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湖廣填四川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湖廣填四川簡介

湖廣填四川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湖廣填四川簡介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9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湖廣填四川,是指發生在清朝的一次大規模的移民。據說,有湖北、江西、福建、廣西等十幾個省份的居民也在移民行列之中。元末明初和明末清初,四川經過戰亂,導致人口急劇減少。因此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官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吸引外地移民,其中以湖廣行省人口最多。以成都爲例,清末《成都通覽》曾描述“現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人”;其中,湖北15%,湖南10%,河南、山東5%,陝西10%,雲南、貴州15%,江西15%,安徽5%,江蘇、浙江10%,廣東、廣西10%,福建、山西、甘肅5%。

湖廣填四川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湖廣填四川簡介

歷史背景

四川移民

據《四川通志》:“蜀自漢唐以來,生齒頗繁,煙火相望。及明末兵燹之後,丁口稀若晨星。”

據康熙二十四年人口統計,經歷過大規模戰事的四川省僅餘人口9萬餘人,清朝康熙年間,經歷過兵荒馬亂,四川盆地終於平息下來,一批批新任地方官員也開始走馬上任了。

在這些躊躇滿志的官員眼中,四川不知是怎樣的豐肥沃土。

湖廣填四川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湖廣填四川簡介 第2張

然而當他們騎馬、坐轎趕到新的官邸以後,才發現傳說中的天府之國竟然是這般的荒涼殘破、千瘡百孔。

康熙七年,四川巡撫張德地憂心忡忡地向康熙皇帝上了一道奏摺,表露出強烈的憂患意識。

他說:“我被皇上榮幸地任命爲四川的最高地方官員,來到這片飽受戰火摧殘的地方一展宏圖。但現在當我站在滿目瘡痍的昔日天府,增賦無策,稅款難徵,使我感到侷促不安、寢食俱廢。我等下官受皇上差遣,惟有精忠報國效忠朝廷。

經過幾日思索,我覺得要重振四川天府之美名,惟有招徠移民開墾土地,重建家園,除此似無別的良方上策。”《明清史料·戶部題本》。

張巡撫還在奏摺中提及了一些移民辦法。

比如,可以命令與四川相鄰各省的地方官清查那些因戰爭而背井離鄉的四川原籍人口,加以登記註冊,然後由四川“差官接來安插”。或者直接由政府出臺一項移民政策,通過行政手段把人口密集省份的人民移來四川。

康熙皇帝坐在紫禁城的龍椅上也正爲全國的稅收和重建問題焦頭爛額。

他接二連三地接到四川地方官的奏摺,召集相關部門聽取有關彙報,正式頒佈了一份名爲《康熙三十三年招民填川詔》的詔書,下令從湖南、湖北、廣東等地大舉向四川移民。

移民措施

清政府在統一後,施行了一系列“填四川”政策;主要是鼓勵外省移民入川墾荒。如規定凡願入川者,將地畝給爲永業。

湖廣填四川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湖廣填四川簡介 第3張

各省貧民攜帶妻子入蜀者,準其入籍等。對入四川招民優惠政策與各級官吏的政績升遷、獎勵墾荒招民緊密聯繫起來;在賦稅政策上實行額外的優惠。

康熙下詔對移民墾荒地畝,規定五年起才徵稅。並對滋生人口,永不加賦。

還規定對移民原籍地當局和入四川落業定居地當局,要求配合移送覈實,安排上戶籍、編入保甲。這些政策爲移民創造了好的環境和條件。

陝南移民

陝南包括如今陝西省的漢中、安康、商洛三個地區,清初,這裏仍分佈着相當規模的遠古森林,被稱爲“南山老林”和“巴山老林”。這裏人戶稀少,田地大多荒置,呈現出一派“虎跡狼蹄多於人跡,千里幅員。大半黃茅白葦”的荒涼景象。羣山環抱之中的陝南,其封閉的地形並未讓它免遭戰亂的困擾——明末張獻忠、李自成農民運動的興起與失敗、明朝政權的垂死掙扎以及清初三藩之亂,陝南都被殃及。

雖然在明代有大量流民曾進入秦巴地區開荒種地以求謀生,人口有所增加,但歷經明末清初幾十年的戰亂,人口銳減。陝南受害之烈,比四川有過之而無不及。

《讀史方輿紀要》記載:“明萬曆四十六年(1618),漢陰縣有戶六百七十,口三千五百七十六”。明末農民起義,清初吳三桂反清,陝南均是大戰場,人口銳減。《嘉慶漢陰縣誌》:明末漢陰縣城“破頹者僅存十餘間”,“土著無多,所存十之一、二”。原本就人煙稀少的陝南各地,此時更成極度荒僻之地。丘陵山地固不待言,即使河谷地帶也人口稀缺。這點從康熙初年陝南部分府縣的編戶裏數也不難看出:漢陰4裏,旬陽4裏,鎮安2裏,商南1裏,山陽2裏,平利1裏,白河1裏。由此可見清初陝南蕭條荒敝之程度。據移民史專家曹樹基估計,當時陝南大約有70%的人口或死於戰亂,或轉徙他鄉。人口的銳減,嚴重地影響到陝南山區的開發進程。爲了避免土地荒置,同時也爲了增加賦稅,清初朝廷採取了一系列優惠經濟措施,以增加戰亂地區人口。

