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戰史 > 古代戰役 > 第一次巴丹半島戰役是美軍勝利了嗎?怎麼勝利的

第一次巴丹半島戰役是美軍勝利了嗎?怎麼勝利的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菲律賓戰役大體分爲三個部分,進攻馬尼拉和達沃-第一次巴丹半島戰役-第二次巴丹半島戰役。之前說過,兩支日軍小部隊在菲律賓呂宋島的北部登陸,日軍空中部隊對呂宋島的機場和美軍飛機進行了破壞。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日軍要大規模登陸了。麥克阿瑟紙面上有十三萬的部隊,之前我們提到過倉促武裝起來的十個菲律賓師。這十個師是由團擴編而來,平均訓練時間不過幾星期,比抓來的壯丁實在強的有限,對於麥克阿瑟來說,不要說全面防禦,就連針對港口和重要城市的重點防禦都做不到。

幾天後,從12月17日開始,日軍第四十八師團主力(除之前在阿巴利登陸的田中支隊外)和第十六師團一部(第9步兵聯隊)共計四萬餘人,乘坐運輸船分別從臺灣基隆,澎湖和高雄出發,在海軍的護衛下,於22日在菲律賓西北部的仁牙因灣的三個登陸場大舉登陸了。

兩天之前,日軍第十六師團的阪口支隊(第146步兵聯隊、一個山炮大隊,一個工兵中隊和幾輛坦克等組成的近5000人的突擊隊)就已經在菲律賓南部的棉蘭老島登陸,這個地區雖然有菲律賓南部的經濟軍事中心達沃,但因爲防禦薄弱,只有三千五百多“美協軍”,達沃在日軍登陸當天就失守了,看起來日軍有點小題大做,因爲阪口支隊附屬的300多人的醫療隊顯然沒有發揮作用的餘地。

服部卓四郎編寫的《大東亞戰爭全史》中對棉蘭老島登陸只有幾行的描寫,美國人的書上對於達沃失守也不是那麼重視。很多戰史相關的書也對這件事輕描淡寫,其實這是個很重要的事情。下面請隨便打開一幅世界地圖,看菲律賓南部達沃的位置。棉蘭老島的東南部是一個倒過來的u字形,達沃就在u的最裏邊,u字的開口50公里左右,對於海軍來說是個不錯的港口。再把地圖放大,達沃的南面隔海相望的就是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這裏正是下一步日軍侵佔的方向。再把地圖放大,達沃在往東走,就是帕勞,在往東北走就是北馬裏亞納羣島(塞班島,關島,提尼安島)周圍都是茫茫大海。在往東走,就是日本聯合艦隊的重要泊地特魯克。對於日本海軍來說,達沃是一個重要的戰略支點。

第一次巴丹半島戰役是美軍勝利了嗎?怎麼勝利的

南邊的達沃基本完了犢子,北邊的馬尼拉也在不好過。呂宋島北部部署的美菲軍二十一和十一師無法抵抗日軍的前進。這兩個師共有6個團,其中兩個團訓練了13周,兩個團訓練了5周,兩個團剛動員起來,沒參加訓練,拎個飯盒扛把槍就來打仗了。在這兩個師更東邊的九十一和七十一師情況也差不多。

沒多久又一道晴天霹靂傳來,日軍第十六師團主力在拉蒙灣登陸。這個拉蒙灣,在馬尼拉的東南方,海岸距離馬尼拉的距離,比日軍在呂宋島北部登陸的距離近的多,也就是說,日軍很快就要南北夾擊馬尼拉。

麥克阿瑟手底下就這些人,腳底下就這塊地,也沒有別的辦法,只能按照預定計劃往馬尼拉西邊的巴丹半島撤退,死守待援。美軍有個地方好就是計劃多,不管幹點啥,都能有計劃可循,麥克阿瑟此時無奈實行的計劃其實早有謀劃。

計劃最早的名字叫做橙色計劃,也就是美國對抗日本的戰爭計劃,麥克阿瑟需要執行的是這個計劃的一部分,即控制馬尼拉灣的入口,防止日本海軍進入馬尼拉灣。再後來一種顏色已經滿足不了美軍的參謀了,戰爭計劃變成了彩虹五號計劃,不過針對馬尼拉灣的行動基本沒有變。

而巴丹半島就是馬尼拉灣的一扇大門,只要確保巴丹半島的防禦,日軍就沒有辦法順利進出馬尼拉灣,也無法使用灣內的泊地。馬尼拉灣也不止一扇大門這麼簡單,巴丹半島東南部的科雷吉多爾島被美軍經營多年,打造成了一座要塞島嶼。

