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經典文史 > 我國古代翰林院是怎麼發展的?詳解翰林院的發展史

我國古代翰林院是怎麼發展的?詳解翰林院的發展史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1.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翰林,即文翰之林,意同文苑。那麼我國古代翰林院是怎麼發展的呢?下面小編就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感興趣的朋友就一起看看吧。

歷史發展

唐代

翰林即文翰之林。

翰林院是中國唐代開始設立的各種藝能之士供職的機構。初唐玄宗選擅長文詞的朝臣入居翰林起草詔制,後逐漸演變爲草擬機密詔制的重要機構,任職者稱爲待詔。起草詔制本是中書舍人的專職,但唐玄宗感到中書舍人草擬詔制的制度難以保守機密和應付急需,乃一度挑選擅長文學的親信官員充翰林院待詔,以備起草急詔(兼撰擬詩文)。

開元二十六年(738),又另建翰林學士院,專供草擬詔制者居住,供職者稱翰林學士(簡稱學士),本身無秩品。初置時並無員額,後來依照中書舍人之例,置學士六人,擇其中資歷深者一人爲承旨。安史之亂以後,軍事頻繁,翰林學士地位愈來愈重要,不但在草擬詔制方面分割了中書舍人之權,也在參謀密計方面分割了宰相之權。

我國古代翰林院是怎麼發展的?詳解翰林院的發展史

唐憲宗以後,翰林學士承旨往往晉升爲宰相。學士院設置之後,與中書舍人院有了明確分工。學士所起草的是任免將相大臣、宣佈大赦、號令征伐等有關軍國大事的詔制,稱爲內製;中書舍人所起草的則是一般臣僚的任免以及例行的文告,稱爲外製。

學士院有兩名由宦官充任的學士院使(或稱翰林院使),在皇帝與翰林學士間起傳達聯繫的作用,在政治上有很大影響。後晉天福五年(940)曾宣佈廢除翰林學士,將草擬詔制之權歸還中書舍人,但不久又恢復。

宋代

宋沿唐制設學士院,也稱翰林學士院,有時亦稱翰林院。翰林學士實際上充當皇帝顧問,很多宰相都從翰林學士中選拔。北宋前期的翰林學士,亦無秩品。元豐改制後,翰林學士承旨和翰林學士成爲正式官員,正三品,並且不任其他官職,專司草擬內製之職,例帶知制誥銜。

由於唐代學士院自翰林院分出,故宋代有時亦稱學士院爲翰林院。宋代另有專掌藝學供奉之事的翰林院,但與學士院的翰林院無關。

金天德三年(1151),置翰林學士院。

元朝

元朝設翰林兼國史院及蒙古翰林院,官制與金代相同,分掌制誥文字、纂修國史及譯寫文字。

明代

明孔貞運《明資政大夫兵部尚書節寰袁公(袁可立)墓誌銘》:“賜進士、通議大夫、協理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讀學士、纂修先朝實錄記注起居管理六曹章奏、較內書文華殿展書誥勅撰文、前右春坊右諭德左庶子掌南京翰林院事、經筵講官、通家鄉眷生王鐸頓首拜書丹”。

清代

清因明制,設翰林院。置掌院學士兩人,滿、漢各一人,從二品。清掌院學士無文學撰述之責,是侍讀學士以下諸官的名義長官,與唐宋之翰林學士有所不同。但仕爲翰林官者不僅升遷較他官爲易,而且南書房行走及上書房行走例由翰林官爲之,因皇帝、皇子及近支王公,多蒙優待厚遇。

我國古代翰林院是怎麼發展的?詳解翰林院的發展史 第2張

明清時期科舉考試均由翰林官主持,形成座師制度,文脈與人脈相互交織,使翰林影響延伸至各個領域。翰林在知識界享有崇高聲望,對社會的方方面面發揮着巨大的影響力。翰林院制度不始於清代而以清代爲最完備,資料最爲豐富,機構最爲龐大,品秩最爲突兀,規模最爲壯觀,是集歷代大成的產物。

外班翰林

外班翰林出現在清朝,指的是爲保持翰林中滿蒙人的比例而經皇帝特准,從科甲出身的滿蒙官員中直接招取的翰林。由於非經正途而入,被戲稱爲“鬥字翰林”,表示才學不夠之意。

但滿蒙翰林並非全是靠此途徑入館,憑真才實學入翰林者亦衆多,還出現了一家數代翰林的滿蒙翰林世家。外班翰林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滿蒙兩大民族敦儒重學的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