定義是比現在這個位面的崇禎做的好,那麼只要他少微操,少折騰,大明朝靠着自己的慣性也大概率能撐的時間更長一些;但是如果要中興大明,那他的思路還是對的,只是自己能力不夠。

有人說殺幾個藩王祭天,把財產收一收當軍餉。這個其實不太可行。當時的明朝的問題不是缺錢,而是即便是有錢,能踏踏實實的發到軍人手裏變成戰鬥力麼?能真的賑濟災民,不引起民變麼?真正有問題的是晚明的體制,再多的錢都會被迅速的吸乾。

明朝的藩王沒有多少的實力,真的任用酷吏挑茬,充公幾個藩王的財產是可能的。然後呢?無非是從自己的親戚口袋裏面掏錢給外面和自己沒有血緣的貪官罷了。

要想真的中興大明,崇禎要做的就是得改革,但是改革需要威信,崇禎沒有尺寸之功,繼承自己哥哥的皇位,在晚明這樣直接改革是改不動的。威信從哪裏來?崇禎現在需要的是唐憲宗的劇本——通過邊功來誇耀自己的統治力,然後在這個過程中自己也會收穫一批得力的文武臣僚,然後大量任用這批新人來做事,變易制度。

袁崇煥平臺召對,許下五年平遼諾言的時候,那一刻,崇禎或許想到了唐憲宗和裴度——淮西之戰前,唐軍進展困難,朝廷多有息兵之議,裴度以宰相之尊親自監軍,臨行前對憲宗告別說:

主憂臣辱,義在必死。臣若賊滅,則朝天有期;賊在,則歸闕無日

這幾乎是軍令狀了,裴度已明死志,唐憲宗也流淚送別裴度。後來淮西之戰大獲全勝,河朔震怖,天下臣服,成就了這段君臣佳話。

崇禎在後來的一年,也把自己的所有的信任都交給了袁崇煥,這裏無意深入討論袁毛公案,但是即便毛文龍就是真的通敵該殺,擅殺毛文龍也依然是一件很大的事情,也應該奏而行之,讓朝廷定奪。

崇禎儘管【帝意殊駭】,然後依然事後追認,完全不追究袁崇煥的責任。這就是明擺着想要cosplay一出君臣風雲龍虎會——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天大的事情,朕給你擔着,就等着五年平定遼土,累三朝巨寇,一朝犁庭掃穴。這樣袁崇煥成就不世名臣,他崇禎成爲中興大明的高宗皇帝。

以5年平遼土,以5年變國法,以5年致太平。如果崇禎真的從遼事成功破局,解決了從萬曆以來成爲明朝東北大患的後金,然後挾着如此巨大的威望推動國內的改革,那麼至少可以把明朝滅亡的倒計時重置到世宗朝的樣子。

明朝末年,崇禎真的有希望挽救明朝嗎?

爲什麼破局要從軍事上破?因爲軍事的變數是最大的。內政上各種盤根錯節,關係已經維繫了幾十上百年,坐在紫禁城裏面發號施令,往往很容易就在官僚體制的運轉中被自然的卸力掉,就像崇禎徵的三餉一樣——錢是收上來了,遼兵的戰鬥力又提高多少呢?

內政是很難破局的,需要很強的政治能力,而兵戰兇危,有的時候就運氣好就贏了。只是崇禎和袁崇煥的運氣都沒那麼好,反倒是後金那邊人才輩出。而崇禎的激進卻不斷地在消耗明朝本來就不多的【底蘊】。

再退一步,如果崇禎做不了唐憲宗這樣的中興之主,像唐宣宗這樣對外姑息,對內靠內政和用人能夠內壓亂臣,外服強藩,好歹粉飾一時太平的皇帝,崇禎能力也不行。

威信這種事情,不是說殺殺殺就能做到的。崇禎是很嚴苛的,尤其是越到後來越嚴苛。但是周延儒私下裏怎麼評價他的?

今上羲皇上人也。

還是覺得崇禎幼稚,不知世事。說這句話的時候應該是在崇禎3年,這個時候崇禎已經20歲了。相比他的高祖父嘉靖皇帝在十五六歲就可以權術弄於股掌,崇禎在這方面並沒有太多的天賦,連自己信用的首輔,私下裏都如此評價他。

總之,徹底的翻盤跳出封建王朝週期律自然不要想,而如果真的有能力,給明朝再續上一續還是有可能的,崇禎的悲劇在於其志向、行動力和能力不太匹配。行動力太強而能力不足的破壞性,往往比行動力和能力都不足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