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歷史記事 > 晚清的江南製造總局是怎麼發展起來的?最後結局怎麼樣?

晚清的江南製造總局是怎麼發展起來的?最後結局怎麼樣?

來源:安安歷史網    閱讀: 3.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提前公佈一個結果:江南製造總局後來被日軍侵佔,更名爲“三菱重工株式會社江南造船所”。

江南製造局的全稱爲:江南機器製造總局。它是洋務運動背景下的產物,建立時間是1865年9月20日,設立於上海,最初廠址設在虹口,1867年擴大規模,遂遷至城南高昌廟鎮。由建立到建制都是曾國藩的手筆。承上啓下,或說聽命實施,進行具體工作的是李鴻章,也是江南製造局這個軍事企業的實際負責人。

從規模上來說,在那個年代,江南製造局是中國當時規模最大的西化兵工廠。得益於自上而下的不懈努力,他的規模也在穩步擴大,最後達到了擁有十幾個分廠的龐大規模。不單兵工廠的規模變大,工兵編制也達到了2800人。製造類目包含:槍炮、彈藥、輪船、機器。

晚清的江南製造總局是怎麼發展起來的?最後結局怎麼樣?

值得一提的是,在江南製造局的體系中,包含了這樣兩個機構:江南製造局翻譯館和廣方言館。

翻譯官的作用不言而喻,是於1868年創辦,即江南製造局創建後3年後才籌辦的翻譯出版機構。是隸屬於江南製造局的分支機構之一。經徐壽、華蘅芳等人建議,曾國藩奏請併成立,負責翻譯和引進西方的科技類書籍。

廣方言館是近代新式學堂,屬專業人才教育機構。創始之初,稱名爲——外國語言文字學館又同文學館。主要課程設立有外國語言文字、近代自然科學和儒學,於1863年由李鴻章奏請在上海設立。招收14歲以下文童住館學習。課程有外國語言文字、近代自然科學和儒學。1869年才併入江南製造局,當時的科目分類已經變更爲英文館、法文館和算學館,在併入江南製造局5年後,又增設天文館。1905年,改爲工業學堂。

愛好歷史的朋友都知道“以史爲鑑”這個詞,太熟悉了,但是好像某些經驗從來沒有被重視過,哪怕在歷史上曾經吃過虧,但到如今,還是一直在吃核心技術的虧,除近幾年外,也從來沒有認真對待過,而江南製造局雖是洋務派創辦的規模最大的兵工廠,但技術層面仍是由外國技師壟斷。最關鍵的是,在管理上仍然沿襲着腐朽且濃郁的衙門習氣,雖然一直想要效仿西方的先進技術,藉此改變現狀,但最根本需要改變的卻一如既往,僅僅幾項技術和革新救不了清廷覆滅的命運。

若論江南製造局的發展,則發展期間可以界定爲——1865年建制-1911年辛亥革命。

晚清的江南製造總局是怎麼發展起來的?最後結局怎麼樣? 第2張

其中,我以甲午戰爭的失敗(1895年4月17日)作爲分水嶺,之前的的30年是江南製造局的起步和發展階段,而甲午戰爭後,一直到辛亥革命爆發,這段時間可以視爲調整和停滯階段,也可以說是徘徊期,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如果說之前清廷都在沉睡,那甲午戰爭後,清廷可說是被打的稍微清醒些了,但中國想要先進、富強,僅靠船堅炮利是無法達成的。

爲了大家能耐着性子看完,我將有所選擇的爲大家呈現一些基本的數據,比如製造類目和用途等等。

第一個要說的那肯定是槍支,槍支的出現在鎮壓捻軍(後期)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槍支的製作採用自制+外購的形式,因爲一部分生產設備,當時國內是沒有的,所以必須依賴國外採購才能正常完成裝配。而且初期的時候只能生產舊式槍支,即已經淘汰的前膛槍,而且生產的時候距離建局已經兩年了,又過了2年後,纔開始嘗試生產林明敦式中針後膛槍(1871年),快到1890年的時候,林明敦式也過了時,走火的毛病也始終沒有解決,本來是用於戰爭中進攻和保護自己的武器竟然還會如此不穩定,還會走火,部隊對這種武器是不感冒的,根本就不願意領用這些危險品。這就造成了倉庫積壓一萬多支槍,由此我們也可以深入思考一下,爲什麼開發和改制方面會如此之慢,當時的槍支製造速度是非常慢的,在缺陷沒有解決的情況下,盲目冒進,造成了大量軍費(來源於稅收)都被浪費,而根本沒有人針對問題進行調研改進,更沒有人對此重大損失負責,說白了這些都是體制問題,難怪船堅炮利都無法救中國,原因就在清廷自身的腐朽。

