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戰史 > 古代戰役 > 東晉時期的淝水之戰影響有多大 士族壟斷政權的局面被打破

東晉時期的淝水之戰影響有多大 士族壟斷政權的局面被打破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真的瞭解淝水之戰嗎?小編給大家提供詳細的相關內容。

東晉末年,皇權式微,南北士族聯合專政,形成獨具特色的門閥政治,從中央到地方的重要官職都被高門士族所壟斷。士族子弟只需憑藉出身門第便可以擔任重要官職,與此同時,低級士族和庶族入仕爲官極爲困難。但這時期,士族鄙視從武,以文雅談玄爲樂。低級士族和庶族子弟爲尋求政治出路,只有在戰爭中建立軍功把握軍權,從而進入政權機構。淝水之戰爲低級士族和庶族上升到政權創造了一次絕好機會。淝水之戰後北府兵的名聲大震,而北府兵主幹力量的寒門勢力也成爲了東晉後期一股重要的政治力量,從而打破了士族壟斷政權的局面,實現了階層的超越。

東晉時期的淝水之戰影響有多大 士族壟斷政權的局面被打破

淝水之戰形勢圖

一、 東晉社會階層的變化

東晉是在南北士族的聯合下建立起來偏安於南方的政權。而這一時期政權的最大特點爲分權政治。政權分別由皇帝和門閥士族共同把握。如在東晉初年,國家的實權分別掌握在琅琊王氏與皇室司馬氏手中,故出現王馬共天下之說。在琅琊王氏之後,東晉政權被庾氏,桓氏,謝氏等幾個大士族輪流把持。

這樣的政治形勢迫使東晉皇帝對南北士族採取寬容放縱和討好拉攏的政策。但這時期的士族已與西晉有了很大的區別,士族階層內部出現嚴重分化。東晉沿襲了西晉九品中正官吏選拔制度,將士族分爲三等九品,上等士族有王、謝、桓等家族,在東晉政權中處於世代壟斷政權的地位。而下等士族則受到高門士族的歧視和排斥。

東晉時期的淝水之戰影響有多大 士族壟斷政權的局面被打破 第2張

琅玡王氏宗祠

低等士族之所以社會政治地位每況日下,原因在於在北方士族中,琅玡王氏本身就是北方一流士族,影響巨大,將這種霸氣和影響力帶到了南方並獨掌大權;政治中北方士族處於絕對優勢,佔據權力的中心,南方低等士族被排斥政權中心之外,地位低人一等;永嘉之亂中,大量的士人北遷,他們大多在遷移中損失巨大,到了江東,已成爲孤門鈿族;或者本身在北方都是影響力較小,加上戰亂損失,已經降爲普通民衆。因此,按照東晉末期各社會地位和階層來看,寒門大抵指北方低等士族、南方原有的士族及庶族豪強地主。這些寒門勢力他們因爲“門地”寒微,在朝中無權無勢而無法擁有政治、經濟領域的實權。

從北來的王氏、謝氏、桓氏等高門士族爲代表的東晉初期掌握權力中樞的門閥勢力壟斷了偏安江南政府中有限的權力資源,他們以家族羣體性的方式全面把持東晉政權並且世襲之。因此,時人將門閥士族壟斷的位高權重的官職稱爲“清流”或爲“清官”。

東晉時期的淝水之戰影響有多大 士族壟斷政權的局面被打破 第3張

東晉士族

“清官”被默認爲專門爲士族子弟保留的官職。“清官”成爲血統和門第的象徵,很多高門只當“清官”,不做“濁官”,即使“濁官”的品級較高,士族子弟也會認爲有失身份而不願擔任。從而出現“高門華閥,有士及榮,庶姓寒人,無寸進之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現象。門閥士族操持政權,想方設法阻礙低等士族及平民庶族上升,因此低等士族和庶族根本沒有力量與士族在政治上形成較量,政治地位一落千丈。

這些北來的大量低級士族來到東晉,他們已喪失了原有的特權地位,淪落爲寒門庶族,淝水之戰中出現的許多中低級將領,他們在東晉末的戰亂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改朝換代的角色,但在陳述家史中,總是念念不忘往日西晉的高門士族風光,以證明自己也是高門之後,也有掌權奪位的資格。但從社會地位、所領官職來分析,他們已是庶族寒門。所以庶族的興起中的庶族,應該從家族名聲與實際表現分析。

