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校規寫在聯合國的牆上的白鹿洞書院發展史 朱熹與白鹿洞書院的故事

校規寫在聯合國的牆上的白鹿洞書院發展史 朱熹與白鹿洞書院的故事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由北京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指導,首都互聯網協會新閱盟、北京北圖文化發展中心、北京希望公益基金會聯合主辦的“文化自信·大國真傳”系列公益講座走進白鹿洞書院,掌中九江記者跟隨主講人蔡厚淳教授,帶您全方位解密天下書院之首——白鹿洞書院

校規寫在聯合國的牆上的白鹿洞書院發展史 朱熹與白鹿洞書院的故事

主講人

蔡厚淳,中國孔子基金會學術委員;《尋廬講壇》學術委員會主任;清華大學、浙江大學特聘教授;北京《文津講壇》講座嘉賓。

1200年前,九江有一所舉世聞名的書院:白鹿洞書院,它是南宋學子心中的“北大清華”,很多著名的歷史學家,思想家都是這所學校的“客座教授”。

1200年後,它所宣揚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八個字被刻在了聯合國的牆上!

千百年來拜訪這裏的人絡繹不絕,這個地方到底蘊含了怎樣的吸引力?

校規寫在聯合國的牆上的白鹿洞書院發展史 朱熹與白鹿洞書院的故事 第2張

“多少個了不起”

牛學校、牛老師、牛學規

走過綠樹成蔭,來到刻有“白鹿洞書院”的門樓前,今天的探訪由此開始。

遠觀進士榜,近看明倫堂,蔡厚淳教授從白鹿洞書院的歷史開始爲我們揭開了這所千年書院的神祕面紗。

“ 古代爲了科舉考試,誕生了很多書院。南宋時期是中國書院最鼎盛的時候,比較知名的就有4000多所,其中最有名的有四大書院,特別是白鹿洞書院。古人給它的點贊用了兩句話,叫做‘天下書院之首,海內書院第一’。清代學者王昶,在編撰《天下書院總志》時,曾在序言裏提到,白鹿洞書院“攬天下書院之首,海內書院第一”。 ”

校規寫在聯合國的牆上的白鹿洞書院發展史 朱熹與白鹿洞書院的故事 第3張

白鹿洞書院的淵流千載,得益於它悠遠的歷史,同時也少不了它對中國教育所做的貢獻,而提到白鹿洞書院,我們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大理學家朱熹。

北宋末年戰亂,白鹿洞書院這個地方曾全部毀掉,荒蕪了將近百年,朱熹來了以後,曾四處打聽這個地方,但是沒找到,一個偶然的機會才找到,所以他就決定要重新恢復,重新重建這裏。

南宋淳熙六年三月(1179年),朱熹以“祕書郎權知南康軍州事”的身份抵達南康(今江西星子縣)就職,時年49歲。此時,白鹿洞書院已經廢壞達120年之久,僅有地基石礎還能依稀辨得出曾經的規模。或許是學人的天性使然?朱熹上任不久,便把目光深深地投向了它。

他一面連續上書朝廷尋求支持,一面派人着手籌措興復書院之事。但是,向朝廷呈報的計劃、設想均石沉大海,並未得到當局的支持,相反卻“朝野喧傳以爲怪事”。幸好,朱熹沒有放棄,儘管身爲地方的最高行政長官,但“名山事業”或許纔是他深沉的終生夢想。

學人的執著,使朱熹堅持進行白鹿洞書院的復建工作。修建院房,籌措院田,聚書延師,設課招生……淳熙七年(1180年)三月,白鹿洞書院終於初步修復,他率領軍縣官吏、書院師生赴書院,祭祀先師先聖,舉行開學典禮。這場朱熹與白鹿洞書院的際會,也使得白鹿洞書院從此真正步入了輝煌。

之後,朱熹在這裏就幹了一系列名垂千古、具有里程碑式的大事,這其中最爲令後人稱頌,也是影響至今的,就是由朱熹編纂的《朱子的白鹿洞教條》,它是中國教育史上第一部最完整、最正規的學校管理的校規。

這個學規被譽爲是天下第一學規,它不僅影響中國,它還影響世界,我就在這個地方接待過來自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等各個國家地區的漢學考察團,他們中就有人說到,至今還有人把朱子學規做爲他們校規。

校規寫在聯合國的牆上的白鹿洞書院發展史 朱熹與白鹿洞書院的故事 第4張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跟隨蔡厚淳教授走進白鹿洞書院的明倫堂,朱子白鹿洞教條豁然的立在課堂的中央。短短44字,朱熹把世界觀、政治要求、教育目的與學習修養的途徑融而爲一。它出現之後,很快成爲南宋書院統一的學規,也是元、明、清各朝書院學規的範本,並影響到各級各類官學,成爲中國封建社會後期辦學的準則。

朱熹之所以出成績,有幾個重要的理念:他認爲一個求學的學子,最重要的首先要人品端正,其次是從歷代聖賢教學中吸取精華。

然而,朱熹給白鹿洞書院留下的,還不僅僅是付諸文字的《朱子的白鹿洞教條》,這裏的一花一草一木,都在向我們展示一位中國教育家對世界千年的影響。

校規寫在聯合國的牆上的白鹿洞書院發展史 朱熹與白鹿洞書院的故事 第5張

朱熹當時修復的時候就考慮一個問題,我不可能長期待在這,我很快就會調走,我走了以後,這裏的繼任者,如果不重視教育,這裏很快又會被毀掉,怎麼辦?一定要讓它長治久安。所以朱熹幹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他把白鹿洞周邊的三千多畝山林全部用朝廷的名義徵收,叫做學山,另外把附近一千多畝農田徵收,給它取了個名叫學田,千年過去,至今,這3000多畝學山還是書院的。

朱熹用自己的智慧,爲白鹿洞書院,爲之後前赴後繼的學子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在歷史長河中,總有一些節點,或人或物或事,宛如項鍊上的一顆顆珍珠,熠熠閃亮。

白鹿洞書院因朱熹,有幸成爲中國學術思想史上的節點之一,同樣因爲有了白鹿洞書院,朱熹纔將他的育人理念發揮極致,悠久流傳。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