晚清的江南製造總局是怎麼發展起來的?最後結局怎麼樣? 第3張

對於清廷來說,槍支的製造也有階段性,第一階段是首先以槍支的製造應對國內的農民起義,對付那些部分人手裏還端着農具,連菜刀都未必能配齊的農民起義軍。而鎮壓農民軍後,江南製造局的槍支向後膛槍發展,因爲當局非常清楚,落後的前膛槍無法應對國外軍事勢力,後膛槍纔是大勢所趨,連李鴻章也說,後膛槍製作麻煩,但是海防如果再發起戰事,沒有後膛槍,那戰爭是無法取勝的。清廷雖然腐朽,但是當時情勢之危急,已經被他們“敏銳”的捕捉到了。

槍炮嘛,槍大體說完,後面自然是大炮。江南製造局的炮廠於1878年才建成,自1865年起,足足等了13年,而初期情況,也是不要抱太大希望,生產的都是生銅炮和劈山炮。落後到啥程度呢,生銅炮因在當時的實用性已大大降低,逐步演變爲“皇家禮炮”,就是儀式用炮。劈山炮也是老式大炮,早在炮廠建立前,工廠就能出產。和槍一樣,大炮也分前膛和後膛,最後的仿製目標就是全鋼製的後膛快炮。

無論槍炮都要彈藥,這也是江南製造局的第三大生產類目,也是我覺得在五大“產業”中至少相對來說,做的最成功的一個產品:

槍支一直在落後而且安全性堪憂;

大炮也是如此,比當時的日本軍用炮還差的很遠,以至於還沒開始製造,李鴻章就有點退而據其次的論調,自知無法趕超日本。

從船隻來說,造船不如買船,成本過高,無非是積累一些生產經驗和相對自己來說比較新的軍工技術,僅此而已。

鋼鐵產量聊勝於無而已。產量低,造成了即便掌握技術,卻也無法大量生產,更別說大量用於武器製造了。

彈藥方面,江南製造局的產品並不僅限於自身生產的槍炮,進口槍炮也可以使用製造局的彈藥。火藥分爲:黑色、栗色、無煙三種,從1874年黑色火藥廠誕生,到後來研發的栗色火藥,一直到1895年的無煙火藥,一共歷經21年。除了用於槍炮以外,還出產了地雷和水雷。

鋼鐵,新式槍炮的生產離不開鋼鐵這個基礎材料,而當時的洋人很明顯知道中國國內無法出產,所以有如勒索一般的坐地起價,讓製造局蒙受了嚴重的損失,爲了不被洋人的鋼鐵製品掐住自己的咽喉,所以清廷開始引進國外的鍊鋼爐,開始自己鍛造,雖然產量比較少,但至少可以說是在落後的工業上邁出了艱難的一步,這點成績應該肯定。

關於造船,起於1867年,終止於1876年。原因很多,主要是資金方面的。而且在此項工作上,頗具爭議,以李鴻章爲代表的一部分認爲無論是原料還是技術,大多還是被洋人掌握,這樣的話,和買也沒什麼區別的,而另一派則認爲,關鍵是要掌握其中的製造技術。不能一味的仰人鼻息。

甲午戰爭失敗後,江南製造局進入了休眠期,幾乎停滯,因爲當局發現,搞了很多年的洋務運動並不能拯救中國。後來又慢慢陷入了動遷的爭議中,最後有隻有毛瑟槍和鋼鐵還在出產。

江南製造局的武器彈藥,在鎮壓農民起義、中法、中日戰爭中發揮了作用,雖然沒有籍此致勝,但在抵禦列強中所做的貢獻也不能一概否定。

而在文化、科技方面,翻譯館和廣方言館培養了大量的人才,當然軍工製造方面也培養了大量的類似於現在的,工程師、總工類、技術類人才。這都不同程度的推動了,軍工、科技發展。這裏說的只是局部,並不是說靠翻譯和教學、工作經驗、軍工製造技術就推動了中國整體科技文化等等方面水平。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上海國民革命軍接管江南製造總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這纔是製造局最輝煌的時刻,在這裏,人們日以繼夜的生產,供給上海本地和其他很多地方革命軍以毛瑟槍,局部地區的槍支供應,大多來自上海的江南製造局,清廷重金打造的軍工廠爲革命軍推翻清廷統治,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