二 戰爭狀態下的寒門勢力

高門士族爲了保證這種優勢能夠長久的持續下去,讓社會各階層之間存在着嚴格的限制,保證各階層之間不存在過度和變動。而這些導致階層分化措施都使得東晉統治階級中士族與低級士族及庶族間的矛盾尖銳。高門士族極力製造各種門檻來阻攔庶族子弟入仕,在現實社會中以不公平的態度對待,他們寒門子弟對權力的渴望反而更加強烈。爲在政權中謀得一席之地,寒門子弟只能當兵出征,淪爲兵家子。

東晉時期的淝水之戰影響有多大 士族壟斷政權的局面被打破 第4張

陶侃

兵家子身份的劉卞,因爲才學出衆,一直升遷至幷州令。陶侃出身貧寒,曾擔任地方小官。陶侃曾多次去拜見張華,起初都被張華以他出身門寒而拒之門外,但張華經過與陶侃交流之後,張華對陶侃的學識驚歎不已。戰亂動盪的社會爲陶侃提供了表現其才幹的機會,陶侃憑藉其出色的軍事謀略順利地平定陳敏、杜弢、張昌等起義,其後又擔任勤王軍的盟主,經過通力合作才平定了蘇峻之亂。東晉政權才由此轉危爲安,這場戰役爲江南贏得了的安定,此後七十餘年沒有出現大的動亂。

雖然有一些東晉寒門庶族在東晉政權的鞏固和擴大過程中憑藉自身的真才實學在朝廷中謀得一些職務,不管是一般吏職或者從軍立功,他們大多都屬於個體的活動,還沒有足夠的實力形成一個穩固的階層去影響當時的時局,改變當下他們所面對的現狀,他們需要盟友,一起對抗強大的門閥士族,而淪落爲東晉寒門的低級士族們便是他們天然的盟友。若想形成與高門士族相對抗的勢力,低級士族與庶族不得不聯合起來。

東晉時期的淝水之戰影響有多大 士族壟斷政權的局面被打破 第5張

劉裕

如陶侃幸得張夔的舉薦仕途纔開闊了起來。劉琨因欣賞寒人徐潤的才幹,與之交好,還幫助徐潤當上晉陽令一職。北府兵中的寒門檀道濟,陳霸先等人追隨低級士族劉裕,不斷掌握軍權從而建立起推翻東晉王朝的劉宋政權。低級士族和庶族階層若想進入政治權力中樞,實現階層超越,時下唯一的機會就是低級士族和寒門庶族團結一致在南北對峙的戰爭中建功立業,從掌握軍權入手,進階朝堂。

南北對峙過程中,北朝的前秦政權強大起來,將進攻東晉作爲軍事鬥爭的主要方向。淝水之戰前,前秦便不斷騷擾東晉邊境,苻堅自持兵力強大,決心滅亡東晉,統一天下。太元四年,苻堅率大軍對江淮地區發動攻擊,迅速攻陷江淮重鎮。在此情形之下,如果東晉不能將苻堅大軍抵抗在廣陵之外,收復之前丟失的江淮失地,不僅會造成人心渙散社會動亂,更嚴重的是政權存亡攸關,東晉中央政權卻無兵可用。此時的東晉朝廷急需建立起一支驍勇善戰的軍隊來抵禦強敵,北府兵就是在這樣危急關頭組建起來的,成爲抗擊前秦軍隊的主力。

東晉時期的淝水之戰影響有多大 士族壟斷政權的局面被打破 第6張

淝水之戰

1、北府兵中的軍隊主力來源一是“兵戶”,東晉兵戶指不向國家繳納租賦,平時耕種,閒時自帶武器訓練,戰時應召作戰的編戶齊民。這種士兵被稱爲軍戶或士家。大量從北而來的難民被編入兵戶之中,這些兵戶被政府控制起來集體生活,並且要求全家都要服役,男子參加打仗時,婦孺便要負責軍隊的物質運輸。一旦有士兵逃跑,逃跑士兵的家屬就會受到牽連,家中妻女淪爲可以被隨意買賣的奴婢。東晉政權爲了時刻準備應付北方的侵擾,強化兵戶制度,導致兵戶身份的更加低賤卑微。

2、因爲兵戶身份的變化,士族更加認爲擔任武職有損門第,因此他們大多在選擇官職時,寧願選擇文官也不會選擇武職。王導二子爲王恬和王悅,王恬“少好武,不爲公門所重。導見悅輒喜,見恬便有怒色。”琅玡王氏王蘊因不聽家裏安排執意要從軍爲將,其兄長王景文大爲不悅,破口指責他“阿益,汝必破我門戶”。高門士族鄙夷武事,便給這些北來低級士族提供了入仕的機會,所以在戰爭過程中擔任軍隊重要職務是低級士族和庶族進入到政權中心的主要道路。因爲生活在動亂之中,他們世代練武從軍,有着豐富的戰爭經歷和指揮作戰的能力。這些將領及他們的部下是北府兵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實力都是不容小覷的。

