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魏滅燕之戰最後結局怎麼樣?有什麼影響?

魏滅燕之戰最後結局怎麼樣?有什麼影響?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4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魏滅燕之戰,爲景初二年(238年),三國時期曹魏討伐公孫淵的一場戰役。東漢末年以來羣雄割據,公孫氏一直佔領着遼東地區。隨着曹操統一北方的進程加快,一度依附於魏國,但始終離心離德,暗中與東南的吳國政權勾結。景初元年(237年)七月,公孫淵自立爲王,是爲燕國,並在魏國邊境進行騷擾。景初二年(238年),魏明帝派時任太尉的司馬懿討伐公孫淵,雙方在襄平展開激戰,八月城破,公孫淵被俘。自此遼東地區直接歸於魏國統治。

魏滅燕之戰最後結局怎麼樣?有什麼影響?

曹魏平定遼東後,對東北亞有即時性的重大影響,因爲各國無論是想爭霸或者爭盟友,考慮的對象是由公孫淵變成魏。其中以有內外部壓力的邪馬臺國最爲積極,故魏也封卑彌呼爲親魏倭王,假金印紫綬,連同大使難升米也獲得率善中郎將,假銀印青綬。日本從海路至帶方,再走陸路至中原的中日外交再次開通。卑彌呼死後發生內亂,結果要由魏廷裁決,由壹與繼位才平息紛爭,可見魏的影響力之大。

高句麗則蠢蠢欲動,《三國志·東夷傳》記錄公元242年(正始三年)寇遼東郡西安平;《毌丘儉傳》則稱“高句麗數侵叛”,終於在公元244年(正始五年) 發生毌丘儉軍大破高句麗,屠其都;高句麗王所奔至的東沃沮也同爲魏軍所破;夫餘則提供軍糧予魏;穢族不耐侯等舉邑降,從此樂浪和帶方二郡“有軍徵賦調,供給役使,遇之如民”;《三國史記·古爾王本紀》記錄與公孫氏曾有姻親關係的百濟,乘虛襲取樂浪邊民,樂浪太守劉茂怒,古爾王恐見討,遂還其民。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