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暹羅經歷過哪些朝代?分別有着怎樣的發展

暹羅經歷過哪些朝代?分別有着怎樣的發展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素可泰王朝

素可泰在巴利文裏的意思是“幸福的黎明”。當時,泰國還沒有統一的文字,因此用“素可泰”作爲第一個王朝的年號,以表明新時期的開始。

素可泰王朝的君主爲蘭甘亨大帝,他被泰人尊稱爲“泰國之父”。他最大的貢獻,是將高棉文改創爲泰國自己的文字,這套書寫字體在1292年銘刻碑文時開始啓用,於是在1292年,泰文開始在全國流行。

素可泰王朝建立後,國泰民安,其勢力開始向湄南河盆地流域擴展。公元十四世紀初,素可泰王朝的勢力已經影響到整個馬來半島和老撾一帶。

蘭甘亨大帝極受人尊重,其原因是他團結各族,以平等方式對待泰族以外的少數民族,如高棉人,馬來人和華人,他崇尚佛教,並派信徒到錫蘭(斯里蘭卡)學習佛經,從此小乘佛教開始在泰國佔了主要的地位。

大城王朝

蘭甘亨去世後,強盛一時的王朝日漸衰退。此時,泰國東部的一股泰族勢力日益壯大,並很快蔓延到中部地區。1347年,一名太守的女婿拉瑪鐵菩提,結集兵力,在湄南河和巴塞河的匯合處建立了一座新城,取名“阿育他亞”(華人稱爲大城),並立號爲王,這就是泰國的大城王朝的開始。

暹羅經歷過哪些朝代?分別有着怎樣的發展

拉瑪鐵菩提稱王后,立即開展外交和軍事攻勢,並且一統天下,他的精明思想和治國才能爲大城王朝的基業奠定了基礎。大城王朝維持了四百多年,經歷三十三位君王。十五世紀末,繞非洲好望角至東方之航線開通後,歐洲人開始前往泰國通商,首先來到的是葡萄牙人,他們佔領了馬六甲海峽一帶,於1512年抵達大城。從此,荷蘭人,英國人,法國人亦相繼而來,企圖在泰國這塊富饒的土地上獲得利益。

1767年,緬軍攻入大城,城內的王宮,佛寺,民房和藝術寶藏均被摧毀,昔日的輝煌殿閣,如今只存殘垣敗壁,荒草遍地,僅供遊人憑弔而已。

吞武裏王朝

大城王朝的京城在1767年淪陷祜,緬軍留下士兵駐守,以鎮壓泰人的反抗。但在泰國東南沿海一帶,崛起了一支抗緬部隊,主將原是大城王朝的將領鄭信(中國史書稱鄭昭)。鄭信是華人華裔,其父鄭鏞原籍廣東潮汕澄海,由於家貧往泰國謀生,並與一泰族女子結婚,於1734年生下鄭信。

大城被淪陷時,鄭信率領隨從逃出大城,於泰國東南的羅勇府建立基地,重新組織力量,半年後大舉反攻。首先攻破了曼谷的西岸吞武裏,繼而乘勝追擊,圍攻大城,並和緬軍展開血戰,最後終於收復了大城。

鄭信進城,目睹昔日大城只留下一片焦土,故決定遷都到湄南河西岸得吞武裏,並建立起泰國的第三個王朝,吞武裏王朝。重建家園的鄭信,消滅了據地稱雄的其他勢力,收復失地,統一了泰國。然而,鄭王由於宮廷內部得爭權奪利,以及執政後期因妃嬪爭寵而精神錯亂,1782年在政變中死亡,時年四十八歲。吞武裏王朝就此覆滅,爲時只有十三年。

暹羅經歷過哪些朝代?分別有着怎樣的發展 第2張

後人爲紀念鄭王收復失地統一國家的豐功偉績,在吞武裏區域內建立鄭王廟,並在大羅鬥圈廣場中央塑造一座鄭信紀念碑,碑上聳立着鄭信騎馬戎裝銅像,策馬揮劍,極之英武。每年12月28日鄭王加冕之日,泰國王邊親臨該銅像主持紀念儀式,民衆循例在銅像附近舉行鄭王朝祭大典,舉行兩晝夜的慶祝活動。

曼谷王朝

鄭信王朝被推翻後,其手下部將昭披耶卻克里被加冕爲王,在位爲1782年到1809年,他就是拉瑪一世王(拉瑪是取自泰國民間傳說的一位英雄),也稱曼谷王朝或曼谷王朝,也就是延續到泰國王朝。是當今皇上普密篷大帝(拉瑪九世王)的祖先。

一世王封王之後的第一件大事是把皇宮的地址從吞武裏遷到曼谷,於是曼谷就成了泰國史上第四個國都。然後仿照大城的宮殿模式,開始建造新皇宮。他將舊城裏所有劫後餘生的工匠師傅全部找來,建成了舉世聞名的建築,大皇宮河玉佛寺,從此國泰民安,曼谷王朝至今已逾二百多年,而皇族仍爲拉瑪家族,國都依然是曼谷。