第一次巴丹半島戰役是美軍勝利了嗎?怎麼勝利的 第2張

除了科雷吉多爾要塞外,德拉姆號戰列艦也在附近,這艘戰列艦裝備兩座雙聯裝14英寸(356毫米)炮和4門6英寸(152毫米)炮,雖然火力差了點,但這艘戰列艦最大的特點是永不沉沒。可是世界上哪有永不沉沒的船呢?幾乎所有號稱永不沉沒的船最後都沉了,你像泰坦尼克,俾斯麥和大和。但是德拉姆號確實沉不了,因爲人家是個島。

自1909年開始,美軍開始把科雷吉多爾島附近的埃爾弗賴萊島改造成要塞,方式簡單粗暴,就是把島削平了,然後就像鋼板水泥不要錢一樣,修成一座巨大的要塞,再放上炮塔。因爲要塞的名字叫德拉姆(鼓)堡,外形上看起來像戰列艦,所以被稱爲水泥戰列艦。包括科雷吉多爾島和水泥戰列艦之外,還有三個島嶼,以科雷吉多爾島爲核心共同組成了美軍扼守馬尼拉灣的海上要塞羣。

改造前-改造後的小島

1941年12月24日,麥克阿瑟宣佈把指揮部轉移到了科雷吉多爾島,菲律賓總統奎鬆也轉移到了島上。不過亞洲艦隊司令哈特沒幾天就奉命坐着潛水艇帶着驅逐艦跑了,就給麥克阿瑟剩了些個魚雷艇。接下來的幾天內,呂宋北部美菲軍由溫賴特指揮,遲滯日軍的攻勢,同時動員一切可以動員的運輸手段,把呂宋島上的其它部隊共計約八萬多人陸續轉移到巴丹半島。同時宣佈馬尼拉爲不設防城市。

1942年1月1日,儘管數道防線均被日軍突破,溫賴特還是艱難地完成了斷後任務,爆破了最後一座橋樑。1月2日,日軍第四十八師團的先頭部隊進入並佔領了馬尼拉。菲律賓戰役的第一階段結束,日軍戰死、失蹤634人,負傷1281人。美菲軍難以統計具體數字,保守估計減員一萬人以上,不過裏面有大量而且難以統計的菲律賓壯丁逃跑,並不是說一萬多人都被日軍打死打傷了。

麥克阿瑟運氣很好,因爲這個時候,日軍高層產生了誤判。覺得美菲軍基本完犢子了,剩下的殘兵敗將可以打打治安戰慢慢收拾,於是把第四十八師團和第五飛行集團給調走了,這樣本間雅晴的第十四集團軍只剩下了第十六師團和第65混成步兵團(下轄三個聯隊和其他啥啥的,就寫成旅團吧)。

巴丹半島美菲軍控制區域大概是個二十乘以四十公里的長方形區域,兩處制高點那蒂布山和馬裏韋萊斯山脈幾乎對稱分佈在長方形的兩端。麥克阿瑟對巴丹半島的部隊進行了整編。由溫賴特指揮的第一軍(第一、十一、九十一師)負責西部防禦,帕克負責的第二軍(第二十一、三十一、四十一、五十一師)負責東部防禦。

第一次巴丹半島戰役是美軍勝利了嗎?怎麼勝利的 第3張

第一道防線以北部的那蒂布山爲中點向茅潘和阿布凱延長,第二道防線設立在那蒂布山和馬裏韋萊斯山脈之間,最後一道防線則以馬裏韋萊斯山脈中的巴丹山爲核心向東西延長。即使三道防線均被突破,科雷吉多爾島和水泥戰列艦等島嶼依然可以扼守馬尼拉灣。沒概念對吧?我翻資料也最怕這種一大堆地名,一來是不看地圖沒概念,二來是看了地圖也要對着地名想半天。照着地名寫,怎麼都建立不起概念來。這個時候就需要對地名進行合理的替換以便於理解。

所以各位低下頭,看自己的胸部,現在胸部就是巴丹半島。以左邊的奶頭爲中點,上下延長就是第一道防線,上半部分是溫賴特的防區,下半部分是帕克的防區。兩個奶頭中間就是第二道防線,右邊的奶頭是巴丹半島的制高點,也是最後的防線。現在,你的左手是日軍,右手是美軍,就算是把左手放在右胸上,也就是日軍突破美軍全部防線,佔領巴丹半島,右手依然可以打到左手,這就是科雷吉多爾等要塞的作用。

