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明代翰林院是幹什麼的?彙集無數優秀人才

明代翰林院是幹什麼的?彙集無數優秀人才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2.8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明朝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前幾年去蘇州講學時,和當地幾個朋友去逛文廟,在那裏巧遇一位在網上開店的泉友,雖然是頭一次見面,但過去經常在網上聯繫,也算是熟人了。他手裏有幾枚壓勝錢,品相一流,鏽色包漿也惹人喜愛,經過商議,全都讓給了我,其中就有一枚“經筵儲望”大錢。

明代翰林院是幹什麼的?彙集無數優秀人才

“經筵儲望”錢,清代貴爐鑄造。錢背是變形龍鳳圖案,是貴爐錢中較少的一品。

明代翰林院是幹什麼的?彙集無數優秀人才 第2張

中國古代皇帝研讀經史而舉行的御前講席稱經筵,始於宋代。那時規定,每年二月至五月、八月至冬至,每逢單日舉行經筵,由講官輪流入侍講讀,名曰春講、秋講。明、清兩代基本沿用其制。舉行經筵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味道研經”,探究經書中的微言大義;二是“以古證今”,即以史爲鑑,吸取封建統治經驗教訓。

明代翰林院是幹什麼的?彙集無數優秀人才 第3張

儲望指的是儲才養望,是政府對政治人才,尤其是高級政治人才培植的高度重視和用心經營。

明代“翰林之盛,前代絕無也”。從制度上講,明代翰林院是朝廷考議制度、詳正文書、諮議政事的職官機構,翰林官的主要活動多爲朝廷日常性工作,如從事誥敕起草、史書纂修、經筵侍講等。然而,自天順朝以後,出現了“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現象。這種現象足以說明,翰林院既是明代通過科舉考試彙集優秀人才之所,又是明代高層政治人物的輸出之所。

明代科舉人才的翰林院經歷,確使翰林官積累了相當的政治經驗,爲入閣輔弼積累一定的政治素養。《明史·職官志》記載:“通計明一代宰輔一百七十餘人,由翰林者十之九。”這就無怪人們要視翰林院爲“儲相之所”。

由此可見,明代翰林院遠非普通的文職機構。作爲國家重要的育才、儲才之所,它在政治生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錢穆先生在《中國曆代政治得失》一書中,對明代翰林院的儲才功能頗爲讚許,認爲明代進士進入翰林院期間,一面讀書修學,一面獲得許多政治知識,靜待政府的大用,翰林院成爲一個儲才養望之所,明代的許多大學問家、大政治家都是翰林出身,他們並不是只懂八股文章,其他方面也多有優長,而且多負有清望,是朝廷着意培植的人才。

“經筵儲望”錢引用了歷史上的這個典故,即表達了對統治者的頌揚,也寄託着對國家重視人才、培養人才的希望。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