拉瑪一世的繼位者爲拉瑪二世(1809年―1824年),在位十五年。曾遣使赴北京兩次,時爲清朝嘉慶及道光年間。然而最受後世稱道的是他在藝術方面的貢獻,他所興建和修復的曼谷廟宇不勝枚舉,最著名的便是鄭王廟(Wat Arun)。他還展開外交活動,並允許葡萄牙在曼谷設立第一個西方國家的大使館。

拉瑪三世王在位期間爲1824年到1851年,他繼續了暹羅重新對外開放的政策,成功地與中國進行了貿易,源源而入的中國彩色陶瓷使他倡導利用陶瓷片來裝飾許多寺廟。他還是個極度虔誠的佛教徒,鼓勵美國的傳教士把西藥和印刷引進了泰國,經過改良後使泰國開始有了泰文的印刷,天花疫苗也就是當時從美國引進的。

暹羅經歷過哪些朝代?分別有着怎樣的發展 第3張

蒙庫是拉瑪三世的弟弟(1851年―1868年)他在繼位拉瑪四世王之前做過二十七年的和尚,他是曼谷王朝的英明國王之一,是泰國曆史上第一位接受西方學術思想的國君,精佛學,重科學,知識淵博,通曉多種語言。他探研了許多學科,如西方歷史、地理、數學、現代科學,尤其是天文學。他曾成功地推測出1868年8月18日將會出現日全食,當時許多歐洲和亞洲的科學家們持不相信的態度跑到泰國灣東南岸上觀察,這一天,果然月亮擋在地球前面,整個太陽被遮掉了。蒙庫的成功在東西方的天文學中倍受崇敬。爲了抵抗西方國家的侵入,他與鄰國化干戈爲玉帛,又與西方多國建立外交關係,先後與英國、美國、法國、丹麥、荷蘭、葡萄牙、比利時等國簽訂了商業或友好條約。無疑,這種做法導致他的國家免遭外國的欺凌而淪爲殖民地的命運。

繼承蒙庫王位的是他的兒子,當時他只有十五歲,繼任爲曼谷五世王,也就是泰國史上最著名的朱拉隆功大帝。

五世王大帝,英明睿智,高瞻遠矚,韜略藝世,攘外安內保國,在當時帝國主義步步逼近,耀武揚威下,大帝不爲武力而屈服,整軍經武和外交周旋力挽狂瀾,終使泰國保得領土完整,主權獨立。並親手創建拍遵宗誥軍官學校,培養了優秀的新一代軍事人才,強化了保衛國軍疆域的力量。

大帝屢次親訪西歐強國,汲取經驗,將國政革新,設行政、法律、醫學學院,改革稅務和海關制度。大帝建成泰國第一條鐵路、第一所醫院,並創辦完成了自來水、電力、電訊、電話系統。大帝在訪歐期間,對文明國家的法治及民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改變了宮廷規章制度,廢止了古代的跪拜禮節,廢除了奴隸制度,興建學校、博物館、圖書館。頒佈國民教育制度,並在國內修築了第一條鐵路,發展道路系統,創辦郵電局和暹羅的第一所醫院(詩里拉醫院)。歷史學家稱他執政時期爲“維新時代”,實際上,這一時期是泰國現代化的開端。

暹羅經歷過哪些朝代?分別有着怎樣的發展 第4張

朱拉隆功於1910年逝世,在位時間長達四十二年。後人爲了紀念他的功績,在曼谷國會大廈前放置他的銅像。每年十月廿三日他的祭辰之日,在此廣場都舉行隆重的紀念活動。

朱拉隆功的繼位者瓦棲拉烏(Vajiravudh)爲拉瑪六世王,他出生於英國牛津,曾服役於英軍。他的改革措施乃是以西方精神爲指導。他的重要變革之一就是在1913年頒佈誥令,要求臣民採用姓氏,從此改變了泰國只有名而沒有姓的歷史。他在全國推行初級教育,併成立曼谷的第一所大學,朱拉隆功大學。他的豐功偉績中,意義最爲深遠的是要民衆提高國家觀念,藉以締造愛國情操。六世王瓦棲拉烏很晚才結婚,他僅有的女兒是他在1925年過世的前一天才誕生的,於是王位由他的胞弟帕恰迪波(Prajahipok)接任。隨着世界潮流,皇族的權力逐漸被憲法所限制,拉瑪七世王執政時,結束了長達七百多年的君主專制,在1932年12月10日開始實行君主立憲,頒佈憲法。從此泰國變爲君主立憲的國家,即國王繼續在位,由國會組織政府處理國家事務,一直至今。

1935年七世王在英國宣佈退位,他保留了素可泰親王的榮譽頭銜,並在英國度過餘生。他十歲的侄子阿南塔·瑪希敦(Ananda Mahidol)於是繼位爲拉瑪八世王。在他尚在瑞士求學期間,由攝政會三人專職輔佐直到他學業完成。1945年,阿南塔·瑪希敦國王滿二十歲,全國人民歡天喜地地迎接他回來執政,可是事隔一年,於1946年6月9日,這位年輕的國王竟然在自己的臥房內中槍駕崩。於是他的弟弟普密蓬·阿杜德繼位,即曼谷王朝第九世君主。

普密蓬·阿杜德在2016年逝世,繼承他王位的是他的兒子瑪拉·哇集拉隆功,稱拉瑪十世。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