巴丹半島就是這個樣,不用看地圖也能講清楚,來自谷歌地圖,侵刪

其實別管什麼水泥戰列艦和科雷吉多爾要塞,只要讓聯合艦隊派點佈雷艦用水雷把馬尼拉灣一封鎖,日本陸軍就在巴丹半島北邊蹲着,把美軍這麼一圍,美軍一共只有十萬人消耗三十天的糧食,也進不去也出不來,所以早早晚晚美軍就兩條路可走,要麼投降,要麼只能人吃人。可是日軍偏偏就要進攻。

之前我們在香港戰役裏提到過,日軍把在赤柱半島英軍逐步壓縮,結果由於戰場寬度的限制反而出現了英軍兵力優勢的狀況。這一回基本就是赤柱半島的2.0版本,八萬多沒有退路的美菲軍被壓縮在巴丹半島上,對面的日軍主力只有六個步兵聯隊和一部分脆皮小坦克。

第一次巴丹半島戰役是美軍勝利了嗎?怎麼勝利的 第4張

但是有一說一,日軍的計劃做的非常漂亮。兩個聯隊在坦克和火炮的輔助下分別向美軍的兩個防區正面進攻,一個聯隊從那蒂布山附近包抄,一個聯隊拆散,以舟艇機動的方式從海上向美軍防線後的幾個點登陸,多點突破裏應外合以擊敗美軍。

至於執行起來就是另一個樣子了,1月9日起,日軍部署在巴丹半島北部的兩個聯隊(122、141)陸續與美菲軍交火,一方面因爲飛行部隊主力被撤走了,只有50來架飛機協同作戰,日軍的空中優勢基本被稀釋掉了;另一方面,菲律賓的道路狀況遠沒有馬來亞要好,而且巴丹半島遍佈叢林河流遲滯了日軍的攻勢;再加上美菲軍無路可退只好硬着頭皮死扛。就這樣打了四天,防線都沒有退後太多,菲律賓人組成的部隊甚至擊退了日軍141聯隊一部的白刃衝鋒。

第9聯隊在那蒂布山附近的包抄產生了效果,這次包抄非常類似人類已經使用了三千年的錘砧戰術,也就是一支部隊做砧板在前面頂着,另一支部隊做錘子,把敵軍驅趕到兩支部隊中間包夾,最後就想用錘子在砧板上砸肉一樣消滅掉。

日本人曉得這個道理,負責東部防禦的帕克也曉得。權衡利弊後,帕克決定保存有生力量,撤出陣地以避免被包夾。同時,西部的溫賴特也同時後退,避免形成突出部。1月24日和25日,美軍陸續退守第二道防線,雖然地盤更小了,可是避免了日軍大錘的包夾。

第一次巴丹半島戰役是美軍勝利了嗎?怎麼勝利的 第5張

大錘沒用了,從後方分散登陸的小錘更倒黴。從1月22日起,1000多日軍分成兩批在巴丹半島西部的美軍陣地後方登陸。負責小船的不是海軍,而是陸軍的工兵,拜日本陸海兩軍長期對立所賜,海圖和測距都有問題,登陸自然歪倒了姥姥家。兩支登陸隊上了岸發現根本就不是圖上畫的地方,周圍也沒有美軍。小卒子過了河就只能往前進,登陸隊就只好打游擊似的在叢林裏摸索,其中一支叫恆廣支隊的部隊運氣不好,撞上了正牌美軍。

要說美國人也是狡猾,頂在前面的美菲軍以菲律賓人爲主,美國部隊在後面等着,剛好就給恆廣支隊撞上了。這支部隊是船和基地都讓日本人毀了的海軍部隊和海軍陸戰隊,領頭的是個海軍飛行員。仇人相見分外眼紅,而且美菲軍對於突然出現在後方的敵軍非常重視,調動了大量的預備隊進行清剿。恆廣支隊在四面包圍中全軍覆沒,也成了日軍在太平洋戰爭中第一支被全殲的營級規模部隊。另一隻登陸隊運氣好的時分有限,雖然沒被全殲,但就剩下三十來號人,這些人在叢林裏繞了好幾天,居然又找到了登陸點,划着小船回去了。

因爲進攻受挫且戰術失敗,部隊付出巨大傷亡的本間雅晴與2月8日下令停止進攻,第一次巴丹戰役結束。美菲聯軍獲得了勝利。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