順治六年(1649)朝廷頒佈《墾荒令》,順治十四年(1657)戶部頒佈《墾荒勸懲則例》,明文規定獎勵墾荒有功者,並把墾荒的多少與戶口的增減作爲對地方官的考覈依據,康熙時進一步修改墾荒條例,規定了各種優惠政策,鼓勵招徠流民開墾荒地。這些優厚的招墾政策及陝南適宜的氣候、肥沃的土地,無疑對人口密集區無地或少地的農民產生了強大的吸引力。與此同時,東南各省尤其是湖廣地區亦因禍連兵結,災荒不斷,災民逃荒者成羣結隊,急於尋找適宜的土地安家立業,內拉外推之下,故繼“湖廣填四川”之續,終於促成了清朝“湖廣填陝南”的移民浪潮。當然,陝南在清代之所以會成爲重要的人口遷入區,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清初陝南地區賦稅較低,地租極輕,這對於農業開發程度較高、經濟發達相應賦稅沉重地區的無地或少地農民來說,有很大的誘惑力。當然,此次“湖廣填陝南”除採取優惠經濟政策招徠移民外,朝廷還採取了強迫遷移的政策,順治、康熙兩朝,朝廷兩次強迫遷海,使福建、廣東、江浙等瀕海居民輾轉遷入內地。

移民歷經千辛萬苦進入秦巴山地,大致是由東至西,先自平原,再進深山。至乾隆年間,移民基本上填充了漢水谷地和秦巴山地的老林地區,陝南的移民潮流,大致在道光年間進入尾聲。

在這次移民浪潮中,前文提及的湖南長沙吳氏家族的部分後裔也成爲這支移民大軍的重要組成部分。吳氏始來陝南只有吳尚錫一人,進入漢陰堰坪後站穩腳跟後,立刻回故里招徠其他吳氏四大房族。從乾隆二十一年(1756)至三十四年(1769),長沙吳氏家族五大房(高橋壩房、金井房、柳充房、大路房、高塘房)陸續遷徙到陝南,前後歷時十四年之久。到咸豐年間,吳氏後裔在陝南者“丁口見千三百餘”。直到現在,吳姓依然是當地的第一大姓。吳氏宗族的人口在陝南的繁衍、增長其實也就是陝南地區人口在清朝中後期爆炸性增長的一個縮影。

湖廣填四川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湖廣填四川簡介 第4張

漢水谷地與秦巴山地在乾隆至道光的近百年間接納了大量移民,致使移民在當地人口中佔有極高的比例:“土著之民十無一、二”,清初朝廷的招撫墾荒和強迫遷海政策使漢陰縣人口從明萬曆朝的3570人猛增到清朝道光朝的123300人,成爲“十家九客戶,百年土著無”的“五方雜處的”移民區。據各種文獻資料,至道光年間,陝南各地客民佔總人口的比例大致在80—90%。到達陝南並定居下來的客民,主要來自南方各省,其中以湖廣最多。據蕭正洪研究,河谷盆地區的褒城、南鄭、沔縣、城固、西鄉、石泉、漢陰、商州及安康等10縣,人口由康熙中的41.6萬增加到道光初的211.7萬,而同時其它山地各縣(除寧陝、孝義、留壩、定遠外)人口由原來的8.1萬增加到146.1萬,人口增長率分別爲408.9%和1703.7%,由此可見山區的人口增長迅速。至道光初年,外來移民人數可以說已佔據絕對的主體地位。

湖廣移民的大量遷入,使陝南許多山區得到廣泛開墾,耕地面積大爲增加,土地開發利用程度超過歷史上任何時期。他們的耕作方式及蠶桑、茶葉、苧麻、紡織等農副業生產堪稱爲南方移民開發山區的典型。習慣於水田耕作的南方移民並不滿足於在坡地上種植旱作物,而是利用他們原有的耕作經驗,在其定居之地,修築渠堰,飲水灌溉,種植水稻。這種情況遍及整個陝南。吳氏遷陝第三代裔孫、位至候銓知縣的吳敦品爲其家譜《先德錄》所撰文“質美公行狀”篇中介紹:

當是時,堰坪田無幾,而秦俗又不諳溝泄之法,待雨以田,無雨則田石,於是相戒無田。公乃爲楊氏及居人力言疏導堵泄之利,度遠近溝渠道,深塘陂時蓄泄。楊用以饒,渠用以昌,不數年,堰坪山麓皆墾爲田……若漢陰以南水利,實多我公紹之,夫吳氏樂利百年哉。

湖廣填四川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發生的 湖廣填四川簡介 第5張

初來乍到的吳氏先民來到堰坪後,面臨的是整片的山坡,本來就少地的堰坪沒有給他們留下更多適宜種植的土地,而當地人也是靠天吃飯,有雨水就種植,沒雨水土地就就荒廢着。當時的艱辛可想而知,但吳氏先民克服重重困難,帶領當地人興修溝渠,墾荒造田,年復一年的圍築梯田,因地制宜的把南方的水田耕作方式嫁接在海拔500至600米的山坡上。修築梯田始於乾隆年間,歷經數代人營建,歷時一百餘年,至今250多年的歷史,吳氏先民憑藉着汗水和智慧開墾萬畝梯田,譜寫了一個家族波瀾壯闊的百年移民墾荒史,成爲清代前期湖廣移民遷徙陝南生息繁衍的歷史縮影。

“畝金有沃土,山中豈樂鄉。所幸宜五種,食不止稻粱。”湖廣移民的大量遷入不僅促進了陝南的開發和經濟的發展,也造成了不同文化的相互交融,使陝更加趨向於“北方的南方,南方的北方”,成爲一個南北文化交融的地區。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