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揭祕:借師助剿,唐朝跟清朝有什麼不一樣?

揭祕:借師助剿,唐朝跟清朝有什麼不一樣?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9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中國歷史上,確實發生過內戰中其中一方引入外藩勢力最終逆轉戰爭結果的情況,比如唐朝借回紇勢力平定安史之亂,收復長安洛陽;石敬瑭引契丹勢力助戰,擊敗後唐;吳三桂引清軍入關,消滅李自成;清朝引入洋槍隊擊敗太平天國等。

在這些借師助剿的案例中,很多成爲經典,很多卻一地雞毛,比如唐朝借師回紇對比吳三桂借師清軍。

揭祕:借師助剿,唐朝跟清朝有什麼不一樣?

那麼,爲什麼唐朝取得成功而吳三桂卻遺臭萬年了?靜夜史認爲有以下的不同導致了不一樣的結果:

1、主借身份不同:唐朝是國家元首,而吳三桂是邊將臣子

755年,一場安史之亂打破了盛唐氣象,整個北方陷入戰火之中,因爲承平日久,唐朝北方邊境空虛,面對驍勇的安祿山史思明集團,唐軍無力抵擋,加上玄宗錯誤的決策,很快洛陽淪陷,緊接着是潼關、長安!

玄宗倉皇出逃四川,而太子李亨北上靈武即位,這就是唐肅宗。此時,想要徹底消滅安史叛軍,就要先收復兩京,即長安和洛陽,這樣也可以提振唐軍的士氣,所以唐朝向回紇借兵收復兩京。

757年,唐肅宗李亨向回紇英武可汗借兵,因爲唐朝和回紇的關係一直不錯,唐朝皇帝和回紇可汗的關係爲兄弟關係,這種國家元首之間的借兵更多的是國與國之間的一場交易。

而吳三桂不同,此時的明朝已經滅亡,吳三桂及5萬吳軍成爲名副其實的孤島,雖然明朝滅亡了,但是吳三桂不具備成爲天下共主,因此吳三桂始終是一個臣子的身份,在地位上就比多爾袞、李自成等低一個層次。

在當時的情況下,吳三桂更應該是一個軍閥,一個沒有主人的軍閥。在多爾袞眼中,吳三桂更像是一隻喪家之犬,沒有和自己平起平坐談交易的資格。這樣的人,是不會得到多爾袞尊重的,把他當槍使還差不多!

2、借師目的不同:唐朝爲收復國土,而吳三桂爲衝冠一怒

在唐朝面臨兵力不足的問題時想到了回紇,唐肅宗的目的就是收復兩京和周邊的國土,這讓唐朝的形象無比高大。

本來唐朝也是可以不用借兵回紇的,但是在當時兵力不足的情況下,這意味着唐軍要和叛軍進行漫長的持久戰,毫無疑問,這造成的傷害更大。

揭祕:借師助剿,唐朝跟清朝有什麼不一樣? 第2張

當然,兵不能白借,幫不能白幫。爲了回報回紇,唐朝答應收復長安後,“土地、士庶歸唐,金帛、子女皆歸回紇”

不過在收復長安後,唐軍將劫掠目標改爲洛陽。《舊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五記載:“初,收西京,回紇欲入城劫掠,廣平王固止之。及收東京,回紇遂入府庫收財帛,於市井村坊剽掠三日而止,財物不可勝計” 。

《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二上記載:“耆老以繒錦萬匹賂回紇,止不剽”。

所以,爲了收復國土,唐朝和回紇做了交易。在損失大量財務的基礎上實現了光復首都的目標。

而吳三桂就有點私仇的意味了。因爲李自成集團的“追餉”,吳家被李自成敲詐勒索,這還不算,爲了逼迫吳三桂投降,李自成將吳江老小全給綁了,這讓吳三桂十分憤怒,而在得到吳三桂不投降的消息後,李自成集團殺掉了吳三桂家人,並大舉進攻山海關,逼着吳三桂投降多爾袞。

在吳三桂的信中,有這樣一句話:“乞念亡國孤臣忠義之言,速選精兵,直入中協、西協,三桂自率所部,合兵以抵都門。滅流寇於宮庭,示大義於中國,則我朝之報北朝者,豈惟財帛?將裂地以酬,不敢食言。”

從這裏可以看出,爲了借兵消滅李自成,吳三桂自作主張割讓土地。自古以來土地就是比命還要重要的東西,比如“祖宗疆土,當以死守,不可以隨便尺寸於人”。

也許吳三桂只是哄哄多爾袞,但是這種行徑着實令人不齒,和唐朝奉獻財務的做法形成了反差。

而且最重要的是,消滅李自成是爲私仇,吳三桂也沒有提什麼恢復大明社稷的話。這和唐朝借兵回紇又是兩碼事!

揭祕:借師助剿,唐朝跟清朝有什麼不一樣? 第3張

3、被借主體不同:回紇爲部落聯盟,而清朝爲封建制政權

唐朝時期的回紇,長期是唐朝的藩屬,到唐朝安史之亂的國難時期,也不過和唐朝結爲兄弟,自始至終都沒有僭越到唐朝之上。

一直以來,回紇都是部落制的政權,因爲沒有完成封建化的改革,回紇不具備南下中原和唐朝爭奪中原統治權的能力和想法。

而清朝不同,從努爾哈赤開始,清朝就一直在爲消滅明朝而努力,在皇太極時期,清朝終於完成封建化進程。這意味着清朝和明朝一樣,在制度上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

1644年,明朝滅亡,藉助吳三桂主動投降的契機,多爾袞果斷出擊,反客爲主,迅速完成了入主中原的所有工作。

因爲準備充分,且覬覦已久,因此清朝的策略成熟而高效,本來和清朝合作的吳三桂瞬間成了清朝的新員工。而被耍的吳三桂沒有辦法,只能一條道走到黑!

所以,吳三桂偷雞不成蝕把米的行爲,註定是要遺臭萬年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