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明朝錢幣”有哪些?形制,特點,錢幣一覽

“明朝錢幣”有哪些?形制,特點,錢幣一覽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4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朝於1368年建立;明朝初年,朱元璋是想仿照元代的做法,使用鈔票,不使用銅錢,禁止民間的金銀交易。但沒有推行開,不久就改爲銀鈔兩用都可,以紙幣爲主,錢幣爲鋪。所以明朝的錢幣數量,比元要多,比各朝又要少。(注:鈔票指明朝的寶鈔)

“明朝錢幣”有哪些?形制,特點,錢幣一覽

明,大中通寶

朱元璋在稱吳國公的時候,就設立了寶源局,鑄造大中通寶,以四百文爲一貫,四十文爲一兩,四文爲一錢。在打敗陳友諒之後,又在江西設立了寶泉局,鑄造五種大中通寶錢,即小平、折二、折三、折五、當十,並在各省分設寶泉局鑄造。這次鑄的錢,背面有各省的局名,計有北平、豫、洛、京、浙、福、鄂、廣、桂等,每局有五等。小、錢背面多隻有局名,折二以上還有數目字,如廣西鑄的折二錢稱桂二,福建鑄的折三錢則叫做三福。朱元璋早期的這類大錢,如今大都價值千元以上

“明朝錢幣”有哪些?形制,特點,錢幣一覽 第2張

明,洪武通寶

正式繼統後,定年號爲洪武。於洪武八年定洪武錢制,也分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 ,五種。除南京寶源局外,各省都設寶泉局來鑄造。小平錢在背面穿孔右邊有“一錢”兩字,這是紀重。折二爲二錢、折三爲三錢、折五爲五錢,當十爲一兩,這當十錢的背面,除有“一兩”二個字外,穿上面還有一個“十”字,讀起來就是十一兩。這是脫胎於元代的至正錢。這種紀重的錢,只爲京師所鑄,其它各省鑄幣,只鑄局名和紀值。

永樂年間鑄永樂通寶。永樂錢只有小平錢,沒有折二以上的大錢。而且不論是京師還是各省所鑄,都是光背;錢的製作精整劃一,版別少。但也因爲國力過於昌盛,又遠洋交流頻繁,所以引得周圍鄰居都在鑄永樂錢,尤以日本居多。以現在的出土量來看,反而國內版不多見,常見的倒有日本版和越南版,國內鑄永樂相對於國外的要大一些,字口也要深俊一些

宣德年間也只鑄小錢,數量和版別都比較多,但精整不如永樂錢。宣德以後由於寶鈔的跌值和私鑄的盛行,民間使用白銀流通,官錢反而流通不暢,所以正統、景泰、天順、成化四朝都沒有鑄錢。弘治年間才恢復鑄幣,鑄造弘治通寶。鑄錢的地區除了南京、北京、山東外,還有湖廣、福建、貴州共十三省,弘治錢都是小錢,版別多。弘治以後,明錢都是黃銅錢。嘉靖年間鑄嘉靖通寶,種類頗多,也仿過洪武錢鑄大錢,有折二、當三、當五、當十共四種,背面有紀重的文字。隆慶年間的隆慶通寶只有小平錢,萬曆通寶有折二錢,背面紀局名的,計有工字、天字、正字、公字等。有些萬曆錢的背文有戶、工、正、天、河、鶴等。天啓年間鑄天啓通寶。從此明朝的錢制就複雜起來了。單是幣背面的文字,也有很多種了,有紀局名、地名的戶、工、高、浙、福、雲、密、鎮、府、院、新;紀重的有一錢、一錢一分、一錢二分等。天啓錢有折二錢,但鑄得不多。當十錢種類卻很多,大小、輕重不一,崇禎錢有一百多種,文字、製作、大小、輕重、厚薄,千變萬化。崇幀錢有大錢折二、當五、當十錢。這三種錢不是同時鑄的,折二錢有背面有二字或穿上一星點,也有隻有星點沒有文字的。當五錢則有戶五、工五、監五三種。當十錢是光背,存留很少。

“明朝錢幣”有哪些?形制,特點,錢幣一覽 第3張

明及後期錢幣一覽

明末諸王都曾鑄錢。明末弘光年間鑄弘光通寶,分小平和折二兩種。小平又分光背和背有鳳字的兩種。隆武年間鑄隆武通寶,也有小平和折二兩種。小錢除了光背的外,還有戶和工字的。永歷年鑄永曆通寶,永曆錢種類多,錢文書法有篆、楷和行書

明末農民起義政權也曾鑄錢。李自成和張獻忠都鑄過錢。李自成在崇禎十六年於西安稱王,改元永昌,鑄永昌通寶,分小平和當五兩種。張獻忠在成都即位,改元大順,鑄大順通寶。張獻忠的義子孫可望人滇稱東平王,鑄興朝通寶。該幣有三等,小錢重一錢五分,光背;稍大的重二錢六分,背有“五釐”兩個字;最大的重約六錢四分,背有“一分”兩個字。各朝農民起義軍鑄的錢,都是很珍貴的,因爲他們建立政權的時間都很短,這些錢數量少,流通時間短,不易獲得,因而價高。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