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朱元璋爲什麼這麼忙碌?什麼事都要身體力行

朱元璋爲什麼這麼忙碌?什麼事都要身體力行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4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中國歷史上出現過不少勤於政事的皇帝,但如果要給皇帝評“勞模”的話,恐怕符合條件的只有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和清朝雍正皇帝了。不過,雍正皇帝雖然熱愛工作,身體條件卻並不允許。在經過十三年夜以繼日的埋頭苦幹後,雍正帝終於把自己給累死了。但繁重的工作對朱元璋來說卻是小菜一碟,他不僅可以一個人幹十個人的活,包攬了大明王朝高層的全部重要工作,還在百忙之餘頻繁光顧後宮,跟諸位娘娘們生下了一堆孩子。這種身體素質,雍正自然是可望而不可及。更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兩位皇帝都具備“勞模”品質,但朱元璋的工作其實比雍正還要多出許多。雍正忙碌是因爲對工作態度認真,事無鉅細總想做到盡善盡美,而朱元璋忙碌卻是事情實在太多,想躲也躲不過。那麼問題來了,中國歷史上有那麼多皇帝,爲什麼朱元璋會特別忙呢?其實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答案只有三個字:自找的。

朱元璋爲什麼這麼忙碌?什麼事都要身體力行

明朝開國之初,承襲了元朝的官僚體系,在中央設立了三大最高權力機構,分別是:中書省、大都督府、御史臺。中書省是最高行政機構,總理全國政務,領轄六部。大都督府是最高軍事機構,掌管全國軍隊,既有統兵權,又有調兵權。御史臺是最高監察機構,負責糾察、彈劾官員、肅正綱紀。這三大最高權力機構及其下屬單位基本包攬了全國上下的大小事務,皇帝只要在用人方面不出現大問題,基本就可以做“甩手掌櫃”了。既然官僚體系已安排這麼到位了,爲什麼朱元璋卻要忙得不可開交呢?那還得從朱元璋的出身說起。

朱元璋貧苦人家出身,小時候曾給地主放過牛,當過和尚,還做過一段時間的乞丐。元朝末年天下大亂,羣雄四起。走投無路的朱元璋在兒時夥伴湯和邀請下,投身到了農民起義軍中。經過十幾年時間艱苦創業,朱元璋從一個不起眼的大頭兵,轉變成爲起義軍的領袖。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應天府(今南京)登基稱帝,建立了大明王朝。

朱元璋爲什麼這麼忙碌?什麼事都要身體力行 第2張

年輕時期的特殊經歷讓朱元璋變得自私、冷漠、多疑,當上了皇帝后,他的這些個性愈發極端化。朱元璋對自己的親人非常照顧,但對大臣們卻極爲刻薄。比如他的兒子們全部被封爲親王,歲供“米五萬石,鈔二萬五千貫,錦四十匹,紵絲三百匹,紗、羅各百匹,絹五百匹,冬夏布各千匹,綿二千兩,鹽二百引,花千斤”,而朝廷一品大官每月工資是祿米八十七石,合計一年的祿米是一千零四十四石。從九品小官員每月工資是祿米五石,合計一年是六十石。也就是說,朱元璋兒子們的年薪,光祿米一項,就比一品大官多出近五十倍,比從九品的小官高出了八百多倍,真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除了對大臣們小氣外,朱元璋還非常刻薄。手下大臣出了一點小錯,往往就要遭到重罰,洪武(朱元璋的年號)年間被砍頭的大臣可以說是不計其數,而且其中多半都是冤假錯案或是受他人牽連。當年幫朱元璋打江山的小夥伴們,幾乎被殺了個精光。

朱元璋爲什麼這麼忙碌?什麼事都要身體力行 第3張

正是因爲對他人過於嚴厲、刻薄,所以朱元璋天天疑心大臣們對他非常不滿。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懷疑左丞相胡惟庸圖謀不軌,於是下令將胡惟庸株連九族。朱元璋總覺得權力這個東西只有全部掌握在自己手裏才靠譜,因此他拿“胡惟庸案”大做文章,趁機對三大最高權力機構進行“開刀”。一是撤銷了中書省和丞相制度,將原先隸屬於中書省的六部直接置於自己的監管之下;二是將大都督府一分爲五,削弱了都督府對軍權的控制,同時讓六部中的兵部與都督府相互制衡;三是撤銷御史臺,將對全國官員的監察職責分攤給一百多名監察御史,每個監察御史都有權直接向皇帝上奏報告。值得一提的是,御史臺在被撤銷兩年後,又重新設立並改名爲都察院,但所有監察御史依然保留着直接對皇帝負責的權力,因此在整個明朝,作爲言官的御史一直髮揮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響。

在經過洪武十三年(1380年)大刀闊斧的機構改制後,明朝的行政、軍事、監察大權完全掌控到了朱元璋手中,他成爲了六部、五個都督府以及一百多名監察御史的唯一協調人。正所謂是權力越大,責任越大。朱元璋將各個機構的權力都包攬到手中,工作自然也就都落到他的手中。原本不是他的活,他自己全都搶過來要幹,他能不忙就怪了。不過,朱元璋權力慾極盛,雖然每天忙得不可開交,但這種完全控制局面的感覺卻讓他樂此不彼。“勞模皇帝”這個名號,朱元璋絕對是當之無愧。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