3、北府兵的最高指揮權掌握在謝氏家族手中,在淝水之戰前的謝氏地位並不顯赫,與琅玡王氏並不能相提並論。所以習武子弟還不少,如謝尚、謝石、謝玄等。其中謝玄和謝石二人在淝水之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雖然謝家有習武子弟,但是卻沒有形成穩定的家族武裝基礎,所以謝氏急需建立起屬於自己的軍事武裝。而由謝氏創建的北府兵就是將大批有志向的寒門人物有效的組織在一起,北府兵不光抵抗了前秦大軍的進攻,更是形成東晉後期一股新興的政治力量,對東晉政權安危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東晉時期的淝水之戰影響有多大 士族壟斷政權的局面被打破 第7張

壽陽

太元八年八月,苻堅對東晉發起全面進攻,謝玄率領八萬北府將士在淮水前線抵抗前秦部隊的進攻。這年十月,前秦三十萬大軍攻陷重鎮壽陽,擒俘晉將徐元喜,並派樑成控制洛澗,將淮水通道截住。前秦部隊佔據有利軍事據點,讓東晉無法前進到有效的部署防禦區。面對這一困境,謝玄派起家於社會底層的低級士族劉牢之等人急攻洛澗,夜襲樑成。斬殺敵人近萬餘人,大破秦軍。此戰之後,北府兵進入淝水東岸有利的攻防區域內。此次戰役不但鼓舞了晉軍士氣,還嚴重打擊挫傷了前秦大軍囂張的氣焰。讓前秦部隊看到北府兵不凡的軍事實力。

淝水之戰是一場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東晉只以北府兵八萬兵力便擊退了號稱百萬的前秦軍隊,淝水之戰對於前秦和東晉兩朝來說都關乎生死存亡的一次戰役。前秦政權因這場戰爭的失敗而瓦解,東晉一朝因爲這場戰爭勝利而得以倖存,以寒門勢力爲主體的北府兵及其將領在東晉政權中的政治地位變得舉足輕重。

東晉時期的淝水之戰影響有多大 士族壟斷政權的局面被打破 第8張

北府兵

朝廷中的最高軍事首領依舊是以士族爲主,北府兵軍隊的指揮權把握在陳郡謝氏手中。淝水之戰的勝利也使得謝氏一門出四公,在士家大族的地位更加鞏固,並能與琅琊王氏並稱。由低等士族組成的北府武將集團在淝水之戰中的作用,通過戰爭的勝利而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實際上帶兵衝鋒陷陣大多出身低級士族等,這些人因爲出身和生活環境等因素,使他們具有政治或軍事才能。他們在最初不過是北府兵中的中下級將領,但是通過在戰爭中英勇殺敵,勇建戰功,一步一步成爲北府兵中的著名將領,從而把握軍權。

東晉時期的淝水之戰影響有多大 士族壟斷政權的局面被打破 第9張

劉裕

劉牢之辭官爲龍驤將軍,北府兵中低等士族出身劉裕帶領庶族子弟檀道濟,劉穆之等人在後期把握了北府兵軍權,並由此建起了劉宋政權。北府士兵大多是由寒門子弟充當,他們在戰爭中衝鋒陷陣,英勇殺敵,不怕犧牲才爲此次戰爭贏得了勝利。趙翼曾有這樣的評價“其他立功立事,爲國宣力者,亦皆出於寒人”。寒門武士逐漸顯示出的軍事力量成爲東晉王朝生存下去所要依靠的能量,並由此開始了東晉政治集團中階級力量調整的步伐,不同階層的地位和權力由此發生變化。

士族與寒門勢力之間,從這兩者產生開始,便受到了政治不平等、經濟不平等、社會地位不平等的種因素影響,正是因爲這種權力與權利的不平等,導致高門士族成爲統治階級,而低級士族和庶族卻淪爲被統治階級,淝水之戰很大程度上幫助庶族階層在夾縫中尋找到了把握政權的機會。雖然東晉最高政權仍然把握在南北士族手中,但寒門勢力政治地位和社會影響在南北對峙和不斷的軍事鬥爭中日益凸顯,低等階層想要實現階層的超越,就不得不領通過自身的努力建立軍功,不斷強大,從而最終取代腐朽沒落的